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良剂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研究

2023-02-03 14:15任宝行
北方交通 2023年1期
关键词:液限氯化镁改良剂

任宝行

(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 沈阳市 110006)

0 引言

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1-3]。其特殊性在于,红黏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能够符合路基填料的要求,但是由于红黏土中含有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等亲水矿物[4],使其具有高含水率、高液限和高塑性指数等不良物理性质,这些不良物理性质会导致土颗粒中储存过多的水,降低红黏土的强度,实际工程中土样压实困难[5],但是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红黏土,因此在保持红黏土原有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改善其亲水特性以提高红黏土的路用性能具有研究意义。液塑限包括液限(wL)、塑限(wP)和塑性指数(IP),三者可以反映土颗粒对水的灵敏性,微观上可以反映土颗粒间结合水膜的厚度,三者可以联合评价土的亲水性能[6]。

基于此,选择石灰、粉煤灰、玄武岩纤维和氯化镁四种改良剂,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将四种改良剂改良后红黏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与原土作比较,评价四种改良剂对红黏土亲水特性的改良效果,以期为实际公路工程提供指导。

1 试验简介

1.1 试验材料

试验红黏土取自福建省三明将乐动车站附近,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可知,该场地红黏土塑限32.10%、液限63.56%、塑性指数31.46。因为液限>50%、塑性指数>26,故该场地红黏土属于高液限土。改良材料选择氯化镁、石灰、粉煤灰和玄武岩纤维。

1.2 试验方案

本试验改良剂掺量均是用占干土质量确定,其中氯化镁、石灰和粉煤灰掺量取0%、2%、4%、6%、8%。由于过量的纤维会阻碍土颗粒之间的联结,从而降低红黏土的强度[7],故玄武岩纤维掺量取0%、1%、2%、3%、4%。将红黏土风干碾碎,过0.5mm筛,每组界限含水率试验需要配置三个不同含水率的土样,每份土样需用土200g,按规定掺量加入改良剂,与土均匀拌和,最后加入相应质量的自来水拌和均匀后装入袋子闷料18h以上。上述步骤完成后,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8](GB/T 50123—2019)中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进行试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改良剂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分析

界限含水率试验结果如表1~表4所示。

表1 氯化镁掺量对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表2 石灰掺量对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表3 粉煤灰掺量对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表4 玄武岩纤维掺量对红黏土界限含水率的影响

由表1~表4可知:

(1)红黏土的塑限、液限和塑性指数均随着氯化镁掺量的增加而减少。当氯化镁掺量为6%时,红黏土的液限46.12%<50%,塑性指数23.72<26,此时改良土已经不属于高液限土,可以应用于实际公路建设中。

(2)红黏土的塑限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红黏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虽然当石灰掺量为4%时,红黏土的塑性指数23.73<26,但是红黏土的液限依旧大于50%,属于高液限土的范畴。

(3)红黏土的塑限、液限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由于液限降低幅度远小于塑限降低幅度,故塑性指数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粉煤灰掺量为8%时,塑性指数达到36.82,比原状土增加了17.04%。

(4)红黏土的塑限随着玄武岩纤维的增加而增加,液限和塑性指数随着玄武岩纤维的增加而减少。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3%时,其塑性指数25.63<26,但是液限>50%,属于高液限土范畴。

综上所述,四种改良剂在不同程度上均能降低红黏土的液限,改善其亲水性能,但是使用石灰、玄武岩纤维和粉煤灰改良后,红黏土依旧属于高液限土的范畴,不能直接用于公路建设中,只有氯化镁改良后的红黏土的液限<50%、塑性指数<26,达到了公路建设可用土的要求。

2.2 氯化镁改良红黏土液塑限的机理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氯化镁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将试验结果转化为点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红黏土液塑限随氯化镁掺量变化规律

由图1可知,红黏土液限的降幅远大于塑限的降幅。当氯化镁掺量为4%时,红黏土液限和塑性指数的降幅达到最大,分别降低了12.88%和17.71%。当氯化镁掺量为6%,红黏土依旧不属于高液限土的范畴,能够被用于实际工程中。

对氯化镁改良红黏土液塑限的机理进行分析:由于红黏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这些矿物使得土颗粒带负电荷,氯化镁在水中会电离高价金属阳离子Mg2+,这些Mg2+会与红黏土表面的负电荷产生电中和,大大减少了土颗粒间因为相同负电荷产生的排斥力,土颗粒相互靠近,使得土颗粒间的双电层厚度逐渐变薄(如图2所示),土颗粒的结合水膜变薄,红黏土的持水能力大大减弱,最终使得红黏土的液限大幅度降低。

3 结论

通过四种改良剂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四种改良剂均能降低红黏土的液限,对红黏土的亲水性能起到改善作用,但是氯化镁的改良效果最优。

图2 Mg2+压缩双电层示意图

(2)当氯化镁掺量为6%时,三明将乐取土场地红黏土已经不属于高液限土的范畴,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公路工程。

(3)氯化镁能够电离出Mg2+,能够压缩土颗粒间双电层厚度,从而减少土颗粒结合水膜的厚度,使红黏土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在道路工程中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可以选择6%掺量的氯化镁对红黏土进行改良。

猜你喜欢
液限氯化镁改良剂
滴灌条件下条施钙基改良剂对重度盐碱地的改土效果
不同测定方法的液限值相关关系分析与应用
无水氯化镁中低含量碱式氯化镁测定研究
新型复合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石灰和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药用氯化镁生产过程中水分控制分析
老挝钾盐矿制钾后的卤水处理工艺研究
勘察土工试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常州地区土的10mm液限与17mm液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英文目录与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