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D理论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

2023-02-04 13:36王潇崔晓娜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逆向设计单元教学初中语文

王潇 崔晓娜

摘 要 UbD理论强调“理解”和“逆向”,其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要求根据最终的学习效果,优化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然后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方案,通过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中实践性任务,实现对学习技巧方法、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教师将UbD理论运用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有助于优化整合单元教学知识,促进单元知识的迁移运用,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以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将UbD理论运用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践,需要做到“以终为始”“以评促学”“以行践学”。

关键词 UbD理论;初中语文;单元教学;逆向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12-0030-03

一、UbD理论的概念及其教学设计要求

UbD,即Understanding by Design的簡写,中文释义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美国著名课程教学改革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麦克泰提出UbD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理解”和“逆向”。“理解”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知识的理解,更包含了对知识的实践应用及迁移运用,即用个性化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共性化的生活实际问题;“逆向”则是针对教学设计而言,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流程按部就班的推进模式,以预期教学效果为起点,设定评价标准与细则,最后设计教学方案及流程,注重凸出教学的前瞻性。[1]UbD理论强调“理解”“逆向”的底层逻辑,凸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通过对单元知识的解读、分析、探讨,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深化对知识的内化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迁移运用,突出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长期发展。[2]

基于UbD理论的教学设计强调“以终为始”,即根据最终的学习效果,优化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使零散的语文知识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然后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学方案。通过完成过程性任务,实现对学生学习技巧方法、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教学大目标。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准确地预判教学预期效果,使自己逆向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合理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搜集筛选教学素材,并将其准确地运用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不断推演,预判学生可能面临的学习难题,并提前预备解决方案等。因此,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教学能力与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UbD理论指导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优化整合单元教学知识

逆向教学设计主要面向单元教学,这是因为单课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复杂的教学目标。在开展UbD理论下的逆向教学活动前,教师会立足“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与梳理,不断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然后根据相关的教学经验、课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预期学习效果,最后将单元教学内容纳入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活动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组织并指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建构,使其在语言知识的建构、迁移应用中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语文每个单元包含的知识点多且零散,UbD理论下的逆向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机会,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强化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优化整合单元知识。

(二)有助于促进单元知识的迁移运用

UbD理论强调“理解”,检验理解效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迁移运用。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会站在宏观角度整体研读单元教学内容,并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出细致详尽的学习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对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完成单元整体学习任务中,参与迁移运用活动,升华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这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从“学”为主转向以“用”为宗,不仅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和灵活,还能够使学生在单元知识的迁移运用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及技巧,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有助于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过程

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程序设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在开展逆向教学之前,要对教学目标及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推演,不断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以期能够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能力提升、情绪触动等创设更好的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这样才能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3]此外,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一点与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完全契合。因此,UbD理论下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优化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过程,还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语文学习。

三、UbD理论运用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

本文以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讨UbD理论运用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策略。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人物传记,旨在通过对人物生平事迹的描写,帮助学生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可将这一部分内容的人文主题定为“不凡人生”。单元导语中指出学生通过精读,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揣摩人物刻画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这即为语文要素。教师基于UbD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立足于这两条主线,打开教学思路,提炼出单元教学的大概念——“不凡人生”,以此作为教学的“理解目标”,并制定教学评价标准,设计教学任务,高效推进教学活动。

(一)明确教学预期效果:以终为始

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预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立足学科核心素养,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一是文化意识。理解不同时代、文化、生活环境背景下的人物所展现的优秀

品格与精神,联想身边熟悉的人物,总结两者的精神品质共性,并加以品味学习。二是思维能力。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梳理、提炼单元文本中涉及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征,运用同样的方法记叙身边的人物与事件,最后客观地评价自己所记叙的人物。三是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单元教学中人物描写、细节刻画的方法,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描写自己身边的人物,尽可能地运用人物传记描写手法,充分凸显人物特点。四是审美能力。品味单元教学中的人物形象美、精神美、品质美;体会课文语言美、构思美及表达美;掌握并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寫作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并升华人物精神与品质。

2.引导学生加深对“不凡人生”的意义理解

学生要能够理解“不凡人生”的深层意蕴。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数万万的普通民众,每个看似平凡的人物,都有不平凡的人生。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都散发着各种宝贵的精神品质光芒。作为后来人的我们,要在他们平凡的一生中,品味着他们不平凡的事迹,学习并传承着其中不凡的精神与品质。基于此,设计教学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算不凡人生?平凡的普通人真的彻头彻尾的平凡吗?伟人的不凡与普通人的不凡究竟有何差别?如何看待身边人的不平凡?

3.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力求知行合一

在“知”方面:了解单元各文本中的人物生平事迹,悉知各个人物事迹及其思想品质与内在精神等,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能分析出表达效果及用法,思考并总结不凡的含义。在“行”方面:分析语篇词句,理解文章中富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及思想情感;借助分析、归纳、总结、对比等多种方法,提炼人物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然后对比身边的普通人及当代楷模,总结出不同环境背景下人物的精神品质共性,并能够用精准贴切的语言进行分享交流;借用细节描写、抒情、对比、比喻等表达手法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及内心理活动进行立体化、形象化的刻画,凸显人物的外在特点与内在精神。

(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以评促学

在明确教学预期效果后,教师就要预设并明确教学效果的表现证据,以检测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单元核心概念的依据是学生能不能用核心概念中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或者迁移运用至更加复杂的情境中。

1.设计表现性任务

首先,教师要明确整体性的核心任务,比如,班级即将举办“不凡人生,各放异彩”传记写作比赛,请学生选定写作对象,并写完整的人物传记,凸显人物的不平凡之处。其次,教师要将核心任务细化分解成若干个阶段任务,再逐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各个阶段性任务。比如,结合课内外人物的共性特征与优秀品质,为自己即将开始写作的人物传记寻找写作思路,初步列出写作大纲。最后,在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基础上,确定传记的人选,并将人物事迹及其传递的精神与品质,写进大纲里,凸显人物特点。

2.制定其他评价依据

学生提交写作大纲,内容应包含人物的生平代表事件、生活环境、品质特征等。教师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绪表征、师生互动情况、小组合作学习表现、课堂测试等多方面的情况,多维度、深层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除去测试、调查报告及教师评价,教师还可请其他学生对学习表现,如学习参与积极性、语言表达准确性、人物举荐代表性、语言知识运用创新性等,进行多维度的互评。

(三)设计并落实教学活动:以行践学

教师在设计及落实教学活动时,要用大单元、大情境统摄整体教学活动,明确并细化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先抛出教学问题:你心中的普通人是否有不平凡的一面?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并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地分享交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教师立足大概念,创设真实的大情境,并设计难度层次逐渐加大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具体来说,教学活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主旨,分析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对单元教学文本《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中的人物特点、事件等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文本主旨大意、构思逻辑及框架结构等整体性的信息。然后,教师请学生对上述学习探究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并分享交流成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和完善补充。

2.引导学生解读语篇细节,探析人物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个文本中的关键语篇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特点,比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句话再次强调了母亲一生勤劳,同时照应前文,突出了主题内容。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结合整篇文本内容进行品味、思考,再交换各自的学习见解,最后得出总结性的观点,如母亲身上的美德,不仅仅是个体人物的美德,还代表着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这句话既歌颂了母亲,也歌颂了中国亿万劳动妇女。因此,朱德先生的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母亲就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母亲的缩影,凸显了广大劳动妇女的伟大之处和鲜明特点。

3.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技巧,写出人物特点

学生要根据各个作者对文本主人公的描写,如外貌神态、语言举止、心理活动等,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与方法,领会人物描写的要义。据此,教师可以设计语言实践运用的任务,如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时代模范人物的相关事迹及人生经历等,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同时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与语言表达技巧,为楷模人物写传记。

(王潇 崔晓娜,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山东  淄博  255088)

参考文献:

[1] 李敏.UbD理论在高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语文必修五小说单元为例[J].广西教育,2022(29):70-73.

[2] 王亚,张婷.UBD理论视域下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探究[J].林区教学,2023(9):66-69.

[3] 刘天晴.基于UbD理论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3(Z1):36-40.

猜你喜欢
逆向设计单元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核心置换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基于逆向工程的农用电动汽车壳体造型设计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