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优作品看地市党报新闻策划
——以阜阳日报社2021年度获安徽新闻奖作品为例

2023-01-26 04:43杜红梅
新闻世界 2023年1期
关键词:阜阳新闻奖日报社

○杜红梅

一、重大主题报道,注重提前策划、生动诠释

近年来,阜阳日报社按照省委、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树牢精品意识,构建创优机制,扎实践行“走转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讲好阜阳故事,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在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阜阳日报社共有22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12件,还有2件作品被省记协推荐参评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等次列安徽省地市报前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机制先行。近年来,阜阳日报社高度重视创优工作,建立健全创优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协同配合的良好局面。报社每月召开一次优质作品评审会,对标安徽新闻奖评选标准,评出当月优质作品,同时开展业务点评,树立业务导向,表扬先进、查找不足。每周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专题分析研究创意创优工作;遇到临时性重要选题,及时启动创优工作机制,投入骨干力量,给足经费保障,实施融合传播。

提前策划。重大主题可遇不可求,创优要敢于寻找结合点,注重用小切口展示大主题,这是重大主题报道取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关键。2021年度获得一等奖的3 件作品,皆来自于同一个主题策划,分别是:好版面“践行嘱托的阜阳答卷”、融合报道《H5 时光展|喜看蒙洼这一年!》、报告文学《蒙洼,生生不息的土地》。

2020年7月20日,“千里淮河第一闸”阜南县王家坝闸时隔13 年再度开闸向蒙洼蓄洪区泄洪,19.5 万名蒙洼群众为保上下游安全又一次作出巨大牺牲。当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来到阜阳市蒙洼蓄洪区,带来对受灾群众的深切关怀,对颍淮大地逐梦安澜、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谆谆嘱托、殷殷期盼。一年来广大干部群众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生产生活如何?有哪些新发展新画卷?阜阳日报社连续召开几次策划会,从手绘大联版、深度报道、融合作品、新闻图片、报告文学等几个方面分别呈现,确定选题后派出精兵强将深入一线采写制作,同时对初稿会商调整,力争完美呈现。

生动诠释。创优作品整体呈现要生动有厚度,在共情中激发共鸣,增强作品可读性和感染力。阜阳日报社在此次重大主题新闻策划中要求通过实地回访+个体叙事组合、文学意境+鲜活口语、实拍图片+手绘插图融合,努力让内容生动起来。例如,获得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好版面“践行嘱托的阜阳答卷”,是首次结合手绘插图制作的新闻版面,呈现的每一个场景都是总书记考察所到之处,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着一段特殊的故事,结合总书记考察蒙洼当日同乡亲们亲切交流的图片,以及蕴含总书记“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殷切期盼的标题,表达了蒙洼人民践行嘱托、以发展新画卷向总书记报告这一主题。

十余天的采访时间、数十名采访对象,让一个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一段段故事如同亲历,最终凝练成了这一淮河岸畔的恢弘画卷。同时,围绕这一重大主题策划,除了获奖的新闻版面、融合作品、报告文学之外,还推出了系列报道、通讯和深度报道、新闻摄影等。正是通过提前策划、注重创新,一个主题策划最终获得安徽新闻奖6 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 个。特别是“践行嘱托”系列策划展现蒙洼蓄洪区灾后巨变,既让人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也真实刻画了这片淮河流域“锅底”不折不挠脱贫攻坚奔向小康的奋斗历程,生动讲述了变水害为水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变迁故事,可以说是地市党报重大主题策划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重要基层创新,表达生动鲜活、接地气

范敬宜曾告诫新闻工作者:“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作为地市媒体,应深入践行“四力”,用脚力丈量大地、用眼力寻找素材、用脑力思考挖掘、用笔力记录好故事,讲好创新发展的奋斗故事、人民群众的小康故事,凝聚强大正能量,营造舆论好氛围。在抓取好新闻过程中,注重恢弘大气是一个方面,还应把基层独具个性的创新实践放在重中之重。

紧盯基层创新。阜阳日报社在日常记者报选题和主题策划中,反复强调要时刻关注地方新政、新做法、新平台等,以及由创新衍生的新闻报道。记者找到好的创新线索,和编辑及时商量,选取采写角度;编辑及时精编,腾出版面确保稿件时效。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阜航麦1 号”是安徽省首个利用航天搭载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也是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太空带回的礼物”,更是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体现。2013年阜阳选送的麦种随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归来之后,本报一直密切关注这批种子的培育进展。从“阜航麦1 号”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到第一次进行实打验收取得良好成绩,在“阜航麦1 号”培育的一次次突破性进展中,本报记者采访了很多群体,积累了丰富的背景资料,最终在“神十”带回来的麦种推广种植超过10万亩这一重要节点,第一时间发出独家报道。消息稿件《“神十”带回的麦种首次大面积推广种植》,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该作品获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深挖背后故事。主流媒体要融入发展大潮,记录时代烙印,挖掘背后故事。消息《长三角首本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户口簿发放》《北京冬奥会防寒服用上“阜阳造”》《阜阳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3篇稿件都是以关键事件反映时代主题,如长三角一体化、北京冬奥会举办、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改革,不仅新闻性强,更反映了时代的烙印,作品均获得了2021 年度安徽新闻奖三等奖。《长三角首本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户口簿发放》,用500余字的篇幅,既讲述了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首位受益者的故事,报道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新闻事件,又结合对长三角区域及绍兴、阜阳两地情况的简要介绍,反映了长三角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的重要意义。

抓住时政“活鱼”。地市党报日常工作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与最多的就是时政活动报道。获得2021 年度安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职校课堂生产航天零配件》,就是一条从时政活动中捞出的“活鱼”。在阜阳市职业教育大会观摩中,阜阳技师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牵手航天科工企业打造实训基地。记者“跳出”活动抓新闻,经多方采访、核实,反复打磨,最终通过这篇900 字的通讯,生动讲述了职校课堂生产航天零配件这一新闻故事,结合航天热的背景,展示了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与实效。报道中的“主角”——阜阳技师学院引来各方关注,前来考察学习的单位显著增多。报道讲述的新闻事实及反映的阜阳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效,目前已成为阜阳招商引资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推出融媒作品,促进互动、以情感人

近年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主流媒体要做的一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谋篇布局、全面部署,推动解答媒体融合发展这一项紧迫课题。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优化全媒体采编网络和工作流程,下好媒体融合这盘棋。

成立工作室。阜阳日报社针对互联网传播新格局新形势,按照中央、省市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求,集中报社优质资源,近年来先后成立了短视频工作室、“政能量”工作室、“爱阜阳”工作室等,招聘或引进了技术和视频制作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机制办法,积极推动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注重讲好阜阳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阜阳,并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在网上形成了正面宣传的舆论强势。

2021 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阜阳日报社有个重大收获:2件融合报道《H5时光展|喜看蒙洼这一年!》《要走了!驻村干部和阜阳乡亲们哭成泪人……》同时获得一等奖。

全省10个媒体融合类一等奖中,阜阳日报社2个,占据全省这个类别的五分之一。

运用新技术。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重大创新和变革大多基于技术驱动,媒体融合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但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实际工作中,技术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短板。阜阳日报社鼓励旗下技术人员和美编积极学习互联网新技术,鼓励他们勇担重任,全力参与内容生产。创意互动作品《H5 时光展|喜看蒙洼这一年!》就是报社技术团队+内容团队+美编团队多兵种合作的成果,也是阜阳日报社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一次令人欣喜的收获。

2020 年8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首站来到了阜南蒙洼。弹指一年间,总书记到访过的地方都有哪些变化?他牵挂的乡亲们如今日子过得可红火?作品灵活运用手绘、视频、语音播报、图说、音乐、文字等融媒体内容,以H5 呈现。网友通过“时光展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喜看蒙洼蓄洪区一年的“展”新变化。作品通过对新闻资源、媒体资源、技术平台的全面开发和整合进行创新,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新闻的可视化,激发了作品的感染力,以“展馆”的直观视角描绘了蒙洼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动人图景。最为关键的是,为了增强作品互动性,在策划时就留下了互动空间:以横屏长卷的形式展现内容,展馆出口还可生成一张纪念票。作品通过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后,累计点击超15 万次,转发量达1.5 万人次,有5 万多名网友在线互动,领取了蒙洼的“时光”云展馆门票,获得网友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

精制短视频。如果要问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消遣方式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会回答:刷短视频。近几年,短视频异军突起,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2021 年8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达8.88 亿,占全体网民的87.8%,人均日使用时间长达125 分钟,超过半数的人每天都会刷短视频。阜阳日报社为推动主流媒体挺进主战场,近年来不断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精心制作短视频、微电影等有声新闻产品,旗下阜阳新闻网视频团队、颍州晚报视频工作室立足抖音和视频号两大平台,开足马力生产短视频新闻、制作短视频专题,不断形成了新的增长点。2021 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两件媒体融合作品同获一等奖,更加激发了报社采编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力,今后要在长图创作、网页专题设计以及打造名栏目等多方面发力。

《要走了!驻村干部和阜阳乡亲们哭成泪人……》从小切口诠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大主题,用镜头记录脱贫户与驻村干部的故事,感染力强、传播效果好,是一篇“沾泥土”“有温度”和融合创新的作品。2021 年6 月,在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重要节点,阜阳日报社推出一组策划,深入基层挖掘脱贫帮扶故事。在采访即将离任的驻村干部尚立群时,记者抓拍到了村民自发前往送别的感人场景,用“视频+动图+文字”的融合传播方式,讲述了感动与泪水背后驻村干部真情付出、群众真心认可的故事。该作品用视频突出现场感,给人以情感冲击;用文字拓展深度,呈现新闻事件全貌,体现了融合创新,取得了现象级传播效果。该作品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首发,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妇女报等几十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相继转发,全网浏览量达上亿次,正面评论如潮,有力塑造了驻村干部乃至安徽的良好形象。

2021 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阜阳日报社获得了较好成绩,经验和做法固然值得总结,但也要深入检视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夯实基础、完善工作机制,将创优工作和诠释党中央重大战略的生动实践相结合,将创优工作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相结合,将创优工作和践行“走转改”相结合,在重大主题策划、业务人才培养上聚焦聚力,努力推出更多记录伟大变革、讴歌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阜阳新闻奖日报社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
集体“失忆”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