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及确认

2023-02-09 17:44
大众标准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量值示值强制性

闫 敏

(山西省晋中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 晋中 030600)

检定及校准均属于量值溯源的重要手段,检定能够由上至下传递量值,校准则应该保持由下向上的原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检验监测机构明确计量器具以及测量工具的可靠性。但仅仅通过这两种方式无法准确判断计量器具或者测量设备是否与准用标准相符,并且也无法明确其是否合格,需要通过确认鉴定及校准证书完成量值溯源的最终环节,由检验检测机构提供计量器具或测量设备的检验结果,以此提升量值溯源的完整性,确保整个检验流程有迹可循,同时通过保持其科学性及准确性。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具有明确规定:“为建立报告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对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为了保证检定结果足够完整,并符合量值溯源要求,需要在检定及校准流程结束后再次审核结果的准确性。这在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同样有所规定:“计量器具或设备应该在使用前通过校准、核查及检定等方式进行检验,保证能够与检验检测标准保持一致”。CNAS-GL034:2018《石油石化检测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中同样提出,应将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作为确认依据,而不是借助检定及校准结果取代最终结果。

1 检定、校准概述

1.1 概念

1.1.1 检定概念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对于检定的解释为:通过检查等一系列行为,确认计量器具或设备能够满足法定要求,主要涉及检查检验、添加标识以及提交检定证书等环节。检定是由政府层面出发,带有强制性特征,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计量管理途径。检定的主要对象不仅涉及医疗卫生、环境检测以及安全防护等层面,同时包含贸易结算,所界定为强制检测领域,出于国家相关管理规定考虑,评估计量器具或者设备性能,诸如计量要求或者相关技术等,需要由国家法定或者授权的计量检验检测机构或者技术单位负责,要求执行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通过专业的检定技术提供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结果,并以书面形式加以证明,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保证检定结果具有足够的法律效应。

1.1.2 校准概念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对于校准的解释为:在特定环境下,通过相应操作明确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是溯源至真值的操作。重点测量两个主体,分别是标准参数、示值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首先,对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示值进行确定,明确两者间的关系;其次,明确两者关系后,以示值为基础,挖掘测量结果的具体数值,但需注意的是,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数值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测量不确定性。以上步骤的第一步称为校准步骤,能够起到测量、修正设备示值和误差的作用。通过校准能够在明确设备示值误差的同时进行纠正。校准属于自愿行为,检验检测机构具备自主管理权限。校准工作通常由具备专业能力并获取相关资质的校准单位或者本机构负责,要求校准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通过校准能够评估量值误差,以此保障量值准确性,但无法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所提供的书面报告或证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应。

1.2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1.2.1 目的不同

检定的目的是为了强制性评估计量器具,属于量值统一的范围之内,是量值由上自下的传递过程,通过检定工作可以有效判断计量器具是否能够与相关规定保持一致。这种规定指的是计量器具《检定规程》中提到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借助鉴定结果,判断计量器具相关标准及要求是否达到或者超出规定范围。

校准的目的是根据计量标准评估计量器具存在的示值误差以及测量不确定性,保证量值的精准度,是由下至上的量值溯源。评估时需要将相关《校准规范》作为根据进行划定,将校准周期作为基础,详细记录校准流程及结果,并进行明确标识。除此以外,校准结果同时可以代表修正值及修正因子,为测量流程的具体操作提供引导。

1.2.2 性质不同

检定作为执法行为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隶属于法制计量管理工作,无论检定项目、周期或是方法,均需要将法定要求作为根据。

校准通常不会强制执行,完全为组织自愿实施的一种溯源行为,带有一定技术性,将组织实际需求作为根据,对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进行判断。组织基于自身需求制定校准规范及校准方法,并将校准规范作为基础记录校准结果、确定校准周期及标识。

1.2.3 周期不同

检定需要将《检定规程》作为根据确定检定周期,组织无法自行决定,属于强制性管理内容之一。

校准周期则需要组织将计量器具使用需求自行决定是否定期校准或者不定期校准,亦或是使用前校准。决定校准周期需要以降低计量器具使用风险为原则,保证校准费用最小化。可将计量器具应用频率及风险水平作为根据,制定校准周期。

1.2.4 方式不同

由于检定工作隶属于计量法规定范围,因此需要由国家法定机构或者授权单位来负责,属于强制性溯源。而校准属于组织自主行为,是自愿性溯源,因此校准方式通常包含自校准、委托外部机构校准以及二者联合这三种形式。

1.2.5 结果不同

检定结果需要将检定规程相关内容作为根据,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而校准结果只能提供计量器具示值误差,判断误差程度,无法具体显示计量器具是否合格。

1.2.6 法律效力不同

检定结果需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出具的《检定证书》作为一种技术文件,具有相应法律效应。

校准结果虽然同属于技术文件的一种,但不具备法律效应,出具的《校准证书》仅仅体现量值及不确定度。但如果能够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准则承认,在相应行业范畴予以互认,处于国际技术交流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获得广泛的应用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检定属于一种程序,校准则属于操作行为,本质上没有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之分。校准既然涵盖在检定范畴之内,则应该在检定要求内纳入校准的相关要求,并在强制性检定中引入相关法律制度。通俗来讲,检定可以同时分为强制性及非强制性两种,校准同样如此,需要根据应用于那些层面,根据政府的管理方式决定是否为强化性或者非强制性。无论检定或是校准,如果为强制性,就需要遵守相关法律章程,比如强制检定贸易结算等牵涉安全及公平等因素的计量器具时,因为涉及整个社会范围内的量值统一测量标准,因此需要实施强制校准。非强制性检定及校准均隶属于市场行为,对于用户资源寻求溯源的计量器具,可将用户实际需求作为根据,授权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定,并要求出具检定证书,或者进行较准,并要求提交校准证书。自《计量法》出台至今,非强制性检定证书经过多年应用,已经逐渐获得个别组织的一致认可。

2 计量器具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

2.1 计量器具检定的意义

计量工作能够保障检测结果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因此要求计量器具保持相同标准。另外,通过计量器具的广泛应用可以看出,计量工作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存在直接联系。正因为计量工作具备以上特征,不仅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并且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大众需求则是促进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人民利益缺乏保障,必然影响市场信用。通过计量器具检定,能够有效避免计量器具的欺诈行为,由根本上防范违反市场秩序的情况,进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2.2 计量器具检定的必要性

计量能够为技术工作提供重要支持。如果技术工作缺乏计量保障,缺乏国家统一量值,行业发展将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如果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将导致质量检测无法依托技术获得保证,使得判断失去权威性,计量结果失去保障,量值传递出现断层,也就无法保障国家计量机制的完整性。

3 检定结果的确认

检验检测机构提交检定证书,则证明该仪器设备的基本性能与国家性格要求保持一致,符合使用要求。检测机构获得检定结果并提交证书之后,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直接根据组织相关规定针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粘贴相应标识。

若检验检测机构提交的是检定结果通知书,则表示受检仪器设备所有性能或者个别性能与国家相关检定标准存在出入,将国家计量检定相关标准作为根据,判断受检仪器设备为不合格,导致检验检测无法进行。基于这种情况而言,送检机构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对仪器设备采取报废处理,并重新采购新的检验检测设备,通过专业检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出具检定报告前,应该明确检定报告结果是否与检测机构相关计量标准保持一致,并逐一校对检定报告中所显示的签章、检定日期以及单位符号等,同时需要核对检定单位应用的检验检测器具证书号,审核检定有效期等相关内容。此外,即使相同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为合格,也需要评估其在检测不同项目过程中是否能够与各项技术要求保持一致。由于受检对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也各不相同,所以可能存在检定结果合格但仪器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同时也可能发生检定结果不合格,但能够与检测机构使用标准保持一致的情况。

4 校准结果的确认

校准证书不能对仪器合格与否进行确认,只能显示固定的测量值以及体现示值误差。而仪器设备是否满足合格要求、是否符合应用需求、与检验检测标准是否存在出入、校准结果是否准确等相关要求,均需要由检验检测机构在基于相关检验检测项目的情况上加以确认。

确认校准结果过程中,需要将以下条件作为根据:仪器设备提供的使用说明、受检值控制允差以及检验检测相关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所以,需要确认校准结果的相关人员在熟知仪器设备基本性能、应用环境及使用方法的情况下,明确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了解检验检测工作所需书面文件,并且要求确认校准结果时,应该由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来完成。检验检测人员结合校准证书中显示的数据信息,审核校准结果,并将审核结果作为评估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检验检测标准的重要基础。

如果校准证书中显示的数据不能满足确认标准,则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处理仪器设备或相关数据信息。若提交的示值误差能够满足相应标准,便可以通过矫正因子对数据进行检验。如果提交的示值误差水平较高,无法通过引入校正因子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则应该采取科学手段调试维修相关仪器设备,并进行多次校准,用以确认仪器设备能够与检验检测要求保持一致,判断是否能够继续使用,或者需要限制使用范围,或是需要报废处理。

5 结果

总体来讲,相关组织及机构应将自身实际需求和国家法治计量管理规定作为根据,自行决定针对计量器具或者设备实施检定校准,用以实现量值溯源。而计量确认则是明确计量器具能否满足检测条件的关键手段,是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监督的重要环节。近年,资质认定及实验室评审普遍将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及确认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所以检验检测机构应对计量确认加以重视,并安排专人从事此项工作,保证计量检测结果的合理应用。因此,对检验检测机构计量器具鉴定校准及确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应该全面了解计量器具或设备的使用方法、计量参数及规范要求,并在实施检定校准前制定相应的检验流程,用以确保检定校准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为后续确认提供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量值示值强制性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电感测微仪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带有中心值的量值的公差表示
旋光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旋量值函数的Plemelj公式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015年将出台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