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当年江苏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那些事

2023-02-03 14:09■张
铁军 2023年1期
关键词:苏中解放区华中

■张 衡

高邮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广为传唱的民歌《解放区的天》,歌曲把民主政府比作是“解放区的天”。今天,讲好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故事,仍然是我们深化华中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历史地位

政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方针政策是什么呢?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示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政权性质、人员分配、组织形式及施政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个指示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二是在人员分配上,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三制”原则。

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又向东南局发出的第二个“五四指示”,要求“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当时身在华中的刘少奇也曾明确指出:“有了根据地,就要建立政权;有了政权,就可以筹粮、筹款、收税,部队也就不用向人家讨饭吃了。”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12月刘少奇在中原局宣传部主办的《江淮报》创刊号上发表了《论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指出:“抗日各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没有这种政权的建立,没有抗日统一战线的大大巩固和扩大,不实行民主政治,抗日战争是不能胜利的。”“在中国,民主共和国的具体的建设道路,可能是由地方到中央到全国……因此,在敌后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有着推动全国民主化的重大的模范作用。”

1942年5月7日,陈毅在盐阜区各界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兄弟敢说我们中国30年来能这样聚合党政军民一堂来商量国家大事,来商量老百姓自己的事,而且可以直言无隐,可以面折廷争,既不阿谀权贵,又不欺压下层,恐怕只有今天抗日民主根据地才可以找得到,如果说是破天荒的创举,我想绝不是过甚其词。”在陈毅演说的记录稿上一共标注了19次“鼓掌”和“大鼓掌”,这19次掌声充分表达了各界民众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发自内心的拥戴。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发展历程

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我们仅以苏中抗日根据地为例,抗日民主政权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年7月—11月)。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作了详尽论述。正在谋划东进北上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把建立苏中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提上日程。8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东进黄桥后,首先成立了黄桥军民联合办事处,原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同生任办事处主任。随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军分委发出《对于创造黄桥大根据地的指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应运而生,管文蔚任主任,并随即委任了江都、泰兴、泰县、如皋、靖江等县的县长。它一经问世,就成为开展统战工作的有力抓手,并在黄桥决战的支前参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苏北临时参政会及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年11月—1942年4月)。黄桥决战胜利后,为了促成苏北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在陈毅倡议及韩国钧、李明扬、陈泰运等各界人士响应下,1940年10月31日,苏北抗敌和平会议在泰县曲塘召开。韩德勤拒不参会,并诬蔑曲塘和会“全系共党假造民意,希图淆乱听闻”。不久,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海安,与陈毅等人共商苏北抗日大计,一致认为,在韩德勤顽固坚持反共立场的情况下,我们不必囿于国民党的认可,而应由共产党和新四军主导,迅速召开参政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新生的苏北抗日根据地。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召开,成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省级政权——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苏北临时参政会参照国民参政会的章程,由党政军各方推荐,聘定了参政员。会议选举韩国钧为苏北临时参政会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朱履先为副议长,还将原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改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参政会的行政机关,管文蔚为主任。

第三阶段:苏中区参议会、苏中行政委员会及行政公署(1942年5月—1944年3月)。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后,日伪加紧勾结,变本加厉地推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华中敌后抗战进入最艰苦的岁月。1942年1月,华中局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了“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的总任务。会议还提出了“彻底改造根据地内的政权机构,使之成为真正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成为包括所有抗日阶层联合的民主政权”的具体任务。华中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苏中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前沿阵地,苏中抗日军民在激烈的反“扫荡”、反“清剿”、反“清乡”、反“摩擦”斗争中,积极筹组健全苏中参议会、苏中行政委员会及行政公署,加强财经战线的斗争,实行“以货易货”的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切实改善群众生活,彻底改造各级政权,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终于度过了相持阶段最困难的时期,并为举行战略反攻、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四阶段:苏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胜利召开(1944年4月—1945年8月)。1944年3月,以车桥战役为标志,苏中抗日斗争进入了局部反攻阶段,苏中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也相应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当年11月在延安举行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苏中解放区党政军民经过紧张有序地筹备工作,8月6日,苏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在宝应县隆重开幕。会议选举产生了9位出席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苏中行政委员会和行政公署,苏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苏中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走向了成熟。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历史成就

政治清廉高效。华中各级抗日民主政权认真贯彻“三三制”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与各界人士协商,倾听社会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形成决议并付诸执行。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华中抗日根据地就因地制宜地制定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法律法令,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法规体系,使抗日民主政府能够依法行政,按章办事。

改造基层政权。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是自上而下建立的。由于复杂激烈的三角斗争形势,乡镇以下基层政权沿用了保甲制,并留用了大量乡保长,使得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不牢固,也影响了政府法令在基层的贯彻。1942年春,华中各根据地贯彻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彻底改造根据地内的政权机构,用新乡制代替保甲制,实现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分子掌握基层政权。1943年4月至12月,苏中根据地就有1156个行政乡镇完成了基层政权的改造工作,其中76个乡镇实行了新乡制,387个乡镇选举产生了临时乡镇委员会和乡镇长,693个乡镇实行了人事改造,占全苏中乡镇的74%。基层政权改造的实现,最终铲除了封建保甲制度,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人民参政运动。华中抗日斗争进入了局部反攻阶段后,各解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由健全县区政权机构、实行新乡制,转向加强群众组织建设上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各地普遍成立各类群众团体、完善群众组织机构,掀起人民参政运动的新高潮。根据1945年8月初的统计,苏中解放区已经组织工抗会员7.8万人、农抗会员62.24万人、妇抗会员12.83万人、青抗会员2.2万余人、教抗会员4700人、儿童团员10.8万余人,加入群众组织的人数达到97万多人,占全区人口的19%,这为苏中区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财经战线斗争。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征收公粮田赋和工商业税收。为了保障抗日军费和党政机关的开支,各级财税机关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敌人从构筑据点、封锁交通、烧杀抢粮,到设立伪税局、设卡收税、禁运货物,手段卑鄙,花样百出。抗日军民众志成城,保卫夏收秋收,开展反封锁、反抢粮斗争。抗日民主政府实行对内自由和对敌统制的贸易管理政策,成立贸易管理机构,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制定一系列贸易法规,废除苛捐杂税,撤除关卡障碍,加强物资调剂,开辟边港税区,争取商人及伪军为我所用,最终粉碎了敌人从经济上扼杀抗日根据地的图谋。

发行抗日货币。华中抗日根据地开辟之初,各地仍然使用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政府宣布法币为“敌方通货”禁止流通。日伪相互勾结,一方面强迫沦陷区人民使用伪币,一方面将攫取的法币到敌后地区抢购物资,致使法币急剧贬值,物价飞涨。华中抗日根据地针锋相对,采取“保护法币、驱逐伪币”的方针,将回收的法币有组织地运往敌占区,换购物资。同时成立江淮银行、淮南银行、盐阜银行、淮海地方银行、淮北地方银号、惠农银行,发行抗日货币,减少使用法币。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发放军政经费和工作人员津贴、收购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发放信贷、兑换金银、外汇等渠道发行抗币,同时通过缴纳税费、销售商品、回收信贷和供应外汇等途径回笼抗币。到抗战胜利前,华中解放区共发行的抗日货币共有120多种,并且主币、辅币种类齐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最终挫败了日伪发起的“货币战”。

军民大生产。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与掠夺愈演愈烈。为了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抗日民主政府确立“以发展自给自足农业生产为主,以发展手工业及家庭副业为辅”的方针,在县、区、乡三级成立生产建设委员会,组织军民因地制宜地开展生产运动。各级政府发放信贷,扶持生产和水利建设;拥抗优属,组织代耕代工;奖励垦荒,改进耕作技术;推进合作经济,兴办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类合作社;厉行节约,开展生活日用品的自产代用运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大生产运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以新四军来说,广大指战员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的指示,积极开展以垦荒种粮种菜、饲养家畜家禽、种植棉麻烟草、开办作坊工场等内容的农副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改善部队给养。仅1944年,新四军军部直属队、第二师和第四师均实现了蔬菜自给8个月,油盐肉食自给4个月。新四军第二师生产的“飞马牌”香烟和第三师生产的“金狮牌”香烟价廉物美,畅销华中。更值得点赞的是新四军各师旅的军工军需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从最初修理枪械、翻造弹药,到批量制造步枪、掷弹筒、迫击炮、平射炮和枪炮子弹,为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部门通过筹措教育经费、提高教师待遇等办法,迅速恢复停办的中小学校。在发展国民教育的同时,各地还注意抓好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农村普遍开展以“扫除文盲,提高政治文化水平”为目标的冬学运动。到抗战后期,各地掀起教育改革的热潮,修定教育法规,编写新版教材,培养各类专门人材,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华中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是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开拓推进的。它起步于“半群众、半政权”性质的抗日群众组织,在激烈的三角斗争洗礼中艰难成长。皖南事变后,华中抗日民主政权迅速崛起并走向成熟,为赢得华中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华中抗日民主政权在实行新民主主义政治方面的成功实践,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建树,为新中国人民政权建设和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猜你喜欢
苏中解放区华中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华中建筑2021年总目录
新四军华中抗战
解放区的天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明年或激增40%?华中3万多吨加州鲈市场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