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对文山“三月三”节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2023-02-07 01:24王倩倩
民族艺林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月三文山壮族

王倩倩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是云南走向大海、沟通东亚、南亚的交通枢纽,形成了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文化走廊,有着强大的文旅资源优势。文山州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三月三”节承载着多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并且通过这个节日,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尊重和传承多元的民族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文化多样性。“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国家文明脉络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社会发展的和谐。”[1]文山州“三月三”节通过各族同胞的广泛参与,增进了情感沟通,传播了优秀民族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也在各族人民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着节日文化的内涵。通过民族节日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推进新时代文明发展实践。本文通过梳理文山“三月三”节日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掘各民族集体记忆的构建方式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并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索“三月三”节所构建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空间和民族精神世界,挖掘传统民族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三月三”节发展源流及其对民族集体记忆的构建

文山“三月三”节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传统,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融一体的历史观、团结奋进的民族观以及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观。文山州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中孕育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毗邻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与越南接壤,东与广西百色交界,被喻为“滇桂走廊”。全境地势较高,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山苗族》一书记载:“全州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 个县102 个乡镇,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傣、布依、白、蒙古、仡佬共11 个民族。”[2]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孕育了文山地区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灿烂多姿。文山有“歌海”之称,能歌善舞的文山人民从田野劳作、日常生活中获取的灵感,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优美的诗歌,与其他民间习俗一起构成了节日内容,这一文化传统是文山地区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留下了多民族共同的丝路文化印记。“三月三”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集体记忆的构建密切相关。“三月三”节在壮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通过世代相传的庆祝活动、歌曲、舞蹈等,壮族人民将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融入了节日之中。这些元素的传承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还为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和构建提供了实质性的载体。“三月三”节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壮族人民的团结、希望、繁荣和文化认同。在这一节日中,人们穿着传统服饰,表演传统舞蹈,歌唱传统歌曲,通过这些文化符号,壮族人民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情感共鸣,进而巩固了民族集体记忆。随着社会的演变,现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三月三”节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虽然节日的庆祝方式有所变化,但核心的文化元素和意义仍在延续。同时,一些现代化的活动和媒体通过对这一节日的传承和弘扬,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进来。“三月三”节的发展源流与壮族社区的历史、文化联系紧密,成为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世代传承,延续了壮族人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情感连接。

“三月三”节起源于古代壮族人民的农耕文化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农历三月三,又称“上巳节”“三月歌圩”“三月三歌节”,它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古时称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这是先秦时期已有的习俗传统,在这个时节适合人们出门踏青,青年男女外出相会,对唱山歌表达情谊。《风俗通》云:“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3]“上巳日”是民间祈福免灾的重要活动日,有着“除凶去疾”“熏香草沐浴”的礼仪风俗。“上巳日”期间,人们来到水边沐浴,洗涤尘垢,禳灾祈福。东晋南朝时期,“上巳日”原有的节日意义发生了变化,其沐浴禳灾祈福的内涵淡化和消隐,逐渐转变为水边游乐为主的礼俗活动。“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4]古人在蜿蜒流动的溪水旁举杯畅饮,尽兴欢愉,使这一节日增加了踏青和临水宴宾的传统活动项目。另有民间传说中认为农历三月三鬼神出没,因而每逢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在房间放鞭炮驱鬼,祈求平安吉祥。此外,“三月三”春季沐浴习俗也与“雩”这种民间活动联系在一起。所谓“雩”,即儒教祈雨之礼。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因而有在当日纪念黄帝的风俗,并逐渐发展成一种较为普遍的民间传统的习俗。汉朝时统治者将“上巳日”设置为法定的节日,并以“水滨祓禊”为主要内容,由此,“上巳日”由民间自发形成的习俗转化为法定节日,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承延续下来。汉代的“上巳节”已成为一种全民性的节日,除了贵族阶层外,普通民众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形成了热闹非凡的景象。“三月三”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拓展,不断有新的节日活动和文化元素融入进来,成为节俗文化新的生长点。魏晋以来,“上巳日”改称“三月三”,节期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历代沿袭此节日称谓,“三月三”逐渐演化成了各民族民众在水边宴饮宾客、赋诗助兴、外出踏青游春的节日,节俗向娱乐化方向发展,改变了汉代以来原有的“上巳日”节日面貌。至唐代,“三月三”中的宴饮习俗走向制度化,还增加了泛舟、竞渡、竞射等民间活动,拓展了节日的活动空间。中唐时期诗人吕温的《三月三日茶宴序》篇云:“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4]唐人宴饮“以茶代酒”,从而将饮酒习俗转化为饮茶习俗。“三月三”因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唐代盛况空前,大量的新的节俗形式也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三月三”节日的内容。与此同时,由于“三月三”节俗中传统习俗的落伍与新节俗的不稳定因素存在,这一节日活动也逐渐由繁盛走向了衰败。宋代,“三月三”开始走向衰落,与其相关文献记载、民间节日活动也愈来愈少,随着官方重视度的下降,这一节日由全民参与的节日转化为民间偶然举行的修禊活动,呈现出由全民性的节日向地方性的节日演变的趋势,在中华传统节日中的地位明显下降,有研究表示,“‘三月三’逐渐退出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虽有所保留,但节俗分化且地方性色彩明显。”[5]梳理“三月三”的发展流变,可以发现其与人们的生活传统和地方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云南文山州的“三月三”节日内涵深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文化特点。“三月三”不仅是当地壮族人民精神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还是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享的文化节日,成为维系民族团结、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共同构建了多民族集体的历史记忆。“三月三”节传统习俗源远流长,作为文山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中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在节日期间歌会十分盛行。“歌圩”是当地民间传统的文化活动,而“歌圩”传统风俗的特定形式更是与当地民族的“能歌善舞”民族特点密切相关。“三月三”节日期间的民间习俗也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每逢“三月三”来临,文山壮乡会举行民歌集会、赶花街等民间活动,载歌载舞欢度佳节,故而又有“三月三花街节”之称。除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外,“三月三”节日也与各种神话传说产生联系,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文山地区流传着多种多样与“三月三”相关的民间传说,如“歌仙”刘三姐的故事、“狐仙”的故事、“歌圩”山会的故事等,现今我们很难去考证这些传说故事,但从古代文献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宋代时壮族就已流行着“歌圩”的传统习俗。宋代《太平寰宇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服聚会作歌。”[6]由此可知,壮族传统的歌节“三月三”与民间山会活动有关,是民间兴盛的集会,男女盛装出席,共同构建了民族集体记忆。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民族节日保护工作的推进,“三月三”节作为文山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节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区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发展成为全州举行的民族节日。2015 年4 月22 日,文山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将壮族“三月三”节设立为全州民族节。这一举措有助于弘扬和传承壮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壮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合作。“三月三”民族节的设立不仅有助于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也为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三月三”节不仅是文山地区地方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为展现中国多民族精神风貌和国际形象提供了舞台,构建了新时代民族历史记忆。在新时代,“三月三”节日文化活动的举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促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三月三”节食俗传统与文化认同

“三月三”节是多民族共同创造,也是体现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三月三”节中的食俗文化传统和相关的民俗活动扩展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和相关的食俗文化传统能够加强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同时通过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多元发展。“三月三”节的食俗传统和文化认同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弘扬了民间文化和乡土风情。通过食物的准备、仪式的举行以及家人的聚会,人们在这个节日中传承了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了情感纽带的联结,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期盼。

糯米在“三月三”节的庆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三月三”节期间,人们会举办糯米饭宴。这种宴席通常包括丰富的糯米食品,如糯米团子、糯米饭、糯米糍等。参与者可以品尝各种美味的糯米食物,并通过宴席加强联系和交流。“三月三”节通过糯米食物、仪式和习俗,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和家庭的尊敬与关怀,以及对人生的祈愿。文山州以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为主,这些民族是稻作民族,有着独特的稻作文化传统,人们以稻米为主要食材,糯米是人们待客和过节的佳肴,是节日食俗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三月三”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就包括食用糯米制作的传统食品。“百越作为南方古老民族的泛称,分布的地域是相当宽阔的,从东南沿海到西南地区,都有百越文化的遗存。通过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足以证明从上古开始,就有众多的南方土著民族杂居于此,先民们就在这个广袤的区域内栖息繁衍,迁徙交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的少数民族。”[7]糯米留下了南方多民族的农业文化印记,在节日期间食用糯米的风俗世代延续下来,共同记录了善良勤劳的中华民族艰苦创业、繁衍生息的历史信息,形成了南方民族的独特的饮食文化特点和饮食结构,联结了民族文化基因。使用糯米制作的食品在“三月三”节日期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其中,糯米粽子(又称“粽粑”)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人们会将糯米与各种馅料,如豆沙、红枣、肉类等一同包裹在竹叶或芦苇叶中,然后蒸煮而成。糯米粽子不仅是美味的食品,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人们对春季的热切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月三”节也是文山群众加强社会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时刻,人们会与亲友团聚,一同庆祝节日。“三月三”节在壮族人民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同地区的人们也会因此而加强联系,促进社会交流与合作。每逢“三月三”节,当地人会准备丰盛的佳肴热情地款待远道而来的亲人朋友。节日期间,亲友们共同制作和享用美食,强化了亲情和友情的纽带作用。通常人们会在“三月三”节日之前的两三天内进行一系列的节前准备活动,以家庭为单元,男女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勤劳的妇女会在田间劳动时采摘新鲜的植物叶子和花瓣作为制作糯米粑粑、为糯米上色和制作彩蛋的原料,采摘活动往往会在清晨开始,这样易于采摘到新鲜的植物,人们前往山区和沟渠附近收集各种颜色的花瓣和叶子,有时还会去山间采集野蘑菇、艾蒿,丰富节日的食材。女主人将糯米放在山泉水中清洗浸泡,然后将采集来的植物叶子清洗干净,用植物枝叶浸泡并蒸煮糯米和鸡蛋。浸泡工作往往会在节日前一晚进行,直到第二天早上取用并放到锅里蒸煮。蒸煮糯米的过程也极其讲究,按照民间风俗传统,人们往往将未染色的白糯米放在最底部,把染色之后的“乌米”放在最顶层,其他颜色的糯米则可随意摆放。民间习俗认为,五色糯米预示着粮食丰收、五谷丰登。人们还会制作白、红、黑、紫、蓝等各种颜色的糯米粑粑和彩蛋,将采集来的野蘑菇、艾蒿等食物与糯米面拌匀,炸成清脆可口的糯米粑粑。五色的糯米粑粑是文山地区的传统食物,壮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和丰收的象征,这一传统食物也是“三月三”节日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家庭中还会挑选一位男子为代表挨家挨户去负责收集购买节日物品的费用,作为节前的准备金。家家户户宰杀鸡鸭用草药浸泡蒸煮,并开始制作糯米粑粑和彩蛋。之后,主人家会将制作好的糯米饭放在特制的食品袋中,放入其他肉类、小吃,作为送客的礼品。“三月三”食材丰富,其中包括酸笋、咸鱼、腊肉、五色糯米饭等。这些食物味道鲜美,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农耕生活和饮食习惯,还通过以食物祭祖的民俗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中国民间节日有着独特的作用,“‘节日’将人从一种固定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进入表演的想象性空间,进而在集体的狂欢中确认和释放自身。与节日相连带的象征性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狂欢化的仪式,上升为某个群体共属的符号化展演,以期加固个体间的情感纽带或社会秩序。”[8]“三月三”节日期间,人们还会将制作好的食材分享给邻居们食用,互相交流制作食材的经验。这样的食俗活动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食物为文化符号,并赋予了其特定的文化含义,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从中体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些丰富的庆祝活动加强了文山各民族、民众之间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流,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文山州“三月三”节日期间还有一些与饮食相关的传统娱乐活动,“碰彩蛋”是其中比较独特的饮食风俗。彩蛋在节日期间被视为一种“定情信物”,人们将煮熟的鸡蛋用天然植物汁液染成五颜六色。在活动中,人们可以轻轻地用自己的鸡蛋去碰其他人的鸡蛋,被碰破的鸡蛋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通常与祈福、幸运或吉祥有关。当小伙子和小姑娘互碰彩蛋,若蛋壳裂开则证明两人有缘,游戏之后会将彩蛋吃下,若没有裂开则表明两人无缘,会继续寻觅碰彩蛋的对象。这一有趣的民间游戏不仅增进了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同时也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了民族交往和民族团结。“碰彩蛋”作为文山州“三月三”节的一部分,充分展示了当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在“三月三”节期间,文山州通过举办美食节,吸引当地居民和游客,展示当地特色美食,如民族小吃、手工艺制作的食品等。同时,在“三月三”节,人们可以参与各种食品品尝活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了解文山州的饮食文化。“三月三”节在文山州伴随着各种与饮食相关的娱乐活动,让人们通过美食和娱乐,共同庆祝节日,加强社交联系,以及传承和弘扬当地的食俗文化。这些食俗和娱乐活动丰富了节日的内涵,让节日庆祝更加丰富多彩。

三、“三月三”节歌圩活动及其发展

歌圩活动是“三月三”节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也是社会联系和交流的关键环节,人们在活动中共同参与,共享文化体验,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促进了文化交流。“三月三”节的歌圩活动在壮族文化认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民族认同是一个心理范畴,是民族成员(个体或群体)对民族群体的一种正向支持态度,包括认知基础上的认可、情感意义上的归属、行为倾向上的支持意向。”[9]文山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三月三”节日期间通过歌圩活动展现民歌的魅力,表现了中华文化认同。歌圩是壮族人民在“三月三”节期间举行的一个传统集市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流,同时还有物品交易和社交互动。歌圩活动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人们在活动中穿着传统服饰,演唱传统歌曲,展示传统舞蹈,传递着壮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表演不仅强调了文化的多样性,还加强了壮族人民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自豪感,促进了文化认同的建立。歌圩活动为人们提供了社会联系和交流的机会。人们在这里可以结交朋友、亲人,加强社会联系,促进社会融合。通过互动交流,使壮族人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并在这种联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圩活动不仅是对壮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一部分。新的表演形式、创作和交流方式有助于将传统的壮族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并为民族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歌圩活动体现了民族集体智慧,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还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壮族歌谣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为“三月三”山歌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坡芽歌书》是当地独特的民歌集,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歌形态,《坡芽歌书》是人们用原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记录在布料上的民歌,浓缩了壮族民歌的精华,承载着壮乡人民的智慧与热情。有学者指出,“《坡芽歌书》是一部壮族的爱情组歌,反映了壮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全过程,展示了他们的炽烈感情和相互拷问的智慧。整部歌曲集中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相遇、相知、相恋并白头偕老的情感历程。鲜明地展现了壮族作为稻作民族的诗性思维特点和艺术表现技巧,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10]。可以看到,《坡芽歌书》反映了民族劳动生活和民风民俗,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壮族文化史》一书指出,文山境内的“云南壮族源于古代越人。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个族系,有于越、闽越、东瓯越、扬越、山越、滇越、夔越、南越、夜郎、西瓯越、骆越等”[11]。追溯《坡芽歌书》的文化源头可以发现,它是和中国古越人、骆越人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是处于滇桂接合部的文山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文化底蕴深厚。由古老的《坡芽歌书》传承下来的壮族歌谣是人们在山歌会时常见的歌种,“三月三”的歌圩在内容上可分为仪式歌、情歌、赛歌等,在类型上又可分为节日、临场和竞赛性的歌圩活动。在文山每年有两次大型的山会,山会的时间设置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三月三”歌节期间,在政府或群众自发的组织下在特定的地点形成了一处热闹的集会。人们除了举行隆重的扫墓仪式之外,还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农贸交易活动,设置摆摊地点,进行民间物资交易。“三月三”歌节传统的节日活动还有赶歌圩、对歌、抛绣球等,一般持续三天左右。人们用少数民族语言对唱山歌,表达情谊,唱歌尽兴。壮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产生,是用以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

“三月三”节同时也是民间青年男女定情结缘的重要节日。“三月三”节赶花街是文山壮族各支系的盛会,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共有的文化传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记载:“广南县者兔、底圩、那伦、旧莫、夕板、甲板等地侬支系一年一度的赶花街,富宁沙支系语称‘陇端’,是壮族青年男女聚会交流、认识的节日。是日,周边县、乡的壮族男女老少、青年男女皆盛装打扮云集街场或观赏壮剧。”[13]人们因为节日聚集在一起,得到了相识的机会,通过歌来歌往的形式对唱山歌,互表心意,也通过节日活动的举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三月三”节山歌会期间,男女老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盛装出席,参加歌圩活动,附近的群众不论是什么民族、相识与否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到场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在“三月三”节的歌会上,各个村寨的少男少女们会组织起来集体对唱山歌,对唱山歌往往以村寨为单位,唱歌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模式和顺序,青年男女进入歌场后,先游览寻找心仪的对象,唱“游览歌”,之后唱初会的“邀请歌”再到“询问歌”“爱慕歌”“送别歌”等,种类丰富,你问我答,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对歌时还包括“斗歌”“赏歌”“赛歌”“抢歌”等多种形式,歌词皆即兴发挥,自由表达,身边的花鸟虫鱼都是歌咏的对象,贴合场景,内容丰富。在对歌的过程中还形成了“唱背标”的习俗,在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丘北壮族“三月三”》中讲述了这个习俗的来历:“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有一个品貌端庄、美丽动人、多才多艺的女儿,他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艺、人品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壮家小伙子一批接一批前来对歌,歌艺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壮族男女青年开始借歌传情、择偶,形成了‘唱背标’的习俗。”[14]在歌圩上,人们还会举行抛绣球、踩高跷、千人竹竿舞等民间活动,在会场上商贩云集,民间的贸易活动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在举行歌会活动时,人们还会进行商品交换活动。男女青年对歌之后如果情投意合,就互赠礼品作为定情信物。在“三月三”节日期间还会举行抛绣球的活动。“绣球”的制作非常讲究,由12 个花瓣组合成一个球形,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球体内部装有豆子或棉花等植物的种子,外部绣着各种精美的图饰,并装饰有绸带、丝穗、珠子等,它不仅是一种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也是爱情承诺的象征。姑娘和小伙子们互抛绣球,如果在传递的过程中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会把绣球抛给男方,如果男方也看上女方,会在第二天以绣球为证上门提亲,从而促成一段美好的姻缘。因而,“三月三”节也是文山地区民间的“情人节”,有着民族联姻、交往交流的作用与功能,为未婚青年男女提供了结识的场所和空间。

文山“三月三”节歌圩活动期间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其中踩高跷、竹竿舞是富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参赛者会踩着高跷在赛道上互相比拼,完成速度快者获胜。表演竹竿舞时,人们会随着竹竿的分分合合有节奏地跳跃,展现优美的动作,大型的竹竿舞可容纳上千人弹跳,富有动感和韵律,使节日的民族文化色彩更加浓厚,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魅力。通过歌舞的形式表现出生活、劳作与爱情,展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5]文山壮族通过“三月三”歌节活动的举办,传承了民族文化,展示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共同的文化观念。

“三月三”节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乡土风情,也在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的“三月三”节逐渐演变成了更为盛大的民俗庆典。一方面,它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歌咏表演、集市交易和游玩娱乐等元素,但另一方面,也开始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和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游客。近年来,在“三月三”节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如话剧展演、短视频大赛、助农直播、线上问答、特色文化体验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商贸与旅游休闲活动的发展,形成文旅品牌效应,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新的表演形式、创新元素不断被引入,使节日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并丰富了“三月三”节的文化内容。在新时代,“三月三”民族节日也在不断融合创新,传统习俗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使节日更具吸引力。“三月三”节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在保留传统庆祝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一个集传统与现代、节庆与娱乐、民俗与文化于一体的节日盛宴。

四、结语

文山州的“三月三”节是一个富有深刻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在壮族社区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涵盖了文化认同、社会联系、经济交流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三月三”节通过丰富的活动,如歌圩、歌舞表演、传统服饰等,强调了壮族人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传统的歌曲、舞蹈和食物等元素,不仅体现了壮族的生活方式,还传承了文化价值观。文山“三月三”节记录了文山多民族共同的生活记忆,其形成的丰富多元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三月三”节对于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具有独特意义。在各民族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创造了共同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从“三月三”节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农耕劳动、社会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了节日文化之中,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尊重祖先、团结友爱、爱护家园的精神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文山人民的心中,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传承创新。

综上所述,文山州“三月三”节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积极助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新时代民族发展的华章。

猜你喜欢
三月三文山壮族
诗与象
诗与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侧记
四月里的“三月三”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