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环境污染调查

2023-02-01 06:20王美霞史庆丰占蒙娜郎军涛孟丽丽刘文娟沈隽霏米宏霏高晓东胡必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奥密克防护用品核酸

王美霞,史庆丰,李 娜,孙 伟,占蒙娜,郎军涛,忻 佳,周 玮,李 培,孟丽丽,刘文娟,王 冲,沈隽霏,米宏霏,高晓东,胡必杰,,潘 珏,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院感管理部,福建 厦门 361006;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上海 200030; 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上海 200030; 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30; 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上海 200030; 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30; 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30; 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上海 200030; 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30]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自2021年12月在南非首次报告以来,迅速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株,并导致我国多个省市疫情的暴发[1]。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Spike蛋白有51个突变位点,使其具有更高的人际传播速率和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2-3],导致感染人数呈指数级增长。尽管佩戴口罩已成为日常预防新冠病毒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但报道因接触病毒污染环境物表面而间接感染的研究[4-5]越来越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2年3月起,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上海疫情是我国继湖北疫情以来波及范围最广、感染人数最多的本土大规模疫情。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成为此阶段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的主要场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呼吸道飞沫或体液可污染病区环境,一些呼吸道诊疗操作也可对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造成污染[6-7]。研究[8]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体外环境的存活时间远高于其他变异株,给医院感染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对某收治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定点医院的公共环境和不同岗位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进行采样,评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环境的污染能力,为医院清洁、消毒提供依据,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2年5月5日—23日在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新冠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开展调查。该定点医院是上海市最早设置的新冠定点救治医院之一,5月初转型收治高龄和重症患者,核定床位数981张,调查期间所有床位均收满。本研究采样位点包括:①收治患者的公共区域,包括通往脱卸区电梯地面和电梯按钮、走廊公共区域地面、静配室台面、缓冲间门把锁、护士站台面(台面表面、鼠标、按键等)、应急处置间地面、运送清洁物品缓冲间地面、污洗室清洗槽及应急处置间放置物品台面;②脱卸区域,包括一脱等候区地面、一脱区门(包括门把锁和门面)、一脱区脱卸位点(包括地面、镜子和置物架、脱位垃圾桶踏板和手消毒剂按钮)及二脱区脱卸位点(包括地面、缓冲门把手、镜子和置物架、口罩抽屉、手消毒剂按压处和垃圾桶踏板),每次采样对所有脱卸位点的同一采样部位进行多点混采;③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外层鞋套底面、外层手套、防护服、内层手套、面屏及裸手。收集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污染因素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岗位、进舱时长、工作日数、接触重症患者情况和高风险操作等,并将基础疾病依次分类为:①无,即无任何基础疾病;②轻症,指合并有基础疾病;③重症,指有器官功能障碍;④危重症,指生命体征不稳。

1.2 采样方法 培训过的医院感染专职/兼职人员每2 d采样1次。该院环境清洁消毒方式为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3次/d。选取每日上午未进行环境物表面消毒前的上述公共区域和脱卸区域采样,同时随机选取6名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用品采样,共完成10次采样。采样步骤为:①环境采样,使用蘸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拭子对各采样点涂抹采样,采样面积≥5 cm×5 cm,随后将拭子放置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管(上海之江生物有限公司)中;②医务人员防护用品采样,使用采样拭子对各采样点涂抹采样,防护服、外层鞋套和面屏的采样面积≥5 cm×5 cm,外层手套、内层手套和裸手进行全表面采样,随后将拭子放置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管中送检。

1.3 核酸检测 使用AutraMic mini 4800 Plus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之江生物),吸取300 μL标本溶液后,分析系统按程序提取核酸,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及检测目标基因(ORF1ab基因、N基因和E基因)。根据“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说明书,Ct阈值≤43为阳性。

1.4 结果判定 根据3个基因的扩增曲线进行综合判定,至少2个基因阳性判定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双阳标本,仅有1个基因阳性判定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单阳标本,3个基因均为阴性判定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阴性标本。

2 结果

2.1 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污染情况 共采集100份病区公共区域环境标本,其中18份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阳,12份标本双阳,环境总阳性率为30.00%。脱卸区电梯地面、走廊公共区域地面、脱卸电梯按钮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0.00%、60.00%、40.00%。见表1。

表1 公共区域环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2 脱卸区域环境污染情况 一脱区和二脱区各采集60份环境标本。一脱区环境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总检出率为18.33%(11/60),各采样位点中脱位地面、脱卸区镜子及等候区地面检出率最高(30.00%),其次为脱位垃圾桶踏板(20.00%),手消毒剂按钮和一脱区门未检出新冠病毒。二脱区仅1份地面标本检测出新冠病毒,检出率为1.67%(1/60)。见表2。公共环境包括脱卸区阳性标本的ORF1ab基因平均Ct值为36.58±1.79,N基因平均Ct值为37.46±2.60,见图1a。

表2 脱卸区域环境采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注:a为公共环境及脱卸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b为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

2.3 个人防护用品污染情况 60名污染区工作人员接受个人防护用品的新冠病毒污染调查,13名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基因阳性,16名双基因阳性,总污染率为48.33%。外层鞋套鞋底、外层手套和防护服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5.00%、21.67%、8.33%。见表3。个人防护用品所有检出新冠病毒的ORF1ab基因平均Ct值为36.70±1.69,N基因平均Ct值为37.75±2.10(见图1b)。外层鞋套、外层手套和防护服ORF1ab基因平均Ct值分别为36.22±1.91、36.70±1.31、37.59±1.77;N基因平均Ct值分别为37.11±2.24、38.75±1.60、37.85±2.03。

表3 个人防护用品不同部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4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污染因素分析 调查人员中53.33%为男性,医生占45.00%,16.67%接触重症患者,进舱时间中位数为2.50 h,一线平均工作日数36.08 d。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岗位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核酸检出构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发现,医生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检出情况高于其他人员(两两比较P=0.0283),双阳检出率分别为37.04%、27.27%、13.64%。此外,高风险操作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出构成高于未进行高风险操作人员,双阳检出率分别为45.45%、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见表4。

表4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污染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可通过多种方式污染病区环境,并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移动路线导致更多污染。本研究所涉及的定点医院的病房和脱卸区域分属不同楼层,所有污染区工作人员均需乘坐电梯去独立的脱卸楼层脱卸防护用品。尽管采样点分属不同区域,但走廊公共区域的地面和污染电梯的地面阳性率高达60.00%,一脱等候区地面和脱卸位点地面阳性率为30.00%,且工作人员的外层鞋套污染率为35.00%,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可污染病区地面,并随着工作人员的行进造成地面污染。

此外,脱卸电梯按钮、静配室台面、缓冲间门把锁、护士站台面(表面、鼠标、按键)等手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作人员外层手套的采样结果显示污染率高达21.67%,表明医务人员的手可能是造成应急处置间地面和清洁物品传递缓冲间物体表面污染的重要原因。脱卸区是最易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区域,但本研究一脱区新冠病毒整体污染率为18.33%,低于2019年原始新冠病毒环境污染研究结果[9-10],可能与该院日常消毒频次较为频繁有关。汪邦芳等[11]使用“四脱区法”后,地面新冠病毒污染率随着脱卸流程最终降为0,该院对二脱区持续3个月的环境采样几乎未发现阳性样本,表明合理设置脱卸区域与按流程脱卸可避免新冠病毒的接触污染。

目前临床标本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根据3个靶向基因的Ct值可判别是否存在新冠病毒,但无法区分病毒是否存活。Ke等[12]对6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持续监测的结果表明,若新冠病毒核酸Ct值超过28,患者将不再脱落活病毒,Ct值超过35的标本不再能分离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尽管有研究[13]发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塑料物体表面最长可存活8 d,但75%乙醇作用15 s后可灭活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所有新冠病毒,而碘伏、75%乙醇、季铵盐消毒剂以及紫外线照射消毒对病毒RNA的清除效果较差,作用前后Ct值基本无变化[14]。本研究中,公共区域、脱卸区域的环境阳性标本与个人防护用品阳性标本的Ct值多集中在35以上,且半数为单个基因阳性;同时,病区环境由工作人员每日持续消毒,故阳性标本很可能为不具传染性的死新冠病毒核酸片段。

本研究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鞋套和外层手套污染率高于既往研究[15-17],一方面推测与手套材质、不同采样时间和接触患者时长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较高环境存活稳定性有关[18]。5名工作人员防护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推测污染主要来源于血液、体液喷溅的侵入性操作。统计分析发现医生岗位以及高风险操作是个人防护用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高危因素,这与该院ICU医生需对患者开展吸痰、高流量吸氧及支气管镜等血液、体液喷溅高风险操作有关。由于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鞋套和外层手套多为Ct值36以上的单阳样本,且工作人员在污染区频繁进行手清洁,推测鞋套和外层手套被不具备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核酸片段污染。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个人防护用品污染的标本量相对较少;其次,未能将公共环境的Ct值与患者新冠病毒排出量关联;最后,未对阳性标本做病毒分离培养,无法确认环境中的阳性标本是否具有传染性,尚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会对病区公共环境、一脱区和个人防护用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日常工作中对公共区域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尤其应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进出路线进行有效的环境消杀[19-20]。此外,规范脱卸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二次污染和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助于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奥密克防护用品核酸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奥密克戎
迎战奥密克戎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