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行业:寒冬接近尾声

2023-02-05 01:44马雨霏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口腔医院渗透率数量

马雨霏

2023年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行业或将迎来新机

2021年以来,为解决种植牙收费不规范、费用负担重等问题,医保局等部门已出台多项整治措施。

2022年9月初,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工作,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500元。

从2023年1月11日拟中选企业来看,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中选企业既包括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包括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国内企业。根据四川医保局信息,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

从参与的医疗机构来看,共1.8万家,其中民营1.4万家,占比77.8%。

与此同时,根据四川省医保局信息,近期还将对种植牙过程中配套使用的牙冠耗材开展竞价挂网,同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预计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结果落地实施。

相比于疫情,此次集采的大幅降价对整个口腔行业将会产生更大影响。

以龙头公司通策医疗为例,2019-2021年,通策医疗收入分别为18.94亿元、20.88亿元、27.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8亿元、5.45亿元、7.86亿元。从整体来看,疫情没有给通策医疗的盈利能力带来影响。

从盈利能力来看,在疫情之前,2019年通策医疗的毛利率为46.08%,净利率为26.81%。疫情之后,2020-2021年,通策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45.17%、46.06%,净利率分别为26.1%、28.27%。

除了通策医疗以外,口腔行业平均盈利能力并不高。

新三板挂牌的可恩口腔2021年实现收入为2.56亿元,净利润为2224万元,净利率为8.67%。蓝天口腔2021年实现收入为1.76亿元,净利润为816万元,净利率为4.63%。

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口腔医院的平均利润率是11.3%,排在美容医院、耳鼻喉科医院和眼科医院之后。

此次集采降价之后,口腔医院的净利率将会进一步下降,这势必导致更多盈利不佳的口腔医院出局,将会给品牌优秀的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也会让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从融资来看,据三六九医彩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口腔行业投融资事件达到85起,单笔融资破亿的案例超过30次,单笔最高融资金额达2亿美元,融资总额逾130亿元人民币。

如果将口腔企业按照业务分类为口腔医疗机构、口腔护理与口腔数字化智能制造三大类目,三者的投融资案例分别为21起、20起和44起,披露出的融资总额接近80亿元。

从融资轮次来看,85起投融资案例中在B轮之前的接近30起,占比为35.29%。从融资轮次比例来看,2021年的口腔行业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融资的火爆也让上市的企业不断增多。2021年,包括瑞尔集团、牙博士等已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更是已连续交表4次。

但2022年上半年,国内口腔行业中上游融资总额只有近20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投融资事件数量锐减,同比减少55.56%;因有集采的预期,这导致2022年的口腔行业迎来了寒冬,但在迎来寒冬的同时,202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口腔行业的收并购不断增加,运盛医疗拟收购格伦菲尔口腔52%股权;兴业科技投资安玉口腔3000万元,占股4.388%;医思健康完成收购庇利积臣牙科医务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55%。

与此同时,众多上市公司也在相继进入口腔医院领域:国瓷材料成立东营胜利口腔医院;融钰集团完成控股子公司“德伦医疗”工商变更登记;中玒口腔拟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赣州美虹口腔医院有限公司等。

上市公司拥有资金和融资优势,此次集采的落地以及在寒冬期上市公司的相继收购和布局,有望让整个行业更快地走出寒冬,迎来新机。

龙头品牌机会仍存

口腔医疗机构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大型的专科口腔医院,一种是专业的私人诊所。欧美发达国家的口腔科主要以私人诊所为主,人们对牙齿的保健意识很强,对牙科诊所的需求和资金投入都足够支撑起这个行业的发展,而中国的国民经济条件和人民的健康意識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以大型专科口腔医院为主,而连锁化是其最佳的经营模式。

从数量上来看,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广。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口腔服务相关企业7.3万余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由2016年的850.5亿元增长至2021年1450亿元,CAGR达11.3%,其中公立机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40亿增长至2021年的405亿元,CAGR为3.6%;民营机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1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45亿元,CAGR达15.2%。

无论从占比还是增速来看,民营口腔医疗都呈现出了更为迅猛的增长势头。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整体规模约为1461亿元,而2021年瑞尔集团营收仅有16.3亿元,占比1.1%。对标同业务属性通策医疗,其2021年市占率也仅有1.8%,市场格局处于极度分散的状态。

从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上来看,个体口腔诊所占主导地位,在中国有约7.75万家诊所,占比接近90%,连锁口腔诊所数量约为2500家,约占3%。

无论从连锁化率还是行业格局,行业都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

中国较大的拜博口腔2018年有213家门店,其中包括52家医院和161家诊所,覆盖全国50余座城市。对比美国,美国DSO组织连锁数量前三的品牌中,Heartl and Dental连锁数量近800家,排名第二的Aspen Dental连锁数量675家,排名第三的Pacific Dental Service连锁数量600家,连锁覆盖全美国。

目前,拜博口腔、美维口腔、佳美口腔等超过100个店的连锁品牌尽管是布局全国,但还是以区域为主,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品牌。从行业来看,口腔行业龙头公司的机会依然存在。

植牙数领域或迎高增长

口腔医疗主要分为综合科、儿童口腔科、种植科、正畸科四大类科室业务,从行业现状测算,口腔种植市场规模约占整个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的25%左右。

2012年以来中国种植牙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种植牙数量从2012年的18.3萬颗增至2018年的255万颗,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远高于口腔行业整体增速。近年中国种牙数量增速虽然相对放缓,但年复合增长率也保持在30%左右。

2020年,国内种植牙约为400万颗。据统计,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种植牙渗透率在100-200颗/万人,韩国种植牙渗透率最高,达到每万人632颗,而中国2020年该数据仅为25颗/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渗透率很低。

中国种植牙的发展可以参考韩国市场,2012年到2018年,韩国分三次将种植牙等牙齿修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自付金额最低可以达到30%,这给韩国口腔行业带来快速增长,也促使韩国种植牙渗透率跃居全球第一,每万人种植牙500颗以上(2019年),这个数字是美国的6倍以上(75颗/万人)。

东北证券医药研究团队分析报告指出,如果“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四个年龄段的渗透率分别提高到3.5%、2.5%、0.6%、0.7%,则中国种植牙市场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82.7亿元。

据《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数据测算,目前中国人口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超过1800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此次集采大幅降价以及如此之低的渗透率有望让种植牙细分领域迎来高速增长。

猜你喜欢
口腔医院渗透率数量
华西口腔医院医疗诊疗与操作常规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中煤阶煤层气井排采阶段划分及渗透率变化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
SAGD井微压裂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
南京市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头发的数量
高渗透率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失步振荡的影响
口腔医院门诊护患关系与沟通现况问卷调查分析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