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精微”在初中线性速写中的初探

2023-02-06 19:36车丽娟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长卷速写美术作品

车丽娟

一、单元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6 年级到7 年级学生要“能运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赏方法,欣赏、评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术作品”及“围绕题材,提炼主题,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教师根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艺术特色结合教材内容,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贯穿到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提升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艺考改革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专业功底,而且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审美能力,强大的表现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举,应该从初中阶段开始进行积累。在初中阶段美术课加入美术鉴赏,包括对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同时,应注重美术鉴赏与实际创作的联结,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平时的速写课程进行锻炼和提升,如日常的生活速写、风景速写和小场景的环境速写练习。当下艺考改革要求艺术人才既要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语出《中庸》),这正是徐悲鸿先生美术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本单元的课程兼顾这一背景进行设计,重在培养学生敏锐精细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尝试运用铅笔、签字笔、炭笔等多种材料,以线条为主要形式表现静物速写、生活速写、风景速写,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创作实践,提升造型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单元教学过程设计

三、单元理论依据

本单元的设计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尽精微的找寻与表现——当《货郎图》遇见生活速写”一课中,大家时刻围绕着我们最终的货担展示,进行各个环节的探究学习与创作,在“自然风景中‘尽精微的发掘与再现——从《清明上河图》到校园风景速写长卷创作”一课中,各小组紧紧地围绕着最后长卷式的场景速写进行每组的风景创作。以任务为驱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探索进取的学习能力和互助协作的团队意识。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为初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一定的造型基础,具备初步的写生实践经验,能勾勒出物体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平时观察不够深入,所表现的物体大多流于表面,比较概念化,细节表现不够丰富。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可见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本阶段,学生需要深入观察、用心思考。因此,鉴赏部分传统经典美术作品能让学生对古人精致细腻的画风和严谨的绘画态度有更深的认识,并能锻炼其深入观察的能力。

五、课例展示

本單元第3课“自然风景中‘尽精微的发掘与再现——从《清明上河图》到校园风景速写长卷创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表现形式及构图特点,初步掌握描绘校园风景的方法与步骤以及风景长卷的绘画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取景、构图,运用线性速写的表现方法描绘出校园景色独特的美,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绘画过程中感受校园景物的魅力,培养对风景的观察能力和对校园及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校园风景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景物的主次、空间关系的处理及画面的完整度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问题:同学们知道图片(图1)中是哪里的风景吗?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我们入校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我们校园的风景呢?我们校园有很多优美的景致,今天我们就一起合作,将我们的校园风景创作成一幅美丽的长卷。

2.引导启发

教师活动:描绘校园风景要考虑哪些绘画因素?

学生回答:取景、构图、画法等。

教师活动: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清明上河图》(图2)的构图、取景和表现方法等绘画因素。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风俗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绘画风格兼工带写。

画卷自右向左展开,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街市景象。画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段落:开卷为市郊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交通,手工业生活和商业贸易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栉比、人流汹涌、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五米多长的画卷内容丰富,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学生任务一: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如何探究《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

问题2:如何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中树木与建筑的表现方法?

问题3:欣赏《清明上河图》,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和启示?

教师总结:

(1)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鸟瞰式全景法及散点透视构图法,移步换景,和谐地组织成统一整体,构图疏密有致、布局有序、有主有次。

(2)树木(图3)描绘生动自然,形态各异,用笔苍劲有力且富有变化;房屋建筑(图4)结构严谨,细节丰富,笔法精细。

(3)《清明上河图》具有艺术价值的丰富性、历史的真实性、表现的生动性等特点,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意义不凡的作品。画家对城市社会生活,尤其是“市井细民”的生活,具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精到的了解。画家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在绘画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也是我们一直学习和追求的艺术精神。

3.创意实践

教师活动:我们认识了《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方式,欣赏了其中树木、建筑等的表现方法。接下来我们运用《清明上河图》的散点式构图以及在描述长卷时候采取的从右往左的展开方式,结合之前所学的风景速写写生知识来进行创作。我们根据每组分配的不同区域,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取景创作。

要求:

(1)小组作品之间要有左右的衔接。

(2)构图分主次,疏密有致。

(3)取景注意近景、中景、远景的合理安排。

(4)景物的表现要严谨生动。

(5)画面层次清晰、空间明确。

学生任务二: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创作

问题1:如何合理地安排取景,根据小组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取景?

问题2:不同的景物应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表现?

问题3:如何整体协调小组画面的衔接,做到有主有次、有疏有密,既有节奏变化又要整体统一?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取景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辅导。

学生任务三:作品的重组再现

学生将所有作品进行整体安排,重新安排的作品要做到疏密有致、层次错落、主次明显,最终要形成一幅有节奏、有韵律的校园风景长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校园风景长卷的整体安排,采取传统绘画中长卷自右向左的展开方式。

4.评价展示

学生任务四: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1:学生对整体的课堂情况及作品怎样进行自评和互评?

问题2:看到我们集体创作的校园风景长卷,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活动:总结。

本节课通过鉴赏传统经典美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我们对传统绘画的构图和表现形式认识更深,学会观察、取景、构图以及运用线性速写的表现方法描绘出校园独特的美。我们在观察与表现中体会风景中线的美和魅力,感受着校园的环境美和文化美,加深了我们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形成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增强学生的动力和信心。评价涉及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多方面,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

(五)教学特色分析

1.结合艺考新政策,从本阶段起美术课融入美术鉴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本课将传统绘画与校园速写进行结合,学生既对传统经典美术作品的背景加深了文化理解,又通过对作品的赏析,了解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构图布局以及所傳达的人文情感。将传统作品的技法运用到速写表现中,与画面进行结合。

2.将常规的速写课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在校园中进行风景速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绘画乐趣;长卷的完成需要大家一起参与,也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风景的场景速写也是针对艺考速写改革进行的不断积累和锻炼。

(六)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对传统经典美术作品兴趣很高,因此以后可以增加对传统经典美术作品的赏析频次和数量,让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主题对传统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深度发掘,增加学生小组探究、自主鉴赏传统经典作品的环节。

另外,在最后的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根据课题内容集体构思作品展示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长卷速写美术作品
《青年速写·归》
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
钢笔速写
《芝兰书画长卷》
《花卉昆虫长卷》
“蹲连”速写
把你写进长卷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