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24 09:16于昌宗江苏省连云港市欢墩中心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法语文

■ 于昌宗(江苏省连云港市欢墩中心小学)

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特征,在课前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故事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予以恰当改编或引用,并在教学活动阶段以讲述或者演绎的形式,引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领悟其中道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稳步提升。故事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规律,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教书育人”重要作用。

一、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由于故事往往具备曲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夸张的语言表述,合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语言表达习惯,因而深得学生喜爱。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为生动活泼,同时各种形式的教学互动也得以明显增加,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同时,课堂教学活动也得到极大丰富。

2.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非是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而是需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全力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基于兴趣而主动参与过程中,听、说、演等能力得以充分运用,同时学生为了在课堂活动的表现更加出色,需要在课前仔细阅读故事文本,并搜集、整理与故事相关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以较好提升。

3.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对于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而言,往往具备人物、时间、地点及情节等要素,而为了故事内容可以更加吸引读者,常常采用叙事结构来构建故事情节,以使故事的剧情得以更加曲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特征也属于叙事性思维,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叙事性思维在教师故事的引导及点拨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及发展。

4.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着数量众多的寓言、童话、古代及现代各类小故事,而大多数故事都以弘扬真、善、美为思想主题,极具育人价值。由于小学生对于“教条式的说教”非常反感,而对于“故事启发式教育”反而更易接受。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将自己的言行与故事人物相比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师在选择故事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立足针对性,兼顾关联性

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应基于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教学内容,立足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堂教学高度关联的小故事,才能让教学活动不至于偏离教学中心,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立足知识性,兼顾思想性

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应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选择易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无科学及常识性错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故事,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过程中得以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立足趣味性,兼顾代入性

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应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要兼顾故事的代入性,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感知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故事讲述贯穿整节课堂

小学生由于尚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因而在语文知识的习得及运用方面,呈现学得快、记不牢、不会用等现象,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教学,才能得以有效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自始至终维持教学目标的唯一性。将故事教学法贯穿整节语文课堂,创设相关教学情境,为学生反复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将可以达到维持教学目标唯一性的目的。

以“日”字的识字教学为例,由于汉字历经近千年的演化,以及简体字在全国的推行,以致目前所使用的常用汉字大多已脱离“象形”的“字态”,这给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而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其中,可以有效克服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汉字‘日’是什么意思吗?”“可以用汉字‘日’组成哪些词语?”,以加深学生对汉字“日”的理解认知;然后,再次提问学生“你了解汉字‘日’的来历吗?”,并借机引出“后羿射日”的成语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心,达到促成学生认真听讲的目的;紧接着,为学生出示汉字“日”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图片,并结合“后羿射日”故事内容的讲述,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汉字素养亦得到同步提升;最后,在课堂进入结尾阶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即兴创作关于“日”字的小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将故事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习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故事内涵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涉及字词、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表层方面的内容,同时也需涉及通过文章内容对其内在含义的进一步剖解,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真正掌握。小学生由于经历尚浅,在阅读时常常局限于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或情节、动作等方面,而对故事中蕴藏的内涵理解起来极为困难。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教学法,运用信息技术将故事蕴藏内涵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学生往往将思维活动停留在植树环节中,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详细过程及动作描写”可以熟练讲述,在教师的文章背景讲解下,对我国植树节的来历也能有所了解,对“邓小平爷爷亲自植树”所起的示范作用也可以初步掌握。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毕竟不等同于教师的水平,因此对于“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亲自植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思考,更无法在课文的学习中切身体会到“我应该怎么做?”。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北京天坛公园集体植树”的壮观场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内心感受;再用慢镜头播放邓小平爷爷“手握铁锹,挖着树坑,精心挑选,小心移入,挥锹填土,树苗扶正”植树的连续的动作,让学生切身体会“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及执着精神”,以促进学生对“邓小平爷爷亲自植树”的正确认知;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由于缺少森林的保护而导致的洪涝灾害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引发学生对植树造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思考;最后引导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能为植树造林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从而促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正确理解,并达到“借助教学实现育人”的教学目的。

3.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故事教学

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实现语文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相互交叉,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学生生活中的常见事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有一章节为《姓氏歌》,本章节的教学难点为“让学生在了解有关百家姓的知识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进而让学生在学科探究中得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真实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整理与自己姓氏相关的小故事,然后选择其中最精彩的一个小故事在课堂中为大家讲述,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单独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任务有相当难度,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而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台讲述,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们集体完成。首先,教师在课前以姓氏为小组划分依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为学生提供一些与姓氏相关的各种故事资料,同时指导学生资料搜集、整理的正确方法;然后,在各小组已经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对所选定的故事予以或改编、或拓展、或简化等,以让故事的形式及内容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最后,让学生以小组演绎或个人讲述等形式,依次上台表演,在全体小组演出结束之后,教师应从语言表达、动作神态、故事内容等方面,予以恰当点评,并鼓励学生多参与类似活动。这种“寓教于乐”式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故事教学方法,为学生情感表达以及展示自我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更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认知。

4.以故事为基础培养综合能力

故事教学法不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以故事为载体,启发学生思考,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故事教学法灵活度高,易于变通,更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综合故事教学法的特征,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灵活选择不同的“讲故事”方法,实现语文教学与故事教学法的互相渗透,从而实现以“讲故事”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为例,本篇课文作为一首儿童诗,作者从儿童的视角,用儿化的语言讲述着“雷锋叔叔的平凡故事”,发自内心地追寻着“雷锋叔叔的足迹”,经过小作者的“四处寻觅”在文章结尾处“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前预习阶段,布置资料查找任务让学生搜集与文本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从字词的辨识、段落的划分等方面着手,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架构;在最后阶段,教师开始深化文章主题,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这种教学思路及方法看似并无不妥之处,实则忽略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以致学生并不会将“雷锋精神”落在实处。而教师将故事教学法引入其中,开设诸如“我心中的雷锋”朗读比赛、“寻找身边的雷锋”绘画比赛、“学习雷锋——我在行动”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予以内化,不仅提高了学生材料搜集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更可以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这种以与课文相关故事为基础开展多种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从“故事”中吸收精神层面营养,从而达到全方位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

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1.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所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为了追求片面的课堂教学效益而放弃、忽视任何一位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仔细观察每位同学的精神状态及参与程度,以防止出现学生虽然没有听懂、理解,但为了迎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装作听懂、理解的“虚假学习”现象。

2.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明显可以使学生产生课堂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程度,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而大量使用故事教学法,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将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时,应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并做到对故事内容的讲述“有放有收”,才能有效发挥故事教学法的实用价值。

3.融合其他教学方法

故事教学法仅仅是众多教学方法其中的一种,各种教学方法自有其实用价值,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完全替代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故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或者几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使用,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得以深入,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益。

总之,小学时期的学生年纪尚小,极具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故事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意愿,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学法,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吸收,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法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