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创新及其启示

2023-01-24 00:00陈秋男陈俭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革命

陈秋男,陈俭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工农联盟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和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结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建设与巩固工农联盟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治方略和基础能力加以深入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工农联盟的合作基础进行了重新分析,成功实践了工农联盟构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基础,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合作化道路引导农民汇入无产阶级革命洪流的设想。此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探寻工农联盟内部不同阶层的耦合点,独创性地回答了工农联盟建立后怎么样维护和巩固的时代新课题。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聚焦城乡“两条腿”长短不一的突出问题,提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次把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升到了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以把握和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加以阐述,强调要“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1]。在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国策和社会分层日益多元的时代背景下,系统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工农联盟思想的坚持与发展,总结提炼蕴含其中的经验和策略,明确新的发展阶段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立场和方法,对于团结带领包括农民在内的各个阶层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加快实现强国伟业和推进复兴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敌”“我”力量态势,反思了无产阶级革命屡屡受挫的根源,提出了联合农民建立稳固革命联盟的构想。其思想主张主要涵盖无产阶级斗争争取农民支持的必然性、农民加入无产阶级革命有无可能和无产阶级以什么样的方式联合农民等三个方面。

(一)阐述了工农联盟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指导和参与革命斗争实践中,对欧洲社会阶层结构的认识日渐清晰,对农民之于无产阶级革命意义的总结日益深化。革命早期,他们对与农民的联合问题没有过多的关注,对农民的阶层特性和政治态度没有进行深入剖析,只是简单把农民视为可以争取的“中间力量”,并认为在特定条件下“他们力图使历史车轮倒转”[2]42的可能性极大。1848年工人运动的失败和法国、德国农民运动的兴起,让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意识到农民的力量和革命性的一面,开始正视现实阶段阶级斗争的复杂性,把目光投向分析农民生存状况,并强调工人阶级“应当同农村无产阶级联合起来”[2]197,才有足够的力量反抗剥削和压迫,最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总结欧洲革命特别是法国革命失败教训时,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建立工农联盟的紧迫性,指出在没有获得农民支持和拥护之前,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是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2]89。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小农生产的脆弱性决定了农民只有与无产阶级一起反对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压迫,并在斗争中承认和接受无产阶级领导,“才能摆脱‘马铃薯堆积式’的生存状态”[3],从而实现自身完全解放。由此不难看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工农联盟既是工人阶级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民翻身做主、实现自身解放的必然选择,具有双向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了工农联盟的合作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深入剖析农民保守的根源,认识到农民虽然占有一定形式的生产资料,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占有”显然是脆弱的,迟早会因为封建贵族和农业资本家的盘剥丧失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陷入破产的绝望境地。这种状况与工人阶级“经常面临失业窘境,并对资产阶级的奴役愈发不满”[4]50的处境相似。1852年,马克思在批判和反思路易·波拿巴复辟称帝的倒行逆施行径时,揭露了资产阶级对群众的迷惑性,探讨了农民加入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他指出,当农民逐渐认清资产阶级的伪善面目,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尖锐后,“自然必定要与享有盛誉的革命利益代表者,即与革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2]134。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缔结工农联盟的可能性。恩格斯对农民阶层深入分析后指出,农民政治态度上的冷漠不是天然的,冷漠会随着受压迫程度的加强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变得积极主动。正是因为同样深受资本盘剥和具有反抗精神,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变得富有同情感,使得建立在两种不同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上的关系由绝对对立转向合作试探。而在随后的共同反抗斗争中,双方的理解和友谊不断深化,认同感迅速升温,并产生了相互依赖感,这种依赖感构成了联盟的坚实基础。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工农联盟的可能性是一步步建立的,经历了一个从“共同处境”催生“合作意愿”,到“合作抗争”固化“相互信任”的过程。

(三)提出了工农联盟的策略构想

过去,工人和农民作为两种不同属性的阶级,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有形式上是不同的,农民要维护自己的小私有土地,这必然与无产阶级提出消灭私有制相矛盾。如何调和解决这对矛盾是工农联盟得以实现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了促成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运动之间的“合唱”[2]57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了解和尊重农民阶级的特殊需求,“必要时作出一定妥协,并在维护农民利益上做得比资产阶级更好”[5],以此架起工农之间合作的桥梁。但是,他们也明确反对虚假的诱导和无原则的让步,认为“这些广泛的许诺是自相矛盾的”[6]523,不是长久争取农民的正确方法。1894年,恩格斯针对法德两国工人政党制定投机主义革命纲领问题,在梳理总结先前处理与农民关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分类施策,正确说服教育农民,引导农民逐步接受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张。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恩格斯对农民阶层进行了细分并提供了区别对待的具体方法,即对丧失生产资料的农村无产阶级,通过带领他们捍卫自身利益,达成目标、立场、情感上的一致;对有土地需求的小农阶层,通过建立合作社保障其利益,逐步将他们吸纳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对相对富裕阶层的中农和大农,则要采取更加谨慎立场,“可以一起奋斗”[6]519,但要视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方式剥夺其占有的土地,引导其坚定站到革命的一方。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策略,更多的是从最大限度消化吸收农民以壮大无产阶级队伍的角度考量的。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创新发展

工农联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成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没有机械照搬和简单重复,而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根据社会发展阶段及其整体目标、约束条件的变化,对农民的角色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工农的价值追求进行系统调适,对“如何实现工农联盟”和“怎么样巩固工农联盟”进行创新解答,找到了建设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联盟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联盟对象的认识深化——实现了从中间力量到基础力量的嬗变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欧洲社会状况和农民兼具松散软弱与富于革命的双重特质,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潜在补充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认识基础上,从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大国国情实际出发,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立场看待农民,把对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正确把握和处理与农民的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状况,准确判断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廓清了中国革命的实质,形成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主要的同盟军”[7]132的客观判断,在认识上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范式的教条,开辟了发动农民开展民主革命进而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民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力量,始终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开展农村生产关系改造,支援工业和城市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变革,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继续发挥着关键性、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民视为患难与共的伙伴,始终把农民视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之一,与农民一起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从中确立并深化了农民作为社会发展变革主体的认识。毛泽东曾经反复告诫全党要继续重视和依靠农民,妥善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8]197,“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9]1427。改革开放后,历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始终视解决好“三农”问题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0]77,“亿万农民是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11]278。时至今日,尽管我国的阶层结构和所处时代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仍然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败的关键一环[12]。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不单单把农民作为无产阶级的力量补充,更是作为前进路上的可靠伙伴和共创伟业的坚定力量。

(二)对联盟基础的认识拓展——实现了从利益维护到价值融合的嬗变

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之间既有利益的差别,也有利益的共同点,而利益协同是工农联盟得以结成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通过维护农民利益才能取得农民信任和拥护,进而结成亲密的联盟。中国共产党不仅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维护农民利益的观点,而且充分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共同境遇和天然联系,在渴望翻身做主、追求幸福生活等价值追求上具有广泛的耦合性,是天然的利益联盟与行动共同体。因而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一体推进和实现工人阶级与广大农民的利益诉求,构建“工农联盟命运共同体”[13]。特别是在土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一核心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中国农民对土地执念的根源和土地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的长期性,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不能满足农民眼前的土地要求观点的束缚,注重因时因势调整实施土地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和实现农民利益需求,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劳苦大众着想和谋利益的,赢得了农民的真正认同和支持。新中国成立以前,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同时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压迫,求得独立和解放是两者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顺应了工农的共同期盼,通过制定以土地革命为核心内容的民主革命纲领,协同工农两个阶级的利益主张和行动步调。新中国成立后,工人和农民成为国家主人,两者利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中国共产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农由利益联合到命运与共的融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方略,对于团结农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人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追求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通过调整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等城乡二元体制,进一步探寻工农关系的最佳契合点,稳步破解城乡发展失衡和农村发展滞后问题,逐步将城乡发展融为一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打造“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4]的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工农联盟基础的认识由互利互惠走向共融共赢。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争取农民的观点上,不是简单地只通过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来促成联盟的缔结,而是注重在与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奋斗的道路上通过利益的融合和共享实现农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护,从而在信仰上、价值上、利益上和情感上与农民真正融为一体。

(三)对联盟巩固的认识创造——实现了从内生发展到催化发展的嬗变

工农联盟由理论主张转化为成功实践后,怎么样巩固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时代条件所限,未就工农联盟的巩固问题进行过多的探讨,但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包括通过示范引导农民走合作社道路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慷慨地对待农民,解决农民迫切需要;建立民主、廉洁的无产阶级政权;等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基础上,聚焦实现共产主义远大愿景,从农业弱质性、农民“二重性”特征和农村内生动力不足的现实出发,注重通过国家层面的强力支持和资助引领农民共同发展来稳固工农关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即使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的特定时代背景下确定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也并未忽视对农村的扶持和建设。这一时期实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培养了农民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客观上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进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质的飞跃,国家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解决“三农”问题上来。其间,中国共产党多次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采取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15]37,废除农民进城落户壁垒,建立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消农业税收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支农扶农助农惠农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和农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高度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举全国全社会之力开展脱贫攻坚战,如期消除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乡村振兴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和推进以促进城乡融合为基本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各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发展,致力通过深度组织动员,牢牢把农民与工人、农村与城市团结在一起,把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策略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巩固工农联盟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共同奋斗、共同成就的辉煌历程是工农联盟思想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成功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中积累了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丰富经验。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中的好经验、好作风,对于新时代正确处理社会阶层关系,巩固党的政治根基,形成大团结大联合的生动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正视农民主体作用是建立与巩固联盟的前提

准确认识和定位农民的地位和作用是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认识是由浅至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直至形成科学体系的过程。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虽然认识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但也放大了农民保守、落后和散漫的特性,没有对他们的革命性和革命作用加以重视,以致在革命运动中不能坚决支持农民运动,使大革命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最终遭到失败。此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的全部论断,而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实事求是展开调查分析,纠正了对农民的片面认识,并正视农民的力量和作用,创造性地提出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为成功解决革命动力问题和革命道路问题指明了方向,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的学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地位作用的分析和认识并没有就此停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民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基层民主制度、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扫盲运动等,不断塑造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为工农联盟创造新的合作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视农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力量,推动实施科技兴农、农村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支农扶农战略举措,千方百计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增进农民利益福祉,进一步提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16],致力于部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强农兴农举措,让农民平等享有改革发展红利,不断增强农民对工农联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建立与巩固联盟的根本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工农联盟的鲜明特征之一。“动摇或者放弃党的领导,工农联盟必将涣散无力乃至分崩离析”[17]。工农联盟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既是由农民松散的特性和无产阶级的觉悟决定的,也是由党在联盟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的缔造者和捍卫者,在工农联盟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领导工人运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了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争取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从而明确提出建立工农联盟的构想。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军队走向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揭开了工农联盟的序幕,奠定了党在工农联盟中的领导地位。在此后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围绕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和发展问题,制定和执行了大量符合工农群众共同期盼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工农联盟的内容和形式,巩固和发展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凸显了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团结和引领其他各阶层、各方面群众勠力同心、艰苦奋斗,推动国家和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领导下,农民才能真正赢得尊重,才能实现自身发展与解放。

(三)推动实现价值融合是建立与巩固联盟的关键

维护农民利益是取信于民的第一步,铸就风雨与共、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才是联盟长久稳固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对农民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和赤诚之情,不仅忠实代表和实现农民的利益,而且注重在共同奋进中凝聚和塑造共同的价值追求。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农民最迫切、最直接的利益诉求,充分融合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元利益和多样诉求,并转化为执政目标和施政纲领,持之以恒、不懈奋斗,切实维护和实现了农民群众的各项发展权利,在实践中解决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期望解决而没有能够解决的实现农民利益问题”[1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问题着手,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和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热切愿望,进而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促进、发展农业生产力和解决农村“两极分化”问题,把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积极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引领农民逐步走上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道路,满足了农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愿望,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寻和完善工农价值融合的路径,坚持从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构建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发展权利同等保障、发展进程协同并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保障农民能够更为充分且相对均等地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逐步把工农凝结成一个发展整体。可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城乡不同主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所向,也是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融入工农联盟的根源所在。

(四)深入组织动员是建立与巩固联盟的保障

强大的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优势。建党初期,在研究考察农民运动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农民虽然具有自发的反抗意识,但却经常陷入“憧憬着消灭剥削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之路”[19]的困境,意识到如果要在革命中与农民联合起来,需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动员。为此,在工农联盟建立和巩固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十分强调通过有力的思想动员、经济动员和政治动员,催生农民的阶级意识和共同体意识。例如,在思想动员上,不仅通过开办补习班、讲习所等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革命宣传,还创新运用戏曲、书评、小说等艺术形式深入宣传党的革命主张,广泛动员发动农民,唤醒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在经济动员上,从发动农民打土豪劣绅、平分土地,到带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乡镇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到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释放了农民内生动力;在政治动员上,通过建立农会组织、建设苏维埃政权、组建边区政府、实施村民自治等,使农民获得了参与政治的经验,增强了农民内聚力。这些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性的主动干预,促进了农民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为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和探索建立与巩固工农联盟历程中,始终把组织群众、引导群众作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不断挖掘和激发农民身上潜藏的革命精神和创造意识,最终“造就了一个农村大变动”[20]。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行动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联盟构想的原则和方向为指导,高度重视农民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坚持不懈捍卫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并据此成功地缔结稳固的工农联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没有照搬照抄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本”,而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着眼于发展变化的国情实际和目标任务,因时因地因势灵活调整处理工农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检验和完善,实现了工农联盟思想的新飞跃,拓展了工农联盟实现的新路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政治智慧与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持续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综观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百年成就与经验,不难看到,最根本的经验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中国化,走适合中国实际的工农联盟发展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依然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