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 在循证医学中的教学设计*

2023-01-26 07:04闫贻忠芮东升王馨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闫贻忠 郭 恒 芮东升 何 佳 王馨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新疆石河子 832002)

一、课程简介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科学证据的医学模式,最先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循证医学小组在JAMA 上发表文献,提出“循证医学”概念。随后2000 年其定义被再次完整界定:医护人员慎重、正确地使用当下取得的最佳研究证据,根据自身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再结合患者的病情及其意愿,把这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提出并实施最佳诊治方案并加以评价的医疗实践活动。传统经验式临床决策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指导医疗工作者依据患者价值观以及最佳的研究成果为其提供更优质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服务。

循证医学迅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知识界,致力于培养全面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我国于1997 年成立循证医学中心并在1999 年正式注册为世界第15 个中心。与其他学科相比,循证医学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涉及了内外妇儿、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及文献检索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阅读、提炼、归纳及总结能力。一项研究表明,循证医学在缓解就医难、改善就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今天和未来的循证医学从业者进行培训,可以帮助他们与时俱进,并提供有效的保护,避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任何误导性医学文献和错误营销压力的牺牲品。

因此,循证医学强调依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做出医疗决策,包括提出规范化的临床问题,针对临床问题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找到目前能够获取的临床最佳证据,且结合循证需要,评估临床证据。这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亲自实践,通过模拟临床实际环境实践操作逐渐掌握循证医学精髓,因此更注重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而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和概念。总而言之,对于新时代临床专业学生的教育来说,循证医学知识的宣讲及意识、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模式

一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注意力最多维持10~15 min,为了维持45min 内更多的学生注意力,加拿大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基于学生注意力曲线构建并推崇了一种教学方法,即BOPPPS 教学模式,是一种导学互动的课堂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最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1],与新医科背景要求提升课堂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相契合。该教学方式将教学课程进行了模块化,共分为六个模块:B,bridge-in,引入;O,objective,目标;P,pre-test,前测;P,participatory learning,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课后评估;S,summary,总结。六个模块的完整结合,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不仅形成了学生全方位参与和反馈的闭环式模型,而且强化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最终能够确保知识的有效传输和能力的确切提升,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2]。随着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高校已成功将BOPPPS 引入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3,4]。印度在1995 年举办的临床流行病学网络年会上第一次正式地开展了循证医学研讨论会,随后在国内得到推崇和发展。一项BOPPPS 教学模式的Meta 分析也表明该教学方式的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方式[5]。

循证医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实践性、参与性均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亲身进行循证检索、证据评价及证据应用等之后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因此,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亟须寻求更合适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尝试将BOPPPS 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并根据课程性质及内容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

三、教学设计

我校循证医学课程临床专业本科教学共24 学时,其中理论20 学时,实习4 学时,每2 个学时一次课。因此,共设计10 个相关知识模块内容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设计及其他辅助教学资料,每个模块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均按照BOPPPS 教学模式的6 个教学步骤(见表1),其中“临床医学系统评价的设计与撰写”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如下。

表1 BOPPPS 教学模式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医学院2020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12 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 个班,确保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及考试成绩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实验组学生给予“BOPPPS+多媒体”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设计如表 2 所示;对照组学生未进行教学改革,继续采用“传统课堂灌输式+多媒体”的方式,最终向两组学生布置相同的任务进行考核。

(三)教学过程

1.课前

课程开始前通过线上的方式通知学生下次课要学习“临床医学系统评价的设计与撰写”,令其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图书馆查阅的方式查询有关系统评价的教材、文献等资料,做到对该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做好课前预习,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课中

(1)B,课程引入:首先列举临床学生感兴趣的临床案例,包括恩卡尼的推翻和阿司匹林的证实,趁学生思维比较投入时进入具体的案例介绍系统评价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状态保持高度集中。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一:错误的东西要及时制止——恩卡尼

曾经的临床药理实验表明,恩卡尼(Encainide)和氟卡尼(F1ecainide)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然而,1987—1988 年,欧美多中心合作进行了著名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从选择的2315 例研究对象的结果发现,服用恩卡尼的试验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分别为4.5%和1.2%),从而否定了这一疗法,美国随即禁止恩卡尼的生产,并限制了氟卡尼的应用。

案例二:正确的东西要及时挖掘——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疗效直至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仍有较大争论。

欧美等多国组织了国际研究ISIS-2(Secon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farct Survival)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了17000 例病人,结果证实口服阿司匹林(162.5mg/d×4 周)可显著降低AMI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35 天的病死率,减少非致命再梗死。随后,1988 年,ISIS-2 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治疗AMI,使用率高达70%—80%,AMI 临床治疗水平无疑大大提高。

(2)O,学习目标:结合案例说明本次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系统评价的撰写格式和步骤(重点);系统评价作为证据的价值(重点);构思并完成一份系统评价(难点)。

系统评价撰写的常用格式:

题目;摘要(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前言;方法(文献检索、研究的选择、质量评估、数据摘录、研究特征、数据定量综合方法);结果(描述研究特征、数据定量综合);讨论。

系统评价撰写的步骤:

✧提出问题

✧检索文献并选择研究

✧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

✧收集提取资料

✧分析并形成结果(meta-分析)

✧结果的解析

✧系统综述的修正与更新

系统评价撰写的意义:

✧循证医学中证据金字塔的塔尖。

✧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海量信息需要整合。

✧增加客观性、解决分歧及引出新见解——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克服传统文献综述的缺陷,提升研究价值、降低浪费。

✧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

✧为指南提供证据,医学教育、卫生决策的需要。

(3)P,课堂前测:利用雨课堂、微助教等微教学工具随机测试询问学生对系统评价初识状态,比如是否参与本校教师的科研团队,阅读或撰写过系统综述和系统评价的撰写?是否参加过系统评价相关的培训班或会议?抑或是否参加过大学生系统综述的比赛?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间接了解学生对本次课主要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适当调整课堂讲授节奏。

(4)P,参与式学习:作为核心环节,通过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大学生不吃早饭、熬夜与健康的关系,大学生外卖消费与健康的关系,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健康的关系等让学生分组讨论,核心思想是“对于上述这些例题是否能进行系统评价的撰写?或者学生之间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拟写出一个有意义的、切合实际的题目”。然后进行团队协作、小组汇报,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评,同时教师听取各组学生的汇报后进行相关点评。在这种自主汇报、激烈讨论、参与度满满、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学习激情被大幅调动,课堂参与度提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P,课后测试:为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的医学知识,自行选题独自完成一份系统评价的撰写,包括题目、背景、目标、内容、方法等,并作为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对照组学生同样采用此方式考核。

(6)S,巩固总结:教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份系统评价的撰写流程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师生通过制作微词云的方式共同回顾总结和梳理知识框架,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

借助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后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问卷调查等,以形成闭环式的教学反馈。

四、教学评价

(一)考试结果

为评价 BOPPPS 模式的教学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布置相同作业作为考核,包括形成性评价的实习作业和课堂汇报,终结性评价的期末考试(以案例分析为主)。

(二)问卷调查

为获取学生对BOPPPS 教学模式的反馈,同时全方面评价该模式教学效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教学反思

BOPPPS 教学模式已在多个高校多门课程中被应用,但面对不同的院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还须细致打磨,不断尝试,不断改革,不断反思,才能确定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组织、设计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时候,要不断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一)师资力量有待充足

我校从2012 年开始将循证医学作为所有医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纳入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影像学等相关专业均须学习该课程,学时24。因此,由于每学期开设的专业多、班组多、学生人数多,导致该课程的专业教师缺乏。

(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BOPPPS 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了解临床案例并能灵活和综合应用,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能够精准发现问题,度量学生知识掌握度以及时纠正补充。另外,教师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运用、师生互动设计等方面须迅速提升。

(三)自主意识有待培养

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外的课程缺乏重视程度和自主学习意识,课余时间没有积极地、真实地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未给后续互动环节等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