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汁原味的新年
——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赏析

2023-02-08 00:58□白
老年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钟馗童子士人

□白 羽

《岁朝村庆图》局部

李士达,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号仰槐,一作仰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擅画山水、人物。其所作题材丰富,一类是借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描绘文人、士大夫逍遥自在的生活,如《松阴搔背》《松竹高士》《坐听松风》《蕉阴独酌》《西园雅集》;一类是佛道鬼神,如《寒林钟馗》《罗汉卷》《仙山楼阁》;还有一类具有风俗画的性质,如《三驼图》《岁朝村庆图》。

明代晚期,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府,部分文人画家结合生活趣味,创作出具有文人性质的“岁朝图”,场景多设于隐居之村舍,描绘文人间观画、饮酒、围炉座谈等行为,代表画家有周道行、刘原起、盛懋烨、李士达等。“岁朝”是古时对新年的一种称呼,有关岁朝的民俗活动非常丰富,李士达的《岁朝村庆图》就真实反映了晚明民间庆祝新年的种种活动。该图作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画中详细描绘了吴中地区热闹的新春景象,与清代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一书有关吴中年俗的记载一一相符。

《岁朝村庆图》是岁朝山水中的精到之作。此作以山水为背景,画面绘有山石树木、屋宇房舍、溪水板桥、坡石堤岸。诸多人物布置其间,姿势各异,情态传神,极具动感:庭院中童子带着鼓和钹,应是杂耍表演;门前士人带着童子前来拜年,一位身挂竹箩的童子正予另一位点心;画面左侧屋内两士人正在交谈,其后有一童子,桌上放置一方形格盘,其中有彩色点染,应为元日享用的春盘;有趣的是,在左侧后排的屋子中有一供桌,置有香炉和供瓶,其上则是钟馗画像,或是由于钟馗有迎福、驱魅之效;右侧水上房屋内,一士人与童子正在拨弄炭炉;岸边屋檐下,一孩童正弯腰前倾点燃爆竹,身后的孩童则双手捂耳观看。画家通过对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再现了孩童放爆竹时的情景与心理状态。除以上人物之外,有的在林中穿梭,游览水村盛景;有的聚在室内,展卷赏画;有的正居高远望;有的正捕捉家鸡。整个画面充满岁朝繁忙、喜庆的升平景象,热闹非凡。

成书于嘉庆年间的《石渠宝笈》三编中记载,李士达《岁朝村庆图》一轴,其上画“水村山郭,松坞柳溪,岁晚鸡豚,春初杯茗”。画中人物比例相比水村建筑略大,体型圆浑,线条流畅,造型极富特色;长者头戴幅巾,身着宽袍大袖的道服,颇有高逸之气;所画树木略有变形,带有一定的装饰意味。在画幅右上角仅有的空白处,作者自书款识曰:“戊午腊月写于石湖,李士达。”下钤“李士达印”“通甫”“石湖渔隐”三方白文印。另有清乾隆皇帝御题曰:“东郭远西墅,山家接水村。春朝庆老幼,丰岁足鸡豚,三代遗风在,一时深意存。治民无别术,饥饱俾寒温。丙申岁朝明窗御题。”并钤有乾隆、嘉庆和宣统时内府鉴藏印多方。

由此作可以看出,李士达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比宫廷画风更有活力、更贴近日常的岁朝山水图。明代后期,苏州一代绘画普遍追求文雅之趣,然而李士达却不追时习,敢于独创。他曾提出:“山水有五美:苍也,逸也,奇也,圆也,韵也;山水有五恶:懒也,板也,刻也,生也,痴也。”《岁朝村庆图》正是他推崇“五美”绘画理论的具体实践,充分反映了他的绘画追求。李士达身体力行,在创作实践中创立了新面貌,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在当时吴门画家中是不多见的。

《岁朝村庆图》明·李士达 纸本设色 132.9cm×6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钟馗童子士人
谁的节日到了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熊童子
8.钟馗悟道图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钟馗嫁妹
山童子和一串红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钟馗降福图
捉鬼大将军钟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