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2023-02-01 04:00陈燕霞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24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医疗

陈燕霞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医疗设备是指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器具、设备、仪器等,在临床护理、诊断评估、检测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认为,适当地运用医疗设备,既能确保医疗服务的整体品质,又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不适感,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同时,医疗设备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好的医疗设备检查可以提高病人的疗效。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型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与各机构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加之部分医护人员风险意识不强,致使其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医疗器械的检查管理中进行风险管理,可以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并严格遵循产品操作说明及有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注重设备的清洗、包装、消毒处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医疗器械以及风险管理

医疗设备主要是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的仪器、器具、材料和其他医学软件。它能有效地实现对病人的诊断、治疗、缓解、监护和预防作用,以及对病人进行补偿治疗。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设备都是由医院的供给管理机构来提供,在设备入库、统计、储存和发放过程中,会存在消毒不合格、标识不清、包装破损、受潮、污染等现象。医院的风险管理,是对医院的病人、医护人员、药品、环境、设备、医疗法规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减小医院的经济损失的目的。

2 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医院里,由于各种原因,给病人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医疗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在使用过程中,仪器参数的变化,或者测试结果的偏差,会造成技术风险;第二,在某些对身体的医疗行为中,操作者没有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器械的规范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从而造成了临床上的危险;第三,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医疗设备或从事医疗活动时,可能会发生身体上的危险。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涉及设备本身,还涉及设备使用中的各种风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医疗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果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和病人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危险。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和信誉。为了降低医疗设备的危险性,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必须加强对设备的安全性监测,对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医疗设备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从而达到保障病人生命健康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3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完善的日常维修和管理

医疗设备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设备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是内在的,而不是单纯的使用不当,所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CT 仪器长期使用,球管灯丝会逐渐老化,易造成高压点火,甚至会击穿球管,从而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使用CT 机时,应加强对球管等关键零件的检查和保养。还有,起搏器、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经常出现故障,保温箱、监护仪等失效,如果医院采取的紧急措施不当,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部分医院对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医疗器械的使用中,需要检测相关的质量指标,因此,什么时候检测,检测哪些项目,以及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缺乏清晰的认识。另外,有些医院的医疗设备在质保期满后,会有一部分的维护工作交给技术监督机构,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对设备的性能也有限制,只能知道与测量有关的知识,对其他性能的理解也很有限,这是目前某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问题。

3.2 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医疗设备的生产与其他的产品不同,它的市场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所以它的运营风险也很大。目前国内的医疗设备制造商众多,例如,鱼跃医疗、万东医疗、新华医疗、科华生物等,但有些公司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对设备的生产也没有做好风险预测,许多公司只注重产品的销售,缺少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这就造成了许多医疗设备厂商无法满足医院的需要,从而使其在生产过程中陷入困境。同时,医疗设备也不是单纯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如果不加强生产质量的管理,很可能会出现医疗事故,增加企业的安全隐患。

3.3 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不到位

医疗设备是当今医学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许多医院都会引入一些设备来进行日常的治疗。现代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一旦设备出了问题,那就是致命的。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都还使用相对落后的维修方法,而且,医院对设备的定期保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医疗设备的管理十分落后。

3.4 设备使用不当

由于医疗设备门类繁多,数量大,规格复杂,涉及的门类较多,因而其操作和维护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加上医院对医护人员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医疗设备的说明书常常是专门为专业人员设计的,而医务人员却很难真正掌握,比如,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误操作,加上医院没有制订相关的设备规范,或者规范的更新不及时,造成操作人员缺少操作依据,容易出现误操作。有数据显示,60% 的设备故障是由于使用者的操作不当所致。此外,一些医疗器械需要有专门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但是很多医院没有建立相应的资格证书,这就造成了一些没有执照的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等问题。

3.5 缺乏医疗器械的保险制度

很多医院在此前都没有认识到医疗器械的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而且这种机制在医院中的普及也不是很普遍,而这种情况下,医院要自己负担医疗器械的风险,要维持医疗设施的资金短缺。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院都是以维修基金为主,由于医疗设备的购置和维护都是混用的,大量的经费用于医疗设备的采购和维护,使得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变得困难,对其进行风险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因此,建立医疗设备保险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3.6 缺少临床技术人员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2021)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13000 所综合性医院中,拥有医疗设备技术人员的人数只有210,000 人,而大部分的乡镇卫生院则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三甲医院的临床工程师只占全部医务人员总数的5%,超过一千万的设备只有1 个,由于技术人员的短缺,使得目前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应付设备的事后管理和维修,而缺少事前防范意识。此外,目前的临床技术人员队伍结构老化、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加上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职位低、技术人员职业前景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制约着医院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水平,影响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3.7 在采购医疗卫生耗材时未融入有效的监管过程

在医院管理机构中,并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只是一种无序的采购流程,以满足临床需要,往往会出现临时采购的情况,从而增加医疗耗材的预算,从而导致采购的费用越来越高。另外,目前医院对高耗能设备的管理还没有统一的计划和反馈机制,这就造成了高值耗材的费用占到了总费用的一半以上,利用率低、投资高,给医院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

3.8 医院在管理医疗卫生耗材时实施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医院对采购的医疗耗材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医院使用的医用耗材数量较大、覆盖面较广、具有较高专业性且种类繁多的厂家品种、规格型号也存在着差异化,由于医院内未完善医疗耗材管理制度及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导致医疗耗材进入医院内未能进行准确的分类、规范化地记录名称、未及时更新信息,导致医疗耗材在医院内部的管理存在混乱的现象。

4 医疗器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4.1 医疗设备开发的早期风险

医疗设备的制造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特别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对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内的很多医院,都在自行研发大型仪器,以获得更好的市场占有率,这对企业的经营有很大的影响。大型医疗设备的开发,往往要花费巨资、人力,但其后期的市场价值无法被认可,许多医院对其功能不认可,导致前期投入与后期收益不符,增加了研发的风险。现在很多医药公司都在研发可穿戴的仪器,比如血压计,但是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4.2 医用设备的市场营销

虽然医疗设备的市场很小,但随着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他们的竞争能力也越来越强,销售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很多医药公司,都会在不同的区域,争取开拓市场的订单,但是,这些设备大多是精密的设备,在运输的时候,必须要避免发生碰撞,而为了保证设备的精确度,很多公司都会建立专门的运输通道,这就增加了医药公司的销售成本和销售风险。

4.3 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医疗设备的安全隐患有2 个,第一个是使用中的危险。医疗设备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第二个问题,就是设备的售后服务问题,很多医院都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而且在维护的时候,技术水平不高,很可能会导致设备报废。

5 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5.1 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进行标准化

对医疗设备进行标准化检查,既能改善设备的质量,又能保障医疗设备的质量。所以,在使用医疗设备时,要遵循下列原则:(1)在使用医疗设备时,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质量,以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如检验期间发现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应按照相关法规予以登记并保修。(2)在使用消毒医疗设备前,应检查其包装,如有损坏,应立即停止使用。(3)一次性医疗设备只能使用一次,每一次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销毁,既能防止交叉感染,又能保证医疗质量。(4)不使用任何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医疗设备。

5.2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在我国的医疗设备管理中,对设备的质量、使用的安全性一直较为关注,而缺乏健全的管理措施。为了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质量,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以促进我国的医疗安全。由于国外的医疗设备管理相对较早,很多国家都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早在1976 年就已出台《医疗设备修正案》,因此医疗设备有风险管理,美国在医疗设备的研发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高科技设备的研发,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尽量提高医生的操作能力,减少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

5.3 强化日常维修和加强监督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监测是提升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随着医疗设备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其潜在的危险也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应采取下列措施:(1)建立一个定期的维修团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维护团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维护意识外,还要认真地记录、整理设备的故障及维护方法,并归纳出维护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加强对维修团队的日常训练。维修团队是保障设备正常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比如,医院可以对维修团队进行每周的定期训练,让他们了解医疗器械的重要性,了解各种医疗器械的特殊性,丰富医疗器械的维修方法。为了保持团队的工作热情,医院也会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维修人员进行经济、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自我完善,发挥模范作用。(3)加强监管。对维护人员的管理和管理的监督是2 个层面的。维护团队成员之间应相互监督、评价,促使每个维修者对设备的维护都具有负责、认真的态度。监督力度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有效地防止“ 浑水摸鱼” 的人员,而且能充分地保证设备的安全。

5.4 制订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维护保养制度

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是保证人们生命健康的关键环节,是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关部门和医院应该按照市场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比如:对于新研发出来的医疗设备,不能直接投放市场,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检验和审批,在试用合格后,方可取得新产品证书,并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投入生产。建立维修保养体系,不仅能有效地规范维修人员的行为,促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还能为医疗单位节省经费,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迅速发展,提高自己在各大医院的知名度。在医疗设备检修中进行风险管理,是适应医疗设备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6 结语

医院医疗器械的品质检验常常被忽略,特别是大型维修后,风险管理人员的品质检验观念不高,不会做进一步的品质检验,缺乏风险意识,造成医疗器械使用性能不稳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要对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强化设备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设备安全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说明了风险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应用风险管理。通过对医疗器械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分析,强化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做好医疗器械风险的分析、评估和监控是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医疗器械的各个环节中应用风险管理,既可以增强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又可以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从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和声誉。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医疗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