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2023-02-04 07:31张小燕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9期
关键词:灵性启迪读书笔记

张小燕

一、感悟人生真谛,激活灵感 。

俗話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无点墨,要想写出具体、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我深深意识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语文课上,我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自我感受。课后,从学生阅读的可行性出发,推荐、指导他们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然而,我又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也读了很多书,却看不到他们作文水平有明显的长进。仔细分析,原因在于读书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于是,我又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了督促学生多读,多记,更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每天的语文课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二、立足社会实践,引进活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每年的春游、秋游、参观、远足、夏令营等一系列社会活动,都是学生作文的绿色通道,它有效实现了作文题材的变死为活、变空为实。而每当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无不为眼前鲜活的情景所动容。一旦学生进入到这迷人的情景中,他们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他们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他们的情感就会被唤醒,他们的写作过程就会变得愉快而有效。而习作练习就在丰富的活水源泉中诞生,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前几天,我们六年级学生去田野跋涉写出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穿过马路,便来到了开满油菜花的小路上。高高的油菜花把队伍给淹没了,我们仿佛走在一座奇特的迷宫里,调皮的花瓣亲热地挠着我们的脸蛋,凑到花瓣上晶莹的露珠顺着花瓣滑落到我们的脖子里。”虽然学生的笔触显得稚嫩或笨拙,但它毕竟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蓄积生活点滴,启迪灵性。

生活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充分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多途径寻找话题、文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灵性。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的做法给了我颇多的启迪。当开学发新书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有的还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封面流露出对新书的喜爱之情。细心的于永正老师体察到学生的这一心理,便出了《发新书》这个题目让学生写。我努力效仿于老师的方法,细心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启迪学生的写作灵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善于蓄积生活点滴,发现生活精彩之处,且乐于及时记载。在成人心目中单调平常的家务劳动,在孩子们的手下也会变得曲折多姿:烧饭不放水,做成夹生饭;去菜场煞有其事地还价,付帐时却看错了斤两;杀鱼时抠破了鱼胆令全家人满腹“苦水”;炒菜时发生“油水混杂大爆炸”等。正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才会使他们手下的家务事变得情趣万千,产生诸多幽默效果,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使之生动地表达。

猜你喜欢
灵性启迪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