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探析

2023-02-06 19:30周大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经理人经营培训

周大辉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1]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农村大片土地被弃耕,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谁来种地”“后继无人”等问题,加之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大片土地开始集中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如何精细化经营、管理这些土地资源已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盘活现存规模性土地资源,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须一批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农业复合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2]农业农村部2017 年制定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了专业技能型、生产经营型、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3]其中,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培育的重点,它包括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民合作社领班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4]是全能型、典型的职业农民,[5]在新型职业农民中占比较大,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较高。[6]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是生产经营型的技能人才,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扮演着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决策、组织实施的角色。

云南作为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农业大省,“城镇、乡村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两对矛盾尤为突出,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7]而农业人才在克服“两对矛盾”、有效治理乡村发展方面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农业职业经理人懂专业、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他们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阶段云南包括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内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首先,2019 年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108.89 万人,仅占乡村就业人员的4.9%,比例较低;其次,2016 年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1715.1 万人,其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仅508.1 万人,年龄介于36 至54 岁的有851.1 万人,55 岁及以上的有352.9 万人,36 岁及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比高达70.4%,“老年农业”现象日益凸显;最后,农业职业经理人质量较低。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 年全省规模农业经营户和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为40.2 万人和55.8 万人,仅占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总数的2.3%、3.2%,且主要集中于种植养殖、简单加工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诸如规划设计、仓储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人才严重缺乏。农业职业经理人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7.9%,中高层次农业职业经理人数量少。综上,大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已然成为云南高效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现状与问题

云南省于2014 年开始陆续出台《云南省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快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省人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逐年分批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群体进行培训。截至2020 年12 月,全省共举办培训60 期,6500 人参训,并分19 批共3050 人赴江苏、福建、广东、重庆、四川等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参加调训;同时,突出使用导向,分层分类分模块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近5 年来全省累计投入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费5.01 亿元,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35 万人。纵然云南在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政策制度、培训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策制度不完善

一是云南现阶段还缺乏专门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政策指导文件。对于农业职业经理人申请资格、程序、培训时间、考核方式、证书等级认定以及后续的管理服务,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或管理条例对其明确规定,都是各地参照试点地区做法,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缺乏标准化与规范化;二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缺乏相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遭遇融资瓶颈;三是针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农业企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却缺乏类似“五险一金”的社保制度;农业保险与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也不完善,使得农业职业经理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时得不到相应的保险补贴,造成生产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二)培训机制不健全

第一,培训渠道较为单一。云南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短期培训,缺乏以农业院校为主导的长期学历制培养。短期培训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学员收获知识与技能并将所学内容快速运用于生产经营中,但接受短期培训的学员无法系统深入地掌握理论与实践内涵,对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效果有限。

第二,参训人员数量少且结构不合理。当前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超过1000 万人,而接受过培训的仅千余人,且参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年龄偏大,大多为高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相关政策了解不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第三,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且参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育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于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加之受“民族、边疆、山区”的省情影响,云南农民小农思想较为浓厚,保守谨慎,容易满足于现状,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工作认可度、参与度不够。此外,参训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没有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参训带来的好处。

第四,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现阶段倾向于“一刀切”的统一培训内容,没有依据参训人员的年龄、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从事的农业领域及民族地区差异按需培训,缺乏前期调研设计的培训内容势必影响培训效果。

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策略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向四川、重庆等兄弟省份和国外学习先进的经验、举措,结合省情制定针对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政策文件,如《云南省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条例》《云南省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管理办法》等,健全培训内容、考核方式、后续管理服务等,规范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二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产品产供销平台,如出台政策帮扶推广红河州尼农门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新零售电商服务平台建设,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农业企业抗风险能力,扶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三是增加农业金融机构的数量,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助农支农,同时创新信贷产品,满足农业职业经理人资金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保体系建设。转移部分财政资金为他们提供社保服务,并简化社保政策申请流程。此外,也可因地制宜设置政策宣传服务点,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政策咨询服务。

(二)多渠道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

一方面强化对现有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推进政府相关部门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元主体参与农业职业经理人建设,开发其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拓宽渠道,大力引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吸纳农林、民族院校的毕业生、返乡创业者和大学生村官等了解乡情民情的群体充实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也可与涉农高校开展长期合作,通过减免学费等方式定向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三)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

由于农业职业经理人属于新型职业,社会对该职业认知度、认可度不高,因此要对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激励,提高其职业认同感、获得感:一是政府可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保障农产品价格和服务,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链,打造优质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效益,激发农业职业经理人工作积极性;二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职业经理人对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使其意识到农业农村是有发展潜力的,继而稳定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三是农业部门、乡村振兴局等政府机构需向社会广泛宣传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一职业,通过互联网、微信、电视广告等媒体渠道表彰他们扎根农村、实干苦干的精神,为该职业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社会认可度。

(四)健全职业培训体系

第一,拓宽培训渠道,优选参训人员。依托涉农高校,借助国家职教扩招政策,对具有一定农业企业工作经验的高中及以下的年轻从业者进行分类学历制培养,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文化素质。同时,通过农业部门、农林院校官网或微信、云南招聘网等媒体网站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增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培训优惠与益处的了解,激发其参训意愿,并严格选拔参训人员。

第二,加大培训力度。云南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较少,且现阶段参训的人数与培训周期较短,无法满足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联手农林、民族院校和农业企业增加农业职业经理人短期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优化培训内容,强化实践学习。培训前需对参训人员的需求展开调研,根据学院所需分层分类设置培训课程,适当增加民族地区语言文化类课程,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政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如政府可与红河尼农门有限公司、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加强职业评定机制建设。需对参训学员进行过程性考核,并提高考评的针对性。一方面考察其平时考勤、活动参与情况;另一方面在课程结束时参照MBA 的考核方式,结合学员的实际需求通过案例考核学习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以检验培训效果,对达到学时要求并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合格证或学历教育证书。

第五,注重培训后服务指导工作。学员培训结束后还需加强后续的跟踪服务,如在农业部门官网上设立农业职业经理人信息服务窗口,公开宣传发布人员总量、培训受训、供需等信息,促进人员流动,满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也可通过微信、在线社区及现场面对面交流沟通等线上线下正式非正式形式为受训者答疑解惑,了解培训转化运用情况,并根据学员反馈结果改进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综上所述,2020 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8]边疆多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懂农业、了解民族文化、愿扎根农村的人才参与其中,特别是善于经营管理、通晓技术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提供智力支持。云南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在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方面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存在政策制度不完善、培训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壮大人才队伍、建立激励机制和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入手破解发展难题,构筑全方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体系,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经理人经营培训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