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机理与简化计算

2023-02-09 07:06陈俊生高强徐承凯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1期
关键词:塑性弯矩承载力

陈俊生,高强,徐承凯

(1.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华南岩土工程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40)

0 引言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混凝土抗拉性能不足的缺点,而且在抗压性能、弹性模量和耐久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1-4]。

针对UHPC梁的抗弯性能,国内外都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5-8]。Yang等[9]进行了14根UHPC梁的抗弯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相同,UHPC的浇筑方法也会影响构件的抗弯承载力。从梁端浇筑UHPC比在跨中浇筑能提供更好的结构性能,说明钢纤维的排列形式和方向受UHPC浇筑方式的影响。付强等[10]分析了不同纵筋配筋率对UHPC梁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梁受压区纵筋配筋率的增加,能够有效约束裂缝的发展,降低梁在加载阶段的挠度。危春根等[11]对3根不同配筋形式的UHPC梁进行了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筋率下,钢板配筋方案比普通钢筋配筋方案更有利于限制裂缝扩展,但对初裂荷载影响较小。王兆宁[12]进行了3根UHPC配筋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在试验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提出了UHPC配筋梁的开裂荷载以及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UHPC梁抗弯性能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配筋梁进行,而素UHPC梁没有配置钢筋,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材料本身的抗弯性能,对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效果,更能推进UHPC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但对于素UHPC梁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较少。

为此,本文基于平截面假定和UHPC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方程,结合DBJ 43/T 325—2017《活性粉末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T/CCPA 35—2022《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2个方面对素UHPC梁受弯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推导出素UHPC梁开裂弯矩和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为素UHPC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1 计算假定

由于考虑截面受拉区UHPC的抗拉作用,UHP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同。在分析UHPC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时,需要建立以下2点假设:

(1)平截面假定

在UHPC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中,梁跨中截面近似保持为平面。因此,采用平截面假定,可便于建立计算模型。

(2)UHPC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本文采用杜任远[13]的UHPC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方程,如式(1)所示:

式中:σc——混凝土应变为εc时的应力,MPa;

fc——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MPa;

定义x=εc/ε0,ε0为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με。

2 UHPC梁承载能力计算

2.1 UHPC梁设计

为了便于计算分析,素UHPC梁设计采用矩形截面,结构形式为简支,梁体长1.2 m、宽0.15 m、高0.3 m。梁在支座两侧各悬出15 cm,计算跨度为0.9 m。UHPC轴心抗压强度取123 MPa,轴心抗拉强度取10.55 MPa。

2.2 开裂弯矩计算

为简化计算,采取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同的方法,将纵向受力钢筋等效为相同模量的UHPC面积,此时UHPC梁可视为均质弹性材料。

引入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γ,用材料力学原理建立抗裂公式,则Mcr计算公式为:

式中:Mcr——素UHPC梁的开裂弯矩,kN·m;

γ——UHPC梁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ftk——UHPC的峰值拉应力,MPa;

W0——截面对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m3。

本UHPC梁未配置钢筋,故换算后的截面面积A0为:

截面重心距受压区边缘的距离x0为:

截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I0为:

截面弹性抵抗矩W0为:

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γ为:

式中:b——UHPC梁体宽度,m;

h——UHPC梁体高度,m;

Ws——考虑受拉区塑性变形影响的梁截面弹性抵抗矩,m3;

xc——UHPC受压区高度,m;

εt0——UHPC初裂拉应变,με;

Ec——UHPC弹性模量,GPa;

ft——UHPC抗拉强度,MPa。

由于未进行试验,初裂拉应变εt0未知,因此采用已有经验公式进行截面抵抗矩系数的计算。文献[14]指出,棱柱体抗压强度为100 MPa左右的UHPC矩形截面梁的抵抗矩影响系数与配筋率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本UHPC梁未配筋,则有:

除截面配筋率外,影响截面抵抗矩影响系数γ取值的还有截面高度、截面形状、钢纤维类别及体积掺量等因素。当截面高度发生变化时,采用公式(12)计算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

联合公式(2)、(6)、(12)计算可得,开裂弯矩Mcr=28.72 kN·m。

2.3 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在计算UHPC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时,为简化计算,采取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同的方法,将UHPC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15]。

(1)正截面受压区应力简化

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合力Fc为:

压应力合力Fc到中和轴的距离:

距离中和轴y处的混凝土压应变为:

压应力合力Fc变化为:

合力Fc到中和轴的距离变化为:

式中:εcu——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με;

Ccu——受压区UHPC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所围的面积,MPa;

ycu——面积形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με。

则有:

根据UHPC受压本构关系方程式(1),则有:

引入参数k1、k2满足:

受压区混凝土承担的弯矩:

式中:fc——UHPC抗压强度,MPa;

x——受压区等效应力高度,m。

其中:

引入参数β,满足:

则有:

解得α=0.89,β=0.81,则UHPC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高度为0.81xc,应力大小为0.89fc。

(2)正截面受拉区应力简化

受拉区高度:

由平衡条件可得:

素UHPC梁破坏时,极限弯矩与开裂弯矩相等,即Mut=Mcr。

联立公式(28)、(29)可得等效受压区高度x的表达式:

其中:

故等效受压区高度x=11.56 mm。

代入公式(28)可得,受拉区等效系数k=0.42。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受拉区等效系数k取0.35。

所以,截面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代入数据可得极限承载力Mu=33.24 kN·m。

2.4 DBJ 43/T 325—2017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DBJ 43/T 325—2017中UHPC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式为:

UHP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cu=127.23 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1.45fcu=184.48 MPa。其中:

由公式(25)、(26)可得,α1=0.86,β1=0.70。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由以下公式确定:

代入数据可得等效受压区高度x=7.22 mm。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由公式(37)可得,极限承载力Mu=17.35 kN·m。

2.5 T/CCPA 35—2022极限承载能力计算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α1——非均匀受力时,UHPC受压区应力图形可等效为矩形,等效应力值的影响系数,取0.75;

x——UHPC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高度,m;

k——UHPC受拉区等效应力的折减系数,取0.25;

β1——受压区UHPC矩形应力图高度x与中和轴高度xn的比值,取0.75。

由公式(36)可得UHPC构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由以下公式确定:

代入数据可得等效受压区高度x=8.26 mm。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由公式(40)可得极限承载力Mu=17.30 kN·m。

综上,素UHPC梁的开裂弯矩为28.72 kN·m,极限承载力为33.24 kN·m,而按照DBJ 43/T 325—2017及T/CCPA 35—2022计算的极限承载力偏小,分别为17.35、17.30 kN·m。

3 试验梁有限元分析

为了更全面了解UHPC梁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整体的应力状态和变形,选取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作为分析软件,在ABAQUS/CAE模块中建模,通过ABAQUS/Standard模块对此构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3.1 单元类型选取

为了确保模型梁位移变化的计算精度,UHPC梁采用八节点减缩积分单元(C3D8R)进行模拟。

3.2 单元网格划分

有限元网格划分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后续数值计算的求解精度、求解收敛性和求解速度。网格划分过于密集会使计算时间过长,过于稀疏则无法满足分析要求。因此有必要采用合适的网格划分技术来确定网格尺寸。

本文采用ABAQUS提供的结构化网格划分技术来确定网格尺寸。首先确定合理的初始网格大小,采用全局布种与边界布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断细化网格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模型梁梁体的网格尺寸为15 mm,由于金属垫块不是主要的分析对象,因此网格尺寸设置为20 mm,模型梁的网格划分如图1所示。

图1 UHPC梁有限元计算模型

3.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

根据加载实际情况进行简化,为了避免应力集中现象,将金属垫块设置在加载点位置处,金属垫块与梁体通过绑定约束(tie)连接,在金属垫块与支座之间建立相应的参考点(RP)。在跨中截面设置参考点,监测跨中弯矩的变化,并通过耦合约束(coupling)将参考点与金属垫块支座相连接。为了充分还原简支约束,左端支座约束:U2=0,右端支座约束:U2=U3=0。

3.4 加载方式

本次分析中共设置了2个分析步(step)。

第一步(step1)中施加重力荷载,混凝土容重采用24 kN/m3,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第二步(step2)施加位移荷载20 mm。为了更好地反映结构构件在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化,采用位移加载20 mm的方式。

3.5 材料性能

本文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参考傅元方[16]的做法:混凝土抗压强度取123 MPa,抗拉强度取10.55 MPa,密度取2400 kg/m3,初始弹性模量取39.8 GPa,泊松比取0.2。应力-应变关系和受拉损伤因子的计算均采用张涛[17]的计算公式。

塑性参数中,剪胀角取30°,流动势偏移量取0.1,双轴受压和单轴受压极限强度比(fb0/fc0)取1.16,不变量应力比(Kc)取0.6667,粘滞系数取0.0005。塑性损伤模型参数见表1、表2。

表1 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表2 受拉应力-应变关系

3.6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3.6.1 荷载位移曲线及弯矩历程曲线

为了直观地看出在有限元模拟条件下模型梁荷载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绘制了梁体跨中截面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位移加载过程中的跨中弯矩随加载历程的变化曲线,如图2、图3所示。

图2 梁体跨中截面的荷载-位移曲线

图3 弯矩随加载历程变化曲线

由图2可见,荷载-位移曲线较好地展示了UHPC梁受弯的全过程受力状态,由于建模过程中没有配置钢筋,在两点加载达到120 kN左右时,挠度为0.5 mm,此时开始出现微小裂缝;两点加载达到140 kN左右时,挠度为1.0 mm,此时达到极限承载力状态。表3为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的结果对比。

表3 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结果对比

由表3可以看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的偏差率仅为6.16%、1.38%。

总的来说,素UHPC梁与配筋混凝土梁相比,塑性虽然存在不足,但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相较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3.6.2 塑性损伤云图(见图4)

图4 模型梁塑性损伤云图

由图4可见,随着位移荷载的施加,在位移较小时,裂缝首先出现在跨中纯弯曲段,并沿着梁高方向不断向上扩张;随着位移的增加,纯弯曲段不断产生新的裂缝,原有的裂缝不断扩张,达到设定的受拉损伤最大值时,最大裂缝高度发展停滞,最终达到极限承载力,模型梁破坏。

总的来说,这种破坏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模型梁主要在纯弯曲段产生了较大的混凝土损伤。本模型由于研究简支约束,对两端支座约束较少,弯剪段混凝土损伤较小,斜裂缝几乎没有产生,就沿着跨中的裂缝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由于有限元模拟中精确定义混凝土内部初始缺陷难度很大,应力应变数据、塑性损伤因子等都很难充分还原结构实际的受力性能,导致有限元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有限元模拟结果可知,采用本文推导的计算公式得出的开裂弯矩计算值、极限弯矩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的偏差率仅分别为6.16%和1.38%,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而运用DBJ 43/T 325—2017和T/CCPA 35—2022计算的极限弯矩值偏小,约为有限元模拟值的一半。因此,本文的计算公式可适用于素UHPC梁开裂弯矩以及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同时可为素UHPC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4 结语

(1)开裂弯矩计算中,将纵向受力钢筋等效为相同弹性模量的UHPC面积时,可将UHPC梁视为均质弹性材料,结合经验公式,推导出UHPC梁开裂弯矩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吻合良好。

(2)极限承载力计算中,采用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同的方法,将UHPC应力图形等效为矩形应力图形,推导出UHPC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模拟值吻合良好。

(3)选取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素UHPC梁建立数值分析模型,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符合预期,UHPC梁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与计算值接近,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4)采用DBJ 43/T 325—2017及T/CCPA 35—2022计算的极限承载力偏小,本计算方法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相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结合一定足尺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本计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避免造成材料浪费。

猜你喜欢
塑性弯矩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硬脆材料的塑性域加工
铍材料塑性域加工可行性研究
零弯矩设计理论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石英玻璃的热辅助高效塑性域干磨削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CFRP-PCPs复合筋连续梁开裂截面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梁在平面弯曲变形下截面弯矩的正负分析研究
钢-混叠合连续梁负弯矩区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