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

2023-01-24 11:31张明颜
公关世界 2022年24期
关键词:小光辅导员案例

文/张明颜

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国家的重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 号)文件精神,要求高校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担负着一线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职责,是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1]本文选取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实际工作案例,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具体情况,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案例处理方法与成效,反思总结案例工作经验,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小光(化名),男,某专业大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时因自行断药导致身体不适,向辅导员说明自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提供了医院诊断结果。成绩排名靠后,但无不及格科目。

1.性格表现

自入学以来,据心理委员、宿舍长、心理中心老师等反映,该生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日常情绪波动较大,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并且曾有过自残轻生想法。

2.家庭经济情况

该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小光8 岁时,父母离异,监护人为父亲。父亲务农,无固定经济收入来源。学生在校学费、生活费等开销均靠父亲外出打工提供。

3.服药情况

该生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主动向辅导员说明情况,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医生建议其每日早、晚规律服药。进入大学后,小光自行断药导致身体不适,并且精神状态不佳。根据与该生的谈心谈话,该生在入学之前也曾出现过自行停药情况,进而导致病情恶化。

4.人际交往情况

自入学以来,该生曾发生以下情况:生活中,亢奋情绪和低落情绪阶段性交替,情绪低落时会删除班级同学微信、QQ 等联系方式,不配合完成班级工作;课堂上,任课老师反映该生上课经常睡觉,不听从老师提醒;由于其高考失利,因此对未来感到极其迷茫,自暴自弃。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根据学生小光的在校表现、成长环境、个人情况等方面,分析总结出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如下。

1.心理严重失衡

据小光家长反映,该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排名靠前,高三期间由于学习压力较大,精神状态不好,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降,造成高考失利。该生对自己的期望较高,而高考失利后心理落差较大,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进而产生焦虑、自责等不良情绪。此后,该生在日常生活中心情持续低落,压力过大却不懂得排解,更易产生消极想法。

2.交流能力不足

该生性格内向,喜欢独处,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社交恐惧情绪。进入大学以来,该生曾在心情低落时,毫无理由地删除所有同学的联系方式,几乎不与班级同学主动交流,因此,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由于该生服用精神类药物,反应缓慢,注意力无法集中,造成学习兴趣丧失,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平时上课时,该生课堂表现不积极,并且常常不遵守课堂规定,当任课教师善意提醒时,该生无视老师的管理,不与老师主动交流,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3.认知功能偏差

该生进入大学以后,始终无法摆脱高考失利对自己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自我评价偏低,认定自己没有未来,存在自暴自弃的思想。在对自己错误认知的驱使下,该生经常感到精神空虚、生活状态不充实,同时又对大学专业课程学习丧失兴趣,造成多门课程期末考试不合格,学分严重不足,甚至影响其正常毕业。同时,对于班级日常事务,该生常常需要在班干部同学多次提醒下才能勉强配合完成,班级集体活动更是拒绝参加。在该生的认知中,常常错误地断定一件事非黑即白,陷入悲观思想无法自拔,喜欢独处并且拒绝融入班集体。

4.自制能力不足

本案例中,该生由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而不止一次自行断药,造成病情恶化,使得病情更加难以恢复。通过查阅心理学相关知识及咨询专业心理医生发现,规律服药对于精神类疾病的平稳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家长未在学生身边,无法时常监督该生规律服药,加之该生自制能力较差,难以坚持按时按量服药,造成当前病情比初次发现时更为严重,且更难以恢复。

5.家庭关怀缺失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于人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从该生成长环境来看,童年时经历父母离异,在最需要母亲陪伴的年纪缺失了母爱,由此引发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父母离异后该生便与父亲共同生活,由于父亲教育方式比较严厉,对该生的关心与陪伴较少,在该生成长的关键过程中没有培养其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能力,日积月累中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该生习惯于将自己的想法深埋内心,不会向他人倾诉以排解内心压力,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进而导致人际交往存在问题。

三、案例处理

针对上述案例,深入分析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与原因,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与要求,对其开展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用爱关心、建立信任

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大多是缺乏家庭的关爱,极其渴望获得他人的关心和理解。[2]作为大学生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之余,对于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应多加关爱,建立信任感。由于该生已经不止一次自行停药,必须加强监督学生规律服药问题。辅导员安排一名与小光同宿舍且比较可靠的同学,随时关注小光日常表现,发挥朋辈帮扶作用,有异常及时与辅导员反馈情况。通过查寝、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学生的班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竭尽全力帮助学生走出情绪阴霾。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

2.建立档案、细致追踪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加重视,逐步从顶层设计、帮扶体系、档案建立等方面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心理帮扶档案的对象是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根据所属类别,详细追踪记录学生个人信息、在校表现、心理咨询记录等信息,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维护心理健康。该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曾有消极想法,并且已明确诊断患有心理疾病。辅导员立即为学生建立心理帮扶档案,构建“院-系-班-舍”四级帮扶体系。宿舍长负责了解该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随时报告辅导员;心理委员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预约方式等;辅导员定期组织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并记录学生心理动态。任课教师关注课堂上该生的心理状况,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心理咨询中心对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进行梳理、研判、建档、帮扶,全方位帮助学生摆脱消极影响。

3.家校联动、形成合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3],家校联动、协同工作,为心理问题学生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在发现学生患有抑郁症后,辅导员第一时间和学生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家长对于学生心理疾病的认知比较模糊,认为心理问题不属于疾病,不需要治疗。辅导员耐心帮助家长加深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同时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及工作注意事项等。通过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了个性化的干预帮扶措施,为全面做好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所服用药物具有安定作用,一旦学生一次性服用过量药物,对学生身体健康将会造成极大威胁。辅导员在和家长意见达成一致后,耐心引导学生将药交给辅导员保管,并为学生准备了一个药物分装盒,一次装一周的药量。学生每周找辅导员老师取一次药,顺理成章地开展谈心谈话,准确了解学生当前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及时与家长就学生当前的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互通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合理有效地干预,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4.融入集体、增进交际

本案例中小光的性格是自我封闭的状态,无法融入集体。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积极地融入集体,消除社交恐惧情绪。辅导员在一次走访学生宿舍的过程中,发现小光擅长弹吉他,并且能吸引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唱歌,而处在这个情境中的小光是轻松、快乐的。针对学生自身特长,围绕“引导、讨论、内化、反思”四个部分[4],完整设计形式活泼的班级集体活动,为小光搭建融入集体的平台。例如召开以“朋友、友谊”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可以尽情展示才艺,引导该生上台表演,并组织班里的同学投出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同学”。通过运用新颖的方式组织活动,向学生传达自我认识、人格完善、交往和谐等方面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美好期望转变为内在需要,在实际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案例成效与反思

结合该生实际状况,辅导员按照心理帮扶计划,定期与该生开展谈心谈话、推荐该生参加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借助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专业辅导等引导帮扶后,该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状态已明显稳定,已表现出会向好的方向去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意愿,但还需时间调整。

经过对以上案例的认真思考与反思,总结工作经验,为高校辅导员今后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希望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思政教育多元化,心理育人为导向

辅导员应利用多元化手段,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政育人导向,助力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思政教育工作中注重多元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加强学生挫折教育、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6],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高校应重视辅导员队伍思政教育及心理学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与交流研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在面对心理问题学生或者有心理问题征兆的学生时,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有效的心理辅导。由此,思政育人与心理育人同向同行[7],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2.课上课下相结合,心理育人显成效

大学新生出入学时,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5],以课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我提升意识,转变学习观念,注重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欣赏自我、关爱自我;课下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活动为辅,借助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定期开展“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维护与保健意识,构建和谐、平安、阳光校园。

3.知心交流建立信任,心理育人暖人心

当代大学生多为成长在电子网络普及化时代的“95”后和“00 后”,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就是网络、电话等现代工具,缺少了与人面对面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机会。面对集体生活,一些习惯于“孤独”生活的“95 后”和“00 后”,经常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但是他们内心是渴望被别人关注和关心的。因此,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不爱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生,应该更加关注他们,勤与他们交流,多给他们创造与同学沟通的机会,增加这类学生对辅导员和同学的信任感,以便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家校联动聚合力,心理育人促成长

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并不是单纯凭借自身力量就能够一帆风顺地实现教育效果,那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也会出现辅导员力所不能及的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借助家长从家庭方面对学生进行内在的本质教育。辅导员在寻求外力教育的过程中实现“整体力量大于部分力量”的最优效果。

猜你喜欢
小光辅导员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小光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楼梯扶手不是滑梯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太阳对地球的影
消失的庞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