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化:汇聚融媒力量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2-01 01:42秦志斌
企业文明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庆石化新闻宣传

文/ 秦志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大庆石化)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传播规律,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体化发展思路,探索应用“一报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大庆石化手机报、微信、微博、抖音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融合原有传统媒体资源,实现各媒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着力打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采编联动平台、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窗口和信息传播枢纽。

理顺架构,打造“精干高效”团队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发展,理顺架构是引擎。大庆石化优化组织架构,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打破固有模式和专业壁垒。大庆石化取消公司新闻中心所属报社和电视台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新组建记者部、视频部和新媒体部,形成记者部牵头策划采写、视频配合摄录制作、新媒体集合编辑优先传播的全媒体传播组织架构。成立全媒体策划小组,实行周例会制度,统一确定策划选题,统一调配采编力量,实现各媒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确保“一次采集、多次编辑、全方位传播”。针对重点任务组建临时团队,打破各媒体固有界限,按兴趣特长灵活组合,力求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宣传队伍管理与优化。推进新闻宣传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行全媒体内外宣一体化考核,定量评价新闻专业采编人员、二级单位、基层通讯员绩效。进一步完善能上能下的宣传队伍管理机制,本着“精干高效”原则,对岗位缩减人员进行转型优化、有序退出、分流安置。截至目前,已分流调剂13 人,另充实2 名驻站记者、9 名特约记者,组建由基层50多名骨干通讯员参与的通联群,扩建新媒体编辑部,增加2 名专业新媒体采编人员。大庆石化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宣传团队人员冗余、部分管理层级过多、岗位设置过细等问题,新闻中心总体编制由此缩减三分之一,有效推动了企业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化资源,重构“策采编发”流程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优化资源是前提。大庆石化从顶层设计入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整媒体业务,推进媒体从“相加”向“相融”转型。

传统媒体做减法。大庆石化将报纸从一周两期改为一周一期,后期调整为网络版,版面从4 版缩减到2 版;电视播映从一周五期逐渐改为一周三期、一周二期,直至取消闭路播出改为网络移动端传播;将《石化杂志》从转型直至停刊。集中整合二级单位摄像业务、杂志进行网络化转型,盘活存量,提升质量。

新媒体做加法。通过大庆石化手机报、微信、微博、抖音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做优增量,扩大总量,实现了融合各类媒体优势。针对职代会、大项目建设、装置大检修等重点工作的报道,超前策划,制定专项新闻报道方案,精心采编,充分发挥报纸、电视、新媒体、记者站的全媒体、内外宣一体化优势,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开展新闻宣传,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庆石化获中国石油第二届、第三届新媒体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80余项作品在石油化工联合会、中国石油集团各类评比中获奖。

拓宽渠道,实现“全准快优”传播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拓宽渠道是基础。大庆石化注重发挥不同媒体的独特优势,推进全媒体差异化传播,不断延伸传播触角,释放报、台、网、端叠加效应。

突出媒体特色。报纸侧重于重要内容策划,实现深度报道、权威解读。电视端侧重面向社会和员工家属,增加民生资讯,发挥直观报道优势。手机报侧重全员覆盖,实现更加精准推送企业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通知及调度会议精神等内容。微博侧重网络新闻发言人特点,跟踪热点、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微信侧重综合运用音视频、图文、动画等感性元素和流行网络语言,注重“细微、感动、实用、有趣”。抖音侧重原创表达,把“有意义的事件”变成“有意思的呈现”。手机客户端侧重信息集散地、新闻快速路和服务新渠道功能,让员工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要说能说,着力打通新闻宣传“最后一公里”。

延伸传播触角。发挥移动端优势,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开设传统媒体宣传信息加载窗口,实现信息共享与联动。依托当地市级新媒体开设石化专题专栏,进一步向下、向外延伸媒体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新闻从业人员和网评员队伍的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单位微信群和广大干部员工朋友圈,加大全员传播的广度和力度,提高“二次传播”效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传播态势。

扩大外部宣传。为了进一步提高传播实效,大庆石化积极主动配合做好企业外部媒体沟通,加强与各级媒体和省市、集团新闻主管部门沟通配合,先后接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及省市、集团各级媒体采访团、采访记者共计5 批次、200多人次,积极提供上下沟通、新闻参考素材、陪同讲解等服务,确保外部媒体采访顺利进行。近两年来共有100 多篇大庆石化报道见诸中央媒体报端或新闻客户端,其中《灯火璀璨的石化城》登上央视《国庆之夜》专题,用55 秒的长镜头尽展企业风采。

创新内容,多产“原新精微”力作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创新内容是核心。大庆石化淡化“高大上”的宣传味道,做实原创、新颖、接地气的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具“油味儿”“汗味儿”“人情味儿”的“爆款”“刷屏”作品不断涌现。

文化与文艺交融。把新闻宣传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与文艺表达合二为一,让时政不难懂、新闻更好看。开办微信年会,采用“图文+视频”的方式,将企业工作亮点变身为歌曲、相声、小品、诗朗诵,实现了新闻宣传可视化、艺术化;开展“悦家族”系列栏目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彰显石油人多姿风采;公司职代会用动漫、简笔画呈现,把检修规范100 条做成说唱视频,喜闻乐见、直观易懂。

线上与线下互动。把线上活动作为线下工作的延伸,让更多员工参与到内容制作、互动交流、效果评价之中,增强受众黏性。直播团拜会期间,移动端点击量达48 万多人次,参与互动500 多人次,唤起广大干部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爱企爱家情怀;“学习二十大”等线上答题活动吸引超过14万人次踊跃参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开设“我为祖国兴石化”专栏,策划“这就是”系列、《我向祖国表个白》《我和我的祖国》等专题,累计点击量近20 万人次;开设“随手拍”栏目引导员工关注身边好人好事、精彩瞬间,曝光不文明行为。

宣传与服务并重。在构建媒体融合过程中,坚持从员工需求出发,拓展服务内容,量身打造员工专属的信息平台。客户端设立留言板,与员工互动交流;微信平台发布政策信息,及时解疑释惑;关注民生,适时推送便民服务资讯,方便员工衣食住行;开辟企业文化专栏、建立“融智学堂”栏目,满足员工碎片化和移动化阅读需求。手机客户端的全面推广,拓宽了新闻宣传和沟通交流渠道,使员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针对各单位各部门对原创作品特别是视频采编类需求量陡增的实际情况,先后为石化之光展厅、企业矿区供暖改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等制作视频作品40 余部;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春走基层》晚会制作所有背景视频,为机动部门录制乙烯压缩机全程拆解视频,配合大庆石化团委拍摄微电影,协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石油的故事》栏目组、《70 年70城——大庆》专题片拍摄组、上海证券交易所、寰球公司拍摄宣传视频素材;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运动会、大型文艺晚会、事迹报告会、口述史等全程直播、录制工作,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机制,规范“运维考评”管理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完善机制是保障。大庆石化通过细化新闻宣传人员激励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可量化、可操作、实用性强的管理体制和考评体系,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机构改革和制度建设同步部署。为适应融媒体改革发展需要,客观评价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破解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建立绩效挂钩、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激励约束体系,大庆石化编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原有的组织架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并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坚持对记者和通讯员实行内外宣一体化考核,建立起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一年度稿费总额达22 万元左右。

规范管理与质量提升一体推进。完善新闻宣传管理、新闻宣传报道、新闻信息“三审三校”、新闻采访规定等办法、制度,对新闻上稿量进行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了《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强化采编制作、审核把关和播出发行的过程管控,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拓展传播渠道和平台,明确各媒体定位和发展重点,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拓宽新闻宣传工作空间。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制约瓶颈,补齐短板,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制定了《新媒体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和强化新媒体建设、管理、运维和使用,加大新媒体稿件综合质量考核权重,区分评价专、兼职通讯员,引导采编人员向全媒型采编人才转型。

队伍建设,强化“学思践悟”提升

推进企业媒体转型,从业者能力素质是关键。大庆石化持续加强新闻宣传人才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加快企业媒体从业者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加强岗位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强化业务培训,把“走出去”和“请进来”有机结合。邀请上级部门有关专家讲解媒介素养、新闻知识等内容,委派新驻站记者到中国石油报社进行轮岗培训,安排电视台编辑、播音骨干外出培训学习。积极参与《中国石油报》全媒体采访策划活动,举办媒体开放日,多方面拓展记者视野。通过岗位轮换、人员交流等措施逐步引导传统媒体采编人员转换角色,探索全媒体采编人才培养新路。

加强特约记者队伍建设。综合报纸、电视、微信多方面情况,评聘20 名通讯员为公司全媒体特约记者,实行动态考核,充分激发基层通讯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新闻宣传通讯员梯队建设。累计举办4届新闻宣传专业导师带徒活动,签约学徒130 余人,内外宣发稿累计1525 篇,共82万余字,为公司新闻宣传事业选拔培养了一批热爱新闻写作、具有扎实写作功底的基层通讯员队伍。

加强与群众组织协作。充分发挥影视家协会和摄影家协会职能,组织开展“我在岗位过大年”“我是党员”岗位讲述影像大赛活动,联合工会举办“喜迎二十大”“装置大检修”摄影比赛,积极引导视频、摄影爱好者发挥一技之长,创作接地气、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摄影人才。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大庆石化始终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从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了媒体融合建设“三融三分”的既定构想(思想上融,业务上分;策划上融,制作上分;资源上融,发布上分)。通过整合优化报、台、网、端等媒体资源,加快转型升级,重新定岗定编,机构改革和媒体融合同步推进,努力推动新闻宣传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业务一体化、人员全媒化、传播分众化。“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分众传播”的工作机制,让大庆石化媒体在深度融合中脱胎换骨,在机制创新中重获新生。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严谨、客观、深度、权威的内容优势,发挥新媒体及时、海量、互动、共享的渠道优势,在企业要闻上抢速度、在企业改革中挖深度、在员工需求上加温度、在重大节点上亮态度,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大庆石化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

猜你喜欢
大庆石化新闻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全媒体时期人大新闻宣传可出新出彩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肩负起弘扬“石油精神”的责任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大庆石化污泥脱水装置投用
大庆石化公司中心控制室生产调度系统概况
大庆石化推出铬系聚乙烯新品
大庆石化年产百万吨乙烯项目正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