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问题与对策
——以镇江市为例

2023-02-03 04:06张燕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镇江公众垃圾

张燕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镇江 21202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也日益增多。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1]。我国垃圾分类产业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经历了由差到好、由好到优,目前正处于优化升级的阶段[2]。垃圾分类也由“试点”城市逐步推广至全国各地级城市。未来两年,我国垃圾分类城市的数量将爆发式增长,给垃圾分类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然而,生活垃圾分类本身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3,4],迫切需要采用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处理好城市垃圾分类,不仅关乎“双碳”目标的实现,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议题[5]。

数字技术为垃圾分类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通过改变原有产业的组织、主体、过程和生产关系,使得生产成本迅速下降,资源利用更加高效[6]。将数字技术与垃圾分类产业进行融合,运用新技术、新模式等对垃圾分类产业链条中的环节进行数字赋能,是垃圾分类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镇江垃圾分类产业现状

镇江是江苏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城市。多年来镇江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立市”已成为共识[1]。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与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镇江具有良好的绿色、生态基础[7]。

镇江的垃圾分类政策经历了探索期、提升期以及创优期3 个阶段[7]。2005—2017 年的探索期,垃圾处理方式从填埋向焚烧转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2018—2020 年的提升期,推动全市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同时提升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和建筑垃圾利用水平。2021 年之后的创优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分类全链条体系建设。面对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镇江作为江苏省的重要低碳城市,需要通过数字赋能来探索垃圾分类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镇江在垃圾分类落实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取舍和探索,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2 镇江垃圾分类产业数字化治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缺乏垃圾分类数字赋能政策

虽然镇江已出台有效的垃圾分类政策,对垃圾分类产业追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挥了指导作用,但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规划指导还远远不够。现行政策中缺乏一套完整、标准统一的规范,这导致垃圾分类产业链中各方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形成资源浪费。数字化技术是实现垃圾分类数字赋能的基础。面对不同的垃圾分类问题,需要采用的数字赋能技术可能会不同。然而,现行政策缺乏对企业或个人如何选择适合数字化技术方面的指导。此外,现行政策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数字化技术用于垃圾分类会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但同时也会增加成本,这可能会成为企业、居民参与数字赋能垃圾分类的障碍。

2.2 垃圾分类数字赋能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在推进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方面,镇江对智能化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远远不足。目前镇江尚未设置专门的公众号用于宣传垃圾分类信息,因此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垃圾分类政策,也无法通过专门渠道反馈意见。尽管已经在各大社区安装了一定数量的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但是数量非常有限,多数小区只配备了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箱,且安装在小区的门口[8]。这使得大多数社区安装的智能化垃圾分类设施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由于终端数据采集的不全面,导致数据无法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得垃圾分类治理的重心不得不依赖末端。

2.3 缺乏垃圾分类全产业链上的监管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鉴于目前缺乏行业监管机构的情况,确保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质量性上仍存在困难。首先,对公众的监管存在缺失。由于公众对垃圾分类法律政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同,部分人可能还存在乱扔垃圾、不分类垃圾等行为。其次,对垃圾分类生产和运输环节的监管不足。由于缺乏监管,部分企业在收集和运输垃圾的阶段存在运输标准不统一、运营不规范等问题。由于缺乏对垃圾分类后的物品流动和管理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导致垃圾的二次污染风险加大。

2.4 缺乏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人才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镇江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其下属的环卫处负责城市卫生设施运营与维护、监督、管理等。从市区政府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可以观察到,该部门招聘编制人员和社会工作人员。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具备优秀的品行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但并未对岗位所学的专业和技能进行明确规定。由此可见,镇江目前尚未储备充分的专业人才以应对垃圾分类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事实上,数字化垃圾分类与传统分类有所不同,要求人才熟悉信息化技术、环保和运营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同时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数字化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协调中,人才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综上所述,镇江在垃圾分类产业方面缺乏人才储备,无法迅速应对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趋势。

2.5 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认识不足

目前,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认知仍然不充分。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首先,公众对数字化技术了解有限。大多数人对数字化技术仅限于智能垃圾桶等应用,对更高级的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几乎没有了解。这导致公众无法充分发掘数字化技术在垃圾分类产业中的应用和影响。其次,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价值认识不够深入。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不仅能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如产生利润和就业机会。然而,大多数人仅将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视为应用数字技术的新兴产业,没有意识到其社会经济价值和长远意义。第三,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规划和配套政策的了解不足。公众不清楚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中的规划和指导方向,也不了解政策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和效果,这导致公众对垃圾分类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认识不足。

3 数字赋能镇江垃圾分类产业对策

3.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数字赋能垃圾分类政策

镇江政府在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目标下,需要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数字赋能垃圾分类治理政策,明确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该政策应覆盖数字技术的应用、数据共享和整合、标准化和规范化、信息透明和公开等方面。

首先,在政策中应明确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方案,促进数字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的研发和应用。镇江已有多家从事环保业务的科技公司,政策引导应鼓励这些企业进行数字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同时,政策应促使企业与镇江本地科研机构建立合作,鼓励协同创新,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提高垃圾分类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政策应明确数据质量与封装性要求。通过制定政策,对数据的采集、集成、治理等过程进行标准化。建立数据监管体系,规范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以提升数据质量。此外,应创建数字垃圾分类产业数据底册,为数字赋能垃圾分类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最后,政策应制定信息共享与公开的标准。政府部门应主动推动垃圾分类产业信息的共享与公开,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垃圾分类企业和社区居民的互动,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

3.2 完善智能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平台建设

通过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上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垃圾全周期的无缝信息化共享。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数据技术,实现系统内外资源的整合,促进更多的第三方垃圾分类产业链企业、个人等参与,推动垃圾分类产业的竞争,引发新的产业增长点。

3.2.1 加强垃圾分类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数字化垃圾分类产业赋能的基础。政府应加大对智能化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广泛布置智能化垃圾分类箱,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垃圾分类方式,并普及环保知识,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

政府需要加大智能垃圾箱的推广力度,提高回收率。市场上的智能垃圾分类箱通常配备数据管理平台,能自动完成垃圾称重和分类任务,并通过激励和实时监控两方面实现数字化管理。首先,在激励方面,可继续采用公众扔垃圾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培养公众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其次,在实时监控方面,智能垃圾分类箱后的数据管理平台可帮助管理者了解每个社区和公众的垃圾分类情况,统计各类垃圾总量。这些精细数据有助于管理者对出现问题的社区和个人进行有效管理。

3.2.2 建立垃圾分类数字赋能平台

2022 年在镇江市委政府的牵头下,镇江已经开发完成“镇江市生活垃圾分类监控信息系统”。未来应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数字赋能平台,实现对垃圾分类领域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平台,有效指导和管理镇江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工作。平台终端采用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能实时和可视化呈现垃圾分类数据,方便政府和相关单位及时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数据,从而准确评估垃圾分类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实现以数字为载体,线上和线下多利益主体的联动,挖掘垃圾分类产业的价值,形成创新的商业模式。

3.3 构建智慧化监管机制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区、居民等多个主体的共同治理。为确保各主体按照既定目标完成任务,需要建立一套智慧化、数字化的监管机制。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行业监管机构,加强对垃圾分类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和评估。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利用物联网技术监管垃圾分类的全产业链。通过物联网、GPS 定位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分析终端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并采用积分兑换方式激励个人持续使用智慧垃圾分类终端设备。对社区进行垃圾总量的监管,同时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终端设备的宣传和支持。对环卫工作、第三方企业等进行监控,确定垃圾分类的收集率和处理方式,提高有效垃圾的转化率。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块展示智能垃圾分类箱的动态布局情况,以及各智能垃圾分类箱内各类垃圾的产生比例,形成有关年度、月度等报表。同时,实现垃圾的精准收集,即按需派发环卫工人。这样一来,环卫工人收集垃圾时不再受固定时间的限制,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其次,建立垃圾分类产业链信用评估体系。政府可以借鉴现有的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建立垃圾分类产业链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垃圾分类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和监督,鼓励发展优质、合规的企业,同时惩戒违规企业,加强对垃圾分类全产业链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管。

3.4 培养专业化的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人才

垃圾分类产业数字化人才队伍能力的高低将会对产业数字赋能的效果产生影响。针对目前缺乏数字化专门人才的问题,需要通过外部招聘、内部培养方式,尽快组建一支专业化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人才队伍。

首先,需要建立数字化垃圾分类人才用工和培训体系。环卫部门对编制人员招聘时,在选拔标准中应加入数字应用能力要求,并且可以特别招聘大数据专业、计算机专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对于已经在环卫部门工作的人员,可以邀请数字化领域的行业专家进行报告,向其传授最新的技术专业信息。同时,通过建立垃圾分类产业培训计划,普及数字化技术和业务知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该行业,提升行业整体的人才素质。

其次,需要充分发挥垃圾分类产业链上第三方公司的数字化能力,通过财政补贴、竞聘等方式激发企业的主动性。政府应当评估垃圾分类产业链上公司的数字化建设能力,鼓励其参与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提供行业指导,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5 加强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宣传

为了解决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认知不足等问题,可以借助增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知识和关注度,从而推动垃圾分类产业向数字化发展。首先,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相关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和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进展。其次,强调数据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可以与公众互动,举办垃圾分类科普活动和主题讲座,提升公众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最后,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公开发布关于数字赋能垃圾分类产业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信息。政府和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官方平台公布政策限制和行业发展趋势,加深公众对该行业的了解。

4 结语

生活垃圾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科学周密的规划与实施。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清晰了解本地垃圾分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面考量,选择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密切配合企业和个人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探索垃圾分类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还将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绿色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镇江公众垃圾
垃圾去哪了
公众号3月热榜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