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模式初探

2023-01-26 18:11杨金兰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君山读本丽江

杨金兰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云南丽江 674100)

1 引言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增加公众对各类环境问题的知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必须的技能,以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使公众在将来面对各类环境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有责任的保护行为[1]。国家公园是国家设立的为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自然区域,它的建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2]。平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是国家公园的核心任务,而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关键就是对参与其中的公众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同时,国家公园本身也是环境教育的绝佳场所,国家公园往往都是具有原始性、珍稀性和独特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游客在真实绝美的自然环境中往往更容易接受各种环保信息,从而增强环保意识[2]。因而,环境教育不仅是国家公园一项重要的内涵和职责[3],同时也是社会广泛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场所。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具保护价值,因而在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内开展优质的环境教育很有必要,环境教育的效果也将直接影响保护成效。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收集整理并研究了国内外国家公园和环境教育的相关文献。同时,研究团队和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合作了为期一年的环境教育科普读本项目,通过对老君山国家公园的实地考察,访谈管理局工作人员,阅读研究管理局相关文件和资料,深入了解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现状。

2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概况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位于丽江市玉龙县西部,处于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其地理位置界于99°07′~100°00′E,26°38′~27°15′N 之间,海拔2 100~4 515 m,面积共1 324 km2[4]。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核心区,拥有十分丰富的地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

丽江老君山内分布有山川相间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草场和牧场、丹霞地貌(面积超过549 km2的丹霞地貌是亚洲最大的高原丹霞地貌)、典型的冰川地貌和冻融地貌等地质地貌形态[4],还分布有铜金矿、多金属矿、铜矿、硅石矿、花岗石矿、长石矿和铁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老君山于2004 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是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类群集中分布地区之一,也是全球25 个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其区域内分布有18 种植被类型,其中包括森林植被9 种、灌丛3种、草甸5 种和人工植被类型1 种。植物和菌类2 136 种,其中,种子植物1 803 种,苔藓植物62 种,地衣58 种,菌类110 种[4]。43 种兽类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18 种,著名的滇金丝猴、云豹、金钱豹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4 种鸟类中有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种类。54 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中有6 种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重点保护物种[4]。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内主要生活有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彝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这些民族依赖于老君山的自然环境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多民族、多文字、多语言汇聚交融的独特民族文化和风俗[5]。

3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发展现状

老君山国家公园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完善。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作为老君山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其成立至今已逐步完善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完成《老君山景区开发总体规划》等景区规划;完成多项资源评估和调查;积极探索和开发绿色旅游,开展多方合作的科学研究,并扶持当地社区经济的发展[5]。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将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总体规划和游客中心

《老君山景区开发总体规划》中的社区文化教育规划、展示教育项目规划和解说规划部分,都涉及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是展示教育规划项目中设计的自然探奇—科普、野生动物教育—探险、寄宿和学习、守护者、专题研讨会活动、徒步探险活动等项目,体现了规划者在国家公园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的理念[4]。但由于缺乏专门的环境教育部门,规划中的这些项目未能定期规范开展。

此外,在黎明黎光景区设有专门的游客中心,中心向游客展示老君山丰富的地质地貌、生物和文化多样性,并提倡游客绿色旅游。但中心缺乏一定数量训练有素的环境教育解说员,因此游客中心主要起到向游客提供景区信息的作用,未能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

3.2 非解说环境教育系统

近几年,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对主要游客游览区内的标识、路边展示、展品、游客中心等项目都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很多新更新和增加的内容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大都体现了环境教育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3.3 本土化的环境教育教材建设

2017 年,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启动了针对青少年及儿童认识和保护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项目。该项目委托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计编写关于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科普教材《丽江老君山森林学校——老君山科普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读本》选取了老君山国家公园内几种有代表性的动物,如滇金丝猴、亚洲黑熊、白腹锦鸡、林麝、云豹、小熊猫等,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它们在老君山森林学校的所见、所闻和所学,将老君山丰富的生物、地质地貌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内容有机地融合到这些小动物在老君山森林学校发生的故事中。《读本》突破传统教材单一以文字为主的形式,主要采用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配以简练有趣的故事,希望能引起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本》的重要作用除了向读者介绍老君山国家公园基本概况外,就是环境教育。《读本》中所描述的故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做中学”(hands-on)的环境教育小活动。家长或老师们可以按照这些故事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步骤,指导孩子们进行各种有趣的环境教育活动。国内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对环境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解说的方式来实现,但传统讲解的环境教育效果却十分有限,所能达到的深度也不够。在国外很多国家公园里,教育者往往采用大量的环境教育活动,让游客和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参与的方式深入了解国家公园,从而更容易实现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环境行为的提升。这一量身定做的环境教育科普读本正是依据这些理念,将多个经典的环境教育活动与老君山国家公园本身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把新颖的环境教育理念和活动介绍给读者,该科普读本不仅为在老君山国家公园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

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把《读本》提供给景区的游客,让青少年及儿童和家长在老君山国家公园游览时可以依据《读本》提供的信息与活动进行各类环境教育亲子活动,边玩边学,还可以吸引一部分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教育团体带领学生来到老君山组织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如科普夏令营等。此外,管理局计划在丽江中小学免费发放《读本》,让丽江广大的中小学生认识老君山国家公园,使其学习各种自然和民族文化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们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培养未来丽江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4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发展建议

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虽然在环境教育工作上已经颇有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不论是解说服务还是游客中心,都停留在简要展示景区资源的层面上,环境教育还停留在表层;环境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专业的环境教育者(环境解说员)团队;环境教育的广度深度都有待提升;缺乏环境教育专项基金;还未建立国家公园内环境教育评价机制等。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本研究针对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建议。

4.1 成立专业的环境教育中心为公园提供综合环境教育服务

若要在国家公园内更规范且可持续地发展环境教育,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心或部门。其一,专业中心的成立能够为环境教育在国家公园的开展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其二,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制定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确定环境教育项目的发展方向和整体框架,避免走弯路和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其三,中心的成立更有利于获得各种基金支持。目前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维护和建设主要依靠老君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部分景区也有民营企业的支持[5],但这些机构的投资都十分有限,特别是国家公园管理的面积大,现有资金来源在支撑基础建设需求上比较吃力[5],导致环境教育的资金投入亦显不足。中心的成立,会促进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老君山珍贵的自然资源、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老君山环境教育的开展情况等,将更有利于吸引企业、个人和各类社会团体为中心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其四,中心的成立有利于吸引各类专业的环境教育者。环境教育人才和实施者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关键因素,中心的成立能够为这类人才提供专业的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环境教育人才为国家公园服务。

4.2 建设适合老君山国家公园的本土环境教育教材体系

许多发展成熟的国家公园不仅有公园特有的环境教育教材,而且教材种类也十分丰富,往往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年龄进行设计。美国东北部的White Mountain 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中心针对不同的游客设计了很细化的环境教育教材,如针对前来徒步旅行的青少年游客的环境教育活动指南,就分为小学1~3 年级、4~5 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等。《读本》的完成是公园环境教育本土教材建设迈出的一大步,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各种文化和自然教育的需求以及老君山丰富的自然遗产,都要求老君山国家公园未来需要设计更系统、更立体、更细致的本土环境教育教材体系,来支持公园环境教育的发展。

4.3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教育者

环境教育者是一个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灵魂.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导游”。传统的导游主要以陈述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景区的风土人情,很少会引导游客关注公园内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则是能够引导游客享受大自然,帮助游客重建与自然之间的联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在生活和工作中作出对环境有利的选择,最终能让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因而国家公园对环境教育者的要求相对比较高。比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有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正规学历,名牌大学出身的高学历解说员也非常多[6]。高素质的优秀的环境教育者关系到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开展的效果和深度,因此,国家公园应采取各种措施引进优秀的环境教育人才,如以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为他们提供各种良好的资源和工作平台,不定期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等。此外,国家公园还应注重多培养当地社区的年青人成为环境教育者。当地人对国家公园的认识更深入,对家乡自然文化遗产的情感也更深刻。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让当地有志青年加入环境教育的行列,不仅可以避免外来教育者流动性大的问题,而且也更有利于环境教育在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开展。应不定期培训国家公园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当地导游和志愿者,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环境教育的理念和相关的保护知识,让他们也成为国家公园内非正式的环境教育者。

4.4 环境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目前,老君山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重点还是依赖于景点标识、游客中心展示和传统解说等方面,这样的形式对于达到深刻的环境教育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老君山国家公园在未来的发展中,可借鉴国内外发展较好的国家公园经验,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和项目,如依托已有的环境教育活动读本开展各类环境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多媒体平台和印刷物推广公园环境教育理念;加强与各类学生团体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夏令营、野外学习、亲子环境教育活动等;扩大公园环境教育的范围,如利用网络课程、教师培训以及教育者交流讲学项目,将公园的环境教育理念和项目延伸到公园以外,同时注入外界先进的理念等。

4.5 环境教育项目的设计和推广应远离自然恐惧症

美国著名的环境教育学家David Sobel 曾提到过自然恐惧症(Ecophobia)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自然世界莫名的恐惧[7]。不少传统的环境教育都是向听众传达地球环境被破坏的噩耗以激励人们保护环境,但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了解到自然环境被破坏,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时,往往会更加沮丧,反过来想要逃避这些问题,并没有很好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些就是自然恐惧症带来的后遗症[7]。因此,环境教育的做法应改进为帮助人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重新连接人类与自然之间天然的纽带,让人们从心底产生想要保护自己热爱的大自然的意愿,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未来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设计应避免让人产生自然恐惧症的内容,更多地将环境教育项目设计成有趣、轻松,能够帮助人们享受大自然的形式,以此达到更好的环境教育目的。

4.6 建立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评价机制

国家公园应对环境教育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每一项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8],能够起到规范和监督作用,确保环境教育项目优质地开展。老君山国家公园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逐步制定适合当地的评价指标,建立环境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以确保环境教育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此外,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法规、制度建设也是加快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发展的必要保障。

猜你喜欢
老君山读本丽江
“新时代山乡巨变”
—— 《老君山人》
今日老君山人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丽江三朵节
老君山
丽江的荒
陈飞:情系老君山
叫一声丽江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