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地域文化资源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2023-02-06 19:36侯诒伟曹馨予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家乡新课标美术

侯诒伟 曹馨予

摘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有中国灵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回应。地方文化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特色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源,精选切入点和内容,融通课内与课外,是以文化育人价值理念的体现。

关键词 小学美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资源 核心素养

2022年4月,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和新课标),如何落实新课标是学校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亟待优化

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其中心思想强调要开展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

在新方案和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传统美术课堂内容也应随之改变,课程资源的扩展对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制定与梳理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新教学内容,以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有效尝试。

二、开发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已成为课程建设的必然

以优秀的地域资源作为建构课程切入点,精准挖掘资源,整合融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依据新课标理念,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将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资源、美育资源,融入课堂,这已成为当下课程建设的必然。要尤其注重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习的探究体验、自主合作,适应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和学生之间的适应性,体现课程的丰富性、均衡性。

三、多元化开发课程,形成地域文化资源融入矩阵

(一)小学美术基础课程

小学美术基础课堂是我国基础教育“以美育人”的主阵地之一。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结合地域资源和学校办学特色,对国家课程中关于地域文化的课程进行梳理,并且进行单元化呈现,是地域文化资源融入的有效途径。以我校艺术课程为例,我们从“历史文化、非遗民俗、自然风景、红色革命、家乡发展”等维度梳理了5类18个课时的融入内容。利用淮安历史文化名人关天培等诸多的地域文化资源,以“什么样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为大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化的深度探究学习,取得了初步教学成果。

(二)课外拓展课程

利用拓展课程,融入地方美食、地方建筑、地方生态、红色文化、西游文化、民风民俗等突出实践、利于操作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后服务,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三)社团课程

利用校级社团课程,分类开展主题式学习,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融入方式。以我校为例,组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按照模块内容编写社团课程,将家乡的地域文化用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校外实践课程

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非遗工作坊携手,在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时,融入地域文化学习内容。学校与文化场馆紧密合作,共建数字化美术场馆,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搭建学生的课外体验平台,设置可听、可赏、可线上线下转换的地域资源,也是不错的融入方式。这种融合可让学生形成可读、可感、可触、可传播的地域资源作品,从而实现美术特色课程的拓展建设。

四、注重创新融入形式与方法

合适的融入形式与方法,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美术课程的关键。需要教师笃行新思想,善于灵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法、融入形式,在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上下功夫,让教学有章可循、有路可走。

(一)合理取舍,有机融合

1.美术课堂设计大单元教学

依据新课标精神,把四类美术实践活动重新整合,并以“创设真情境—探究真学习—应用真迁移”为模块的三真美术大单元教学模型为指导,融入地域资源的知识。以家乡运河拓展课程为例:家乡运河以大单元的形式开展,利用地理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形成我校美术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从语文角度探索桥的来历、桥的故事,从美术探索角度了解桥的结构、从美术创作角度进行艺术探索,从信息技术角度进行桥的想象。经历“桥之文化”“桥之结构”“桥之创作”“桥之畅想”等学习阶段,最后通过学习了解家乡名桥的故事,将文化特征根植于传统历史底蕴,并教会学生运用多种媒材进行创作。

2.地域资源美术节讲座、展览

举办地域资源美术节,通过画展的形式表现地域资源故事,邀请美术馆、书画院、师范学院知名画家来校开展讲座,开阔学生眼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开展书画、篆刻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

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结合课后服务和社团拓展课程,开展传统书画类以及扎染、草编、面塑、剪纸等非遗手工活动,成立以数字美术为特色的七彩美术工作坊。

4.非遗入校

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韵味,通过专家讲座、文化展览让学生在非遗作品中感受非遗遗存的魅力。

(二)以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1.社会实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对地域沿线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以写生、访学等形式,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了解地域的变迁及各地独特民俗文化等。寻找地域资源方面的专家进行采访,进一步加深对地域文化资源的了解。

2.场馆学习

通过参观地域资源带建设研究院淮安分院、美术馆、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等场馆,增进学生了解地域开放包容的特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故事,加深对家乡的情感与文化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方式,形成校内校外学习矩阵,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感,真正实现以美育人。

参考文献:

[1] 张华.让学生创造着长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42-43.

[2] 王大根.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大單元教学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2019(06):6-7.

[3] 孙猛.有效开发和利用地域性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和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9(05):154-155.

猜你喜欢
家乡新课标美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