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化遗产继承的方法、原则及教育实践

2023-02-09 23:33
关键词:古典文学列宁文化遗产

俞 子 恩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事业,相继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重要政策文件,传统文化教育一时成为教育学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哪些传统文化值得传承、传承的目的及意义等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首要明确的问题。《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重点任务是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新中国成立初期,(3)本文所指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为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化遗产继承的思想方法、原则及教育实践对于深入领会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继承文化遗产的思想方法

(一)无产阶级必须掌握传统的文化知识并加以改造

对于“要不要接受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其自身就产生于人类的全部知识。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说中就曾指出,“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是难以成为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就产生于人类的全部知识”。(4)[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3-254页。“无产阶级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由所谓‘无产阶级文化专家’杜撰出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的压迫下创造出来的知识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结果。”(5)[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3-254页。可见,马克思主义承认其思想源泉是人类过往的一切历史文化遗产,是在总结传统的文化知识之基础上得以产生的,肯定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论无产阶级文化》中,列宁甚至批评无产阶级文化派对待文化遗产采取的虚无主义态度,明确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之所以能获得历史性意义,正是因为它没有抛弃资产阶级的成果。(6)[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83页。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文化自身存在的基础是构筑在传统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认可传统文化作为其思想源泉的意义,摒弃历史虚无主义,认为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是无产阶级的必然使命。

然而,继承传统必须加以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的继承传统的基本方法。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的演说中就曾提出,“只有在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及其所创造的文化之基础上,通过对这些文化的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7)[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3-254页。“马克思就将过去的政治经济学加以改造,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指明了经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最终通向无产阶级文化的途径。”(8)[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3-254页。列宁还曾在《论无产阶级文化》中指出,“接纳和改造此前一切思想和文化中有意义的成果。只有基于此,才能发展真正无产阶级的文化”。(9)[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83页。在列宁对马克思的评价中,“改造”重于“继承”的意义也尤为明显。列宁评价马克思说:“凡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态度来审查过,任何事物也没有忽略过去。人类思想的全部成果,他也都根据工人运动的实践重新探讨、批判、检验过。正是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才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的狭隘和偏见所限制和束缚的人没能得出的结论。”(10)[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3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53-254页。列宁不仅明确阐明了无产阶级继承文化遗产的使命和任务,而且鲜明地指出了以继承文化遗产服务革命的根本目的。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是历史上所有优秀且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加以批判性地改造和吸收,必须根据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对人类全部文化遗产作检验、分析、批判和总结。循此逻辑,在继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实现革命目的是首先要考虑的,继承文化遗产必须服从且满足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提出了中国化的文化遗产继承方法。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学习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批判和总结我们的历史遗产是学习的任务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产生和发展于历史的中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看,我们不能忘记和割裂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必须加以总结和继承。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页。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尊重历史是要给其科学的地位,既不是颂古非今,也不是对封建毒素的赞扬。要引导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12)《新民主主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32页。毛泽东既看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为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中国的传承,但同时强调对待文化遗产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加以批判,重视文化遗产不等于颂古非今,在继承过程中要重视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而不是眷恋过去。总体而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虽然重视继承传统,但并非原封不动地还原和保存传统,一味地眷恋过去,而是通过改造创造新文化,革新旧文化,最终在推陈出新中满足革命发展的需要,实现革命目标,寄望它在新的历史任务中发挥新的作用。

(二)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并非保存,而是建设共产主义生活

继承遗产不是为了保存,(13)《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19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列宁在《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一文中曾明确提出:“学生们作为遗产保存者要比民粹派分子彻底得多、忠实得多,保存遗产并不是像档案保管员保存故纸堆那样,保存遗产不等于还局限于遗产。”(14)[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65-466页。在列宁看来,对待遗产要有创造性,要进行科学批判,所谓“创造性”和“科学批判”,就是对遗产的研究须以当前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创造为根本遵循,不可局限于遗产本身。在《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中,列宁对继承传统有如此阐述:“必须用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建设不能没有这些文化遗产”。(15)[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29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0页。列宁在论及文学遗产继承工作时也表明,社会主义文学事业要用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的经验去丰富人类以往最卓越的革命思想,这项工作要经常使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经验相互作用。(16)[苏]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列宁全集》第10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9页。列宁认为,继承文学遗产的工作就是为了在“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经验”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以丰富无产阶级最卓越的革命思想。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遗产继承的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服务。正如鲁迅所言,我们不仅要做文艺上遗产的保存者,还要做开拓者和建设者。(17)《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679页。仅作“遗产保存者”是不够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作“文化遗产新价值的开拓者和建设者”才是继承者应有的价值信念。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遗产继承的“批判继承”与“古为今用”原则

(一)“批判继承”原则

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原则是,“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18)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上海:新华书店,1949年,第38页。据此,我国学术界对何谓“精华”,何谓“糟粕”进行了自觉的区分,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凡属含有封建性、买办性、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毒素的东西,不论其艺术技巧如何,都应被视为糟粕;凡属以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高度的人民性、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鲜明的时代精神或比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东西,都应被认可为精华。然而,精华与糟粕往往杂然并陈,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认为应保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该批的批,该贬的贬。何谓“精华”,大体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反映阶级性、唯物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卓越成就的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阶级分析是研究和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其中的“人民性”又是评判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标准。毛泽东曾说,继承文化遗产“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1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9页。当时,许多古典文学研究者对《诗经》、《楚辞》、杜甫诗、白居易诗、关汉卿的戏剧、《儒林外史》、《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几乎一致以“人民性”进行分析并加以肯定。可以说,“人民性”成为当时评判古典文学“永恒不变的最高标准”,也是衡量一切遗产的共同标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董志安就曾指出,判断传统文化“精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阶级性”判定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那些真实暴露和批判古代社会腐朽黑暗,揭露并控诉剥削阶级的丑行和罪恶的作品,展示了过去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其价值并非抒发思古情怀,而是增加人们憎恶旧社会,加深珍惜、热爱社会主义生活,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和斗争的情感。(20)董志安:《对于古典文学在今天的社会意义的几点理解》,《山东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第11页。历史学家黄元起也认为,分析文化遗产就要发扬被剥削群众被压抑的民主性或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它是广大人民的自然要求与传统愿望,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出发点。(21)黄元起:《关于分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原则问题》,《新史学通讯》1954年第7期,第4-8页。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曾指出,哲学思想史中存在两条基本路线,一条是唯物主义和科学的路线,一条是唯心主义和宗教的路线。(22)《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年,第360页。对于这两条路线,我国学术界自觉形成了将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唯物论”视为“精华”、“唯心论”视为“糟粕”的共识。嵇文甫就曾明确表达,唯物论哲学属于“精华”、唯心论哲学属于“糟粕”的观点。(23)嵇文甫:《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新史学通讯》1954年第6期,第1-2页。1956年,杨永志发表在《哲学研究》上的论文也指出,要积极支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坚决同唯心主义斗争。(24)杨永志:《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批判地接受祖国文化遗产》,《哲学研究》1956年第1期,第52-70页。山东大学历史系形成的共识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批判古代思想家的唯心理论和形而上学观点,因为它们总是歪曲客观实际。(25)葛懋春:《关于文化遗产批判继承问题的讨论》,《文史哲》1963年第3期,第82-84页。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有着明确且清晰的价值标准。所谓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定是符合且彰显“人民性”的,是要批判封建社会腐朽黑暗、揭露剥削阶级罪恶、反映斗争精神的,是要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示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这一“精华”与“糟粕”的判别标准对我国学术界与教育实践领域具有深远影响。

(二)“厚今薄古,古为今用”原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继承文化遗产的另一条原则是“厚今薄古,古为今用”原则,它的产生源自对“厚古薄今,复古主义”现象的批判。1958年3月10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厚今薄古”的观点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并引发了一场史学革命。时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的潘梓年检讨,承认过去的历史研究犯了“厚古薄今”的错误,并表态以后的研究应“厚今薄古”,只有用现代的眼光研究古代才不会犯错误。(26)潘梓年:《研究少数民族历史也要贯彻“厚今薄古”》,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工作的跃进》,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26页。同为副主任的刘导生也表示,各门学科研究的关键在于明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人民群众的观点做研究,古为今用联系实际才能正确认识历史。(2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举总路线红旗 到实际中去 到群众中去 满足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人民日报》1958年6月14日。随后,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历史研究必须厚今薄古》的文章,指出“厚今薄古”属于中国历史传统,而“厚古薄今”则属于资产阶级学风。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特别肯定了这篇文章引用事实证明“厚今薄古”的史学传统,特别指示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之重要性必须引起历史研究者的注意。(28)王学典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50—2000)》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82页。“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原则影响了当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教学的实施均产生了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领域对文化遗产继承的实践

(一)对教材中“厚古薄今”问题的批评

1956年12月,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等中央领导指示,古典文学作品在文学教材中所占比重不宜太多。(29)温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论争及思考》,《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第3期,第211页。对此,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和文学教材编写的负责人张毕来做出检讨:“过多地讲授古典文学作品有一种不良后果,就是学生当中慢慢地养成一种对于祖国文学的‘颂古非今’态度,认为古代的好,现代的差”。(30)张毕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人民日报》1958年7月17日。在批评语文教材“厚古薄今”的背后隐含的是对古典文学作品选择的警惕,批评“厚古薄今”的实际意义是提醒教材编写者们要牢牢把握古典文学教学“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原则,(31)石鸥、方成智:《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64页。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应该“古为今用”。

除教材编写外,教师们反思更多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摒弃“厚古薄今”现象,对此形成了三点共识:首先,不应将古典文学教学浪费在烦琐的考证上。教师们普遍认为,虽然古典文学教学需要必要的考证工作,以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发展等,但考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应占用大量时间搜集琐碎的史料,钻牛角尖。在古典文学教学中思考如何进行思想教育,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今天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以及怎样为今天的政治斗争服务等问题才是关键,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钻研和考虑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次,分析古典文学作品应紧抓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当时古典文学教学总是处在一种矛盾状态中,既要肯定某些作品的历史意义,又要用阶级观点限定其历史地位。最后,杜绝宣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颓废思想,借古非今。这一问题主要针对那些在祖国轰轰烈烈搞社会主义建设中泼冷水的教师,这些教师们将古典文学作品中“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部分放大,到处散播消极情绪,需加以批判。

(二)确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古典文学教学

在教育领域,古典文学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古典文学教材以及教材中的古典文学内容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回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古典文学教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为古典文学教学的真实目的。以当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场古典文学教学大纲编写运动为例即可证明这一点。1958年,教育领域开展了一场所谓的“教育革命”运动,北京师范大学被誉为“教育改革中的一面红旗”。之所以成为典型,是因为在教学改革中,中文系党总支、教师、学生共同编写了新的教学大纲。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生分别编写了两个版本的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学生版”大纲被认为认真贯彻了“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方针,以及毛泽东关于批判继承古代文学遗产的指示,对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出了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这一版大纲明确规定,“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为劳动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学生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普通劳动者”。(32)《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初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第4期,第50页。“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首先是批判地接受祖国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使它成为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品质。憎恨剥削制度及其残余,热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反对把古典文学当作古董来鉴赏,这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勾当。其次,正确阐述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规律,即在阶级社会里,两种文学斗争的规律。古典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学的关系。剥削制度阻碍文学艺术的发展。培养学生阶级斗争观点和鉴别鲜花毒草的能力。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作斗争。更好地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最后,学习祖国优秀的文艺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祖国语言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等等。”(33)《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初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第4期,第50页。“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工作,要从当前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反对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脱离实际、脱离政治的单纯学术观点,批判资产阶级的考证方法。”(34)《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大纲初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第4期,第50页。学生们对这份“学生版”大纲的评价是,尽管还不够丰满,但它是一面红旗,这份大纲是举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批判的旗帜。“学生版”大纲对晏殊、柳永、李清照、秦观、周邦彦等词人给以明确的彻底的否定。对比“学生版”大纲,教师们编撰的大纲则把晏殊等人与陆游、辛弃疾平举并列。对此,学生展开了对教师所编大纲的猛烈批判。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都自觉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开展古典文学教学工作。傅思均提出,为使古典文学教学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教学要做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比如,讲授古代进步作家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的作品,就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旧时代政治的黑暗,拿它和现在的社会对比,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活在新社会的幸福,从而更加热爱新社会,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35)傅思均:《古典文学教学怎样推陈出新?》,《学术研究》1964年第2期,第45-46页。韩书田也指出,中学中的古典文学揭示了人民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许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民性,如学习《红楼梦》中的爱情,要理解他们同什么力量发生了矛盾,憎恨阻碍和破坏他们幸福的力量,从大观园的命运中体悟封建社会末期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日趋崩溃。(36)韩书田:《教古典文学是必要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人民教育》1956年第10期,第52-54页。苍翠认为,古典文学教学要扩大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但当前教科书中古典文学的选文并不好。比如,高中第三册课本中王实甫《西厢记》的《长亭送别》只是情哥情妹、情意绵绵的爱情生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非要让孩子们认识老夫老妻的生活;《木瓜》中男女间相互馈赠情谊,这些作品都不是思想性很强的作品。而他所认为的思想性强的作品,则是像《诗经》中的《七月》,表现农民被剥削、被压迫、终年劳苦、不得温饱的那种生活的描写,是逼真且深刻的。只有让学生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阶级社会里,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斗争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即使是教学那些爱情故事,也要表现出我们的祖先在黑暗社会里,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在新社会里,我们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有保障了,让学生回顾祖先为爱情进行的斗争,能激发他们更加热爱新社会的感情。(37)苍翠:《从“认识生活”看课本的古典文学教材》,《人民教育》1957年第2期,第47-49页。北京师范大学这一场大纲编写运动可以说是当时古典文学教学的一种缩影,回看当时一线教师撰写的有关古典文学教学的文章即可发现,以传统文化课程和教学服务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工农大众,已成为当时教师群体的基本共识,以政治挂帅为引领,以思想政治为课程目标,保证教学的思想政治性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已基本形成,传统文化的思政教学逻辑基本明确。

四、结语

为什么要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38)《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540260。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也不能例外。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虽是一项复杂工作,但其指导思想应是明确的,即传统文化是涵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文化根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语文学科进行的古典文学教学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在教材内容选择、课程目标设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并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传统文化教育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学生理想人格和价值观体系的根本目的。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青年们必须继承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在继承中必须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加以改造,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猜你喜欢
古典文学列宁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更正说明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於于野谈》与中国古典文学关系考察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