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之初探

2023-02-04 13:38陈芬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9期
关键词:德育情感音乐

陈芬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育人作用,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社会认知得到升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

一、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需要教师明确德育目标,制定德育计划,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的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歌曲、舞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进行《国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国歌的由来以及国歌所表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品格。

在教《欢乐颂》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阳光”作为歌曲主题词,通过音乐演唱以及舞蹈动作向学生传递“快乐”“乐观”等正能量信息。教师还可以将《欢乐颂》作为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出的欢乐、乐观等美好情感,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等良好品格。

二、活动多元,深化体验

音乐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也是一门情感性极强的艺术课程,学生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活动的设计,在活动设计中融入德育因素,深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验。在《找春天》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歌曲内容入手,展开相关德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景象,并了解原因——是因为有了动物和植物们。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首春天里的歌曲,让学生欣赏歌曲时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与生机。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并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学生对春季美景与生命力的理解。

三、利用资源,强化渗透

音乐作品中的音乐情感和德育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红色经典歌曲、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可以选择一些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这些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或小组讨论活动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并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深化学生对德育內容的理解。在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所带来的愉悦感和美好情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凌安娟.以乐育人润物无声--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外交流,2021,028(003):1066.

[2]孙婕.以乐育人,润物无声--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1):2.

猜你喜欢
德育情感音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