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思政:目标、路径与效果评价

2023-02-11 02:52秦汉雨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经济学育人思政

王 琼,秦汉雨(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高等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需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然而,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专业课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未能正确处理,使得大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未能完全体现。由此,专业课程的思政问题成为课程思政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高德毅和宗爱东(2017)提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课程要深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1]。而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课程中,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这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不仅关系着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关系着财经类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由此,需要根据经济学科自身特性,明晰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创新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课程思政的评价方法,进而为课程思政实践创新以及高素质财经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

一、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一主线四主题

财经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于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从事经济、金融、财税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是由若干课程组成的[2]。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诸多经济学课程支撑着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角度而言,这些课程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释、分析经济现象以及初步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从立德树人角度而言,这些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意志、品格等,即具有思政目标。经济学课程的思政目标需要从时代要求和学科特性等方面进行界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3]而从学科特性来看,“经济”二字的本义为“治理世事、安定民生”,即“经世济民”。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内涵上是一致的。由此,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可以界定为培养学生具备“经世济民”的思政素养。具体而言,就是形成以探求经济运行规律、解决经济问题为己任,不懈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理想抱负和自觉行动。

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需要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也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品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经世济民”这条思政主线上,可以进一步细分出四个思政主题。主题一为“大国自信”,即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并对其充满信心;主题二为“使命担当”,即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责任感,民族复兴、学以报国的理想和情怀;主题三为“科学精神”,即具有探究真理、辩证客观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意识;主题四为“职业品格”,即具有改革创新、奋斗进取、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

二、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二增强三抓手

教师队伍是育人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4]。课程思政需要教师育人职责的充分发挥以及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实践拓展等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通过“二增强”,即增强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保障;通过“三抓手”,即以中国元素、教学创新和课后实践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突破。由此形成“二增强——三抓手”的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增强思政意识和能力,实现专业教师的全员投入

开展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既要懂思政,又要擅长专业课教学,这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5]。而专业课教师通常都缺乏思想政治理论积淀,因此,增强教师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教学协同机制。构建经济学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通力协作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根据思政教学规律,结合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内容开发、教学设计,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另一方面,建立课程思政和基层党建的协同互促机制。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作用,通过支部学习活动,引导经济学专业教师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政策,以激发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通过支部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反过来,通过课程思政的积极开展,进一步促进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创造力的发挥。

(二)以中国元素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的资源导入

思政资源开发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经济学课程中,大多数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创立的经济理论,教学案例较为“西方化”,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中国情”、坚定其“中国心”。而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熟悉国情,学思践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聚焦中国元素来挖掘思政资源尤为重要。一方面,应着眼“中国理论”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指南,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求侧改革转向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重要论述都超越了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它体现的是理论创新,背后蕴含的是立足实践、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由此,应将上述理论精髓和背后的科学精神融入教学环节中,在梳理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到思政“对接点”。另一方面,应着眼“中国故事”“中国政策”开发课程思政资源。搜集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举措等内容形成教学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如表1所示),可以将“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原因”等现实问题作为案例,引入到国民收入衡量、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理论等章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解读“中国故事”、领悟“中国政策”的过程中,感知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巨大成就和中国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也让其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而促进“学以报国、服务社会”的理想抱负的形成。

表1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思政案例导入

(三)以教学创新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的精准切入

专业课程的思政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后者是显性育人,前者是隐性育人,即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引导,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这在传统填鸭式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结合现有的经济学慕课资源,课程思政可以将教学过程拓展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采取“部分翻转”教学方式和研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将思政资源精准切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如图1所示)。课前,通过慕课平台或QQ给学生提供包含思政资源的知识点视频或案例资料,要求学生提前观看,记录疑难点,小组线上交流汇总疑难问题并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二次备课。课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前未弄明白的疑难问题;再安排学生对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进行分组研讨,之前由教师梳理分析思路以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再由各小组深入讨论,并总结和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同时进行价值观引导。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线上主题讨论,也可以将思政资源贯穿其中,教师在线引导,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其自主学习、探究真理、开拓创新的意识,而小组学习讨论也有助于形成团队协作的职业品格,进而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统一。

图1 教学创新中课程思政的精准切入

(四)以课后实践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深入

理想、信念、意识、情怀不仅应存在于内心,还应外化于自觉行动。除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外,课程思政还可以拓展到校内外实践活动等教学全过程,形成“线上线下——课前课后——校内校外”立体化全域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促进思政育人的深入。校内外实践活动又称“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包括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社会经济调研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与经济学知识相关的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进一步锤炼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开展乡村振兴等社会调研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身临其境地感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现实,自然而然产生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观共鸣,远胜教师对思政知识的灌输。

三、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四结合五运用

(一)按照“四结合”原则,实现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全面评价

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特性,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应遵照“四结合”的原则。第一,将思政效果评价与教学评价相结合。由于课程思政融合、渗透于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故是否达到思政目标需立足于教学评价,应与各课程的教学评价开展相结合。第二,将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经济学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甚至课后实践全过程,且“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故学生“经世济民”思政素养的发展也形成于教学全过程中,且与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发展互相促进,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变化中,因而要采取过程性评价,且应结合综合素养评价[6]。第三,将形成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思政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此需要对学生态度、意识等的变化予以客观记录和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思政目标、与目标存在何种差距,由此进行改进。而“大国自信”“使命担当”“职业品格”等素养的提升往往难以量化,故应结合描述性评价、质性分析的方式。第四,将对比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寻找参照组,将开展了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验班和未开展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对照班进行横向比较,看看两类班级学生在四个主题上的思政素养平均状况是否有差异。不过由于学生的前期素养可能存在差异,故横向比较还不全面,还应结合增值性评价(即个体纵向比较),将实施经济学课程思政后单个学生思政状况与实施课程思政前的状况进行比较,评价其思政素养提升的程度(即增加值)。

(二)综合运用五种方法,实现学生思政素养的有效度量

在“四结合”的原则下,还要重点考虑思政素养如何测量的问题。由于个体的态度、意识、品格具有主观性和内隐性,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才会表现出来或外化为具体行动,故思政状况的测量问题本身是一个难题[7]。单一的测量方法都存在不足,由此应基于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度量学生的思政素养变化。根据态度形成理论,个体态度的形成需要基于认知、情境和表现三方面要素。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中,课前的自学和课上教师的难点讲解给学生提供了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认知,成为学生态度、意识形成的基础;蕴含中国元素的案例呈现以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则给学生提供了态度、意识形成的问题情境;而学生提交的作业、参与的考试、课堂讨论中的发言以及课后实践行为则是态度、意识的具体表现。纸笔测验是获知学生对经济学思政元素理解和接受度的最基本方法,可以在作业和测验中设计兼具专业考核和思政素养评价的题目。例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课后作业中设计以下题目:“2021年下半年湖北实施了消费券政策,请运用所学理论解释该政策为什么可以刺激经济?你又是如何看待该政策?”该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对需求管理理论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获知学生对我国经济政策的认同程度。第二种方法是教学观察法,即观察学生的言行。教师可以在课堂讨论或课后实践活动中进入学生小组来观察学生的言行,并做相应记录,来判断学生思政素养的变化。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判断“使命担当”“科学精神”“职业品格”三项素养是否提升。第三种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根据经济学课程的四大思政主题,细分维度,设计问卷。可以采取多次调查、前后对比的方式,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在问卷中应加入反向检验题,以尽可能发现未能观察到的问题。第四种方法是词云分析法。由于经济学课程通过教学创新来融入课程思政,所以产生了较多的线上线下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小论文等语言和文本。词云分析法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抓取这些语言和文本中反映学生观点、态度、情感的关键词,通过词频统计、重要性分析等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思政素养[7]。这种方法对于评价“大国自信”“科学精神”两项思政素养非常直观。第五种方法是深入访谈法,针对前几种方法中发现的特殊问题,可以与相应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背后的原因,并听取学生建议。通过上述五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获知学生思政素养的变化,以为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改进提供帮助,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经济学育人思政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简明经济学
思政课“需求侧”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