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德胜 定格一个甲子的巨变

2023-02-09 19:57王蕴聪
人民画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定格大运河

王蕴聪

对汤德胜来说,大运河上的一帆一船、一纤一夫、一桥一庙、一砖一瓦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汤德胜是常州武进人,世世代代住在运河边,由于叔父在镇上开了一家照相馆,他十来岁就开始接触摄影,镜头自然而然地对准了这条朝夕相处的母亲河。

自20世纪60年代起,汤德胜就开始用镜头记录京杭大运河全线的历史变迁,积累了两万余幅珍贵的摄影作品。

农民肩挑手扛、疏浚河道,渔民认真阅读扫盲书籍,收工路上人们喜笑颜开,不断提速的高铁驶过运河两岸……一张张照片,好似标本,把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运河沿岸的不同瞬間“定格”成永恒的回响,也记录下全面小康的进程。而这些作品都在力求“恢复京杭大运河一段真实的历史”,生活的细枝末节、历史的光与影、被摄者的自然状态、艺术家镜头里的过往,都客观且丰富地呈现在了你我面前。

在他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大运河上的木桥、竹桥变成了现代化混凝土大跨度拱桥;小木船、水泥船变成了大吨位钢船;小土水闸变成了可通行千吨船只的大型船闸……他的镜头中也有疏浚河道、抗洪抢险等大事件,撒渔网、走马灯、水路运输货物、孩子在大运河嬉水游泳等两岸风土人情……看着这些影像,仿佛踏入历史长河之中,可以生动感受到几十年来大运河沿岸的变化和发展。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汤德胜骑着自行车、坐着船或是步行,用相机捕捉运河沿岸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对于历史而言,一个人,或者说一代人的生命不过须臾。那些打下时代印记的画面,随着时间流逝愈显珍贵。

20世纪80年代,受多方委托,汤德胜乘用运输机、直升飞机航拍了江苏省一些著名景点和大型工程,用以编修县志、地方志。这一契机,让汤德胜第一次有机会从空中俯拍令他魂牵梦萦的大运河。那段时间他拍摄了2000多张航拍照片,这些对运河的全景式记录十分珍贵。

20世纪90年代,运河沿岸掀起大开发热潮,很多地方原有面貌被改变甚至完全消失,汤德胜心底泛起阵阵失落。 2000年,他向单位提出提前退休,除了抢救胶片,更是想抢拍大运河。“拍运河,不是拍个符号,重要的是记录古运河的历史文化积淀,记录运河儿女的精神面貌。”汤德胜的镜头最常对准普通大众,“我记录下他们的淳朴、善良、青春、勇敢和生机勃勃,聚焦具有广泛的时代特征和生活情趣的社会现实,表现更深层次的运河两岸百姓的时代担当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想表达时代变迁和运河文化发展的脉络。”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定格大运河
定格美好瞬间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定格生死瞬间
幸福定格
放歌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