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视域下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

2023-01-25 06:27宋明华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药事卫生院药学

宋明华

(通化市通化县东来乡卫生院,吉林 通化 134106)

“新医改”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工作,在保障乡镇居民有效、合理、安全用药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事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卫生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水平[1]。

1 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现状

1.1 药学专业人员稀缺,专业素养良莠不齐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配置短缺现象一直存在,专业的药学工作人员那是少之又少。城乡距离较近的卫生院,还能配上一两个专业药事管理人员。地理位置较偏僻的乡镇卫生院很难招聘到专业药事管理人员,这些卫生院往往由护士或医师兼职药事管理工作——至少这些人有一定的医药方面知识;而有的单位则只能聘用没有医药学习经验的外行人,经过短暂培训后匆匆上岗,这为药事管理工作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即使这样也很难缓解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配备问题,更别说满足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规定(草案)》中8%的要求[2]。

1.2 硬件条件较为落后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药物管理制度规定,卫生院除设置药房外还需设置药库,同时还要设定不同功能区。因受场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有的乡镇卫生院没有药库,药品摆放较为随意不规范,同时存储药物的设备陈旧,甚至没有,很难做好降温、防虫、防尘、防潮工作,特殊药品的存储问题更是个难题,药品存储质量难以保证。

1.3 药事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药事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与能力。目前,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工作从业人员聘用标准不高,工作人员药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发展,急需改进。

1.4 药事管理工作较片面

临床药学工作指的是药剂人员参与临床诊疗过程[3]。乡镇卫生院的药学工作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日常处方调配、发放药品、用药指导等服务,临床药学服务则是少之又少。医生与药事工作人员交流较少,有的单位甚至没有专业药事人员为医生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和药商推介。因而有时会出现抗生素使用不规范、无适应症用药、药品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现象,用药安全存在隐患。

2 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发展思路和策略

2.1 更新观念、精准定位是提升药学管理质量的首要前提

目前,“重医轻药”思想较为严重。早在1989原卫生部发布的《医院药剂管理办法》中规定:医院药剂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药剂管理作为医院基础工作之一,是医院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医改中处于核心地位。乡镇卫生院必须转变观念,在思想上要重视药事管理工作,在行动上为药事管理建设工作予以支持和帮助。

2.2 加强建设,为药事管理工作提升质量提供保障

2.2.1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压实政策制度执行

政府或医疗主管部门应到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制定接地气的政策制度,并保证政策制度的执行;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硬件建设;制定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制定监管制度和评价体系,以管促建、以评促改,有效促进药事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从制度上保障药事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药品管理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健康。乡镇卫生院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药品监督管理机制等。本着“药物安全、生命至上”的原则,强化监管,严控药品流通全过程,严把药物管理服务质量关。

2.2.2加强药事管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是提升药事管理服务质量的根本

药事管理服务工作涉及药品采购、供应,临床调制剂,经济管理,临床药学与科研工作及贯彻执行药政法规等,专业性较强。这就要求每位从业者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先进的服务理念。各方应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创新思维,多途径加强药事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水平和素养,强化其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能力,为乡镇卫生院药学管理质量提升提供根本性保障。

(1)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乡镇医疗药事管理服务中来。乡镇卫生院医疗、科研、工作、生活条件较差,评职进级难度较大,待遇较低,个人能力提升机会较少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专业人士进入卫生院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制定相应政策,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吸引人才,才能为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2)通过采取自培、委培、定向培养等方式对有志于乡镇医疗药学服务的人员进行培养,符合条件后,充实到药学管理队伍中——这类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为已经工作在药学管理岗位的人员创造机会,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其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服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药学管理工作。

(3)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以强带弱,切实提升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质量。主管部门应制定政策,促成县、市或更高级别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设立药学人员流动激励政策,促进大医院的药事管理能手、模范驻镇驻乡,把先进的理念、科学的做法、专业的知识送到基层卫生院,指导乡镇卫生院进行药事管理,进行帮带。鼓励大医院接纳乡镇卫生院的药事从业人员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到其药事管理现场进行学习和培训,促使其与时俱进,接受更为复杂的、综合性更强的药事管理业务,开阔视野,提升格局,充实其药事管理专业知识,为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创造可能。

2.2.3加大投入,加强设施建设

药品存储是保障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乡镇卫生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依据药品管理要求,调整药房和药库的使用面积,进行功能性分区,实现药品的分类、分区,以保障日常药事管理工作的需要;增加必须的设备和设施,完善药品养护制度,确保药品从存储到发放各环节的安全和稳定。

2.3 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保障临床用药科学性

药学服务是以合理的药物治疗为中心,以提高病人治疗效果为主要目的。乡镇卫生院应当从单独的药剂供应模式转变成参与临床用药决策的临床药学模式[4]。药事管理人员在正确完成处方审核、药物配发等工作的同时,还须为患者和家属提供通俗易懂的药物使用解释服务,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事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临床诊疗活动,了解临床用药需求,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提出合理用药建议;药事管理人员要主动关注药物发展动态,深入了解新药信息,及时将可靠的新药推荐给医生;药事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测和报告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5]减少医患纠纷。

我国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还存在一定不足,只有全面加强政策、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培养,才能促使药事管理服务工作走向规范化、现代化,最终提升质量,跟上医药改革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猜你喜欢
药事卫生院药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