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基岩地质条件下直立式码头桩基设计研究

2023-02-11 08:38徐玮
中国水运 2023年1期
关键词:桩基础码头桩基

徐玮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江苏 570203)

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迅速发展,所处的工程地质情况也日益复杂,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合理地选取和优选适合于工程特点的码头地基,以达到安全、合理和经济的目的。本文以武汉新港阳逻港三码头一期项目为例,对结构选型和布置优化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利用桩基础的平衡检验验证了其承载量。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是武汉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阳逻水道的左岸,距离武汉关29.5 公里,长江阳逻大桥1.9 公里,距离吴淞口下游1013.5 公里。其地理位置是:东经114度32 度59 英寸,而北纬30 度39 度28 英寸。工程高水位为26.00 米(50 年代);设计的低潮面8.95 米(安全系数98%);工程高程为27.20 米,高程11.0 米。

经对该项目的集装箱运输能力进行了预测和分析,2020 年和2030 年集装箱运输能力将达到1620,000 TEU和3580,000 TEU。根据项目的地形特点,设计了8 个货柜码头,总长度563 米。该项目是一艘5000 吨的江海船,其规格为122.8*18.8*8.6*4.2[3]。

2 结构选型比较

按照作者的工作经历,[4~6]认为,在浅岩地基上建造的港口主要有两种:高桩型和重力型。为此,文章对两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选择。

(1)由于该项目为浅层岩石地基,其开挖深度较低,承载力大,采用高桩型和重力型码头是技术上的可行性。

(2)该项目为一个大水位差的典型区域,设计最高水位差为17.05 米。高桩码头在总体布局、船型设计、装卸工艺等方面均优于重力式。

(3)该港口的面积很大,如果使用重力型(例如方形码头),由于积木的数量过多,整体会降低,而且每一方的吊重都会增大,对船舶的设备的需求也会很高;所以,重力式构造是不可取的。

(4)结合上述因素,提出了采用高桩支护形式的方案。由于该码头施工场地是基础地质条件,故采取了嵌岩桩法。

3 桩基结构优化

3.1 原结构设计方案

码头的平面规模是563*30 米(长*宽).排架间隔8 米,共计71 米,排架地基为φ1800 灌注式嵌岩桩柱,在两排中各安装5 个直桩(两个直桩间间隔2.5米),两端各有一支斜桩支,并在桩身与桩端安装直径为φ1200 的钢横支撑。为了提高码头的侧向刚性,提高码头的侧向刚性。

3.2 方案缺点分析

本文结合实际项目的施工背景,结合以前的设计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1)桩基础距离稍短,因而基础数目稍多,增加了项目的建设投入;

(2)经计算和有关的分析,无需设斜桩基。另外两个斜桩会加大施工的工作量,提高施工的效益,加大项目的建设投入;

3.3 桩基优化

根据该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两种最优方法:

(1)为了减少桩的数目和节省建设资金,提出了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改进方法,即在保证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桩的间隔。经过最优的计算和分析,确定了最适宜的间隔是3.3 米,从而使排架的间隔增加到10 米。

(2)在桩基础施工中,对斜桩的施工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证明了在去掉原有设计中两个倾斜桩基后,该工程的受力仍然符合设计的要求。所以,把所有的倾斜桩位都去掉。

3.4 后结构设计的最佳化

经作者进行了优化,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桥墩基础结构方案,即:桥墩间距为10 m,共计57 m,桥墩基础为φ1800 灌注式嵌岩桩,并在桩身与桩身间安装了φ1200 钢筋支撑。为了提高码头的侧向刚性,提高码头的侧向刚性。平台的上部构造由横梁、前边梁和轨道梁组成;纵梁、钢系缆平台、叠合面板、钢支承部件等。在甲板和下锚索甲板之前,安装550 kN的锚杆,并在每个锚杆上安装DA-A500H 低反力橡胶护舷,DA-A300H 橡胶护舷。

4 桩基自平衡检测

在完成一年的基础上,利用桩基的自重测试,对桩端阻力、桩端阻力标准值、桩周土的极限水平阻力进行了检验。该测量装置由2×14000 kN 的载荷盒、60 MPa的油磅、静态电阻应变仪和电子位移仪;钢筋测试仪和测频器等。

4.1 静载荷测试的检验与检验

(1)试验按照 JT/J738-2009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进行,以检测桩为基础,以高速保持荷载为主。而从成桩到测试间隔的间隔期:在满足设计要求后,不能少于15 个工作日。

(2)载荷等级:估计载荷分为10 个阶段,一级载荷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分为5 个阶段。

(3)位移观察:在每次荷载作用后的第一小时,分别在5、15 和30 天进行;每隔45、60 分钟测量一次。电子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通过计算机直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存储。

(4)不变的准则:在前30 分钟,如果不超过0.1毫米,则可以视为稳定。

(5)结束装载状态:①整体位移。当整体位移超过40 毫米时,在上一阶段的荷载作用下,其沉降超过或超过上一阶段的5 个时,荷载就会结束。以该端部较低的载荷为最终载荷。②当整体位移超过40 毫米时,在此阶段外加24 h 以上的载荷没有达到高温状态,则负载结束。以该端部较低的载荷为最终载荷。③装载至测试请求装载的数值为终止状态。

(6)加载、卸载分级

加载步骤:0→2300→3450→4600→5750→6900→8 050→9200→10350→11500

卸载步骤;11500→9200→6900→4600→2300→0

以3 号桩为代表,将其静载试验位移结果汇总于表1,将其Q-S 曲线及S-lgt 曲线绘于图1。

图1 相关曲线绘制

表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位移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可知,在加载到试验最大荷载后,最大累计向上位移为16.81mm,最大累计向下位移为-10.93mm,桩身位移未出现陡变。

4.2 轴力及摩阻力计算

可先根据桩身预埋的应变计读数得到应变量。由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试桩内混凝土所产生的应变量等于钢筋所产生的应变量,相应桩截面微单元内的应变量即为钢筋的应变量。因此可根据《港口与海岸水工建筑物》公式5.1~5.14 来计算。

根据3 号桩实测轴力数据,以及文献[9~10]中等效桩顶荷载-位移曲线计算流程,可计算得出等效桩顶荷载为18348.70KN,等效桩顶位移为10.92mm。

4.3 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以3 号桩为代表,将桩基检测试验结果列于表3。试验结果显示,试桩在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下时,桩身未出现陡变,且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表2 试桩分析结果

5 结论

文章以武汉新港阳逻港第三码头一期项目为例,对结构选型、结构方案优化设计及桩基自平衡试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以下几点:

(1)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结合同类码头的设计实践,提出了高桩嵌岩桩施工方案。

(2)通过对原有的结构设计方案的研究,得出了桩基础距离偏短、无需设斜桩的结论。为此,利用蚂蚁算法进行了求解,并在满足系统的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验证;从2.5 米到3.3 米的桩距,去掉了倾斜桩的设计。

(3)在完成一年的码头项目运行后,对桩基础进行自重试验。对试桩进行了测试,发现在荷载作用下,桩体没有发生急剧的变化,其垂直荷载的极限承载力符合设计的规定。因此,在桩基础上进行了优化的设计。

猜你喜欢
桩基础码头桩基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前往码头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