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三农”气象万千

2023-02-11 19:39王瑗
走向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潍坊市潍坊三农

王瑗

十年沧海桑田,十年潮起云涌。

党的十八大以来,潍坊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辉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和视察山东时两次肯定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非凡十年,潍坊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2012年以来,全市聚焦现代农业“主业”,聚力乡村全面振兴“主战场”,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金字招牌更加靓丽。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6亿元,2020年首次迈上千亿台阶,2021年达到1183.5亿元,跃居全省第一位,粮食产量稳定在42亿公斤,年产蔬菜1300万吨、肉蛋奶170万吨,是全国闻名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28.4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516.4亿元、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达到132.3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在2021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荣获一等、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系列数据背后,体现出的是现代农业经济实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奋力谱写加快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的铿锵乐符。

科技赋能,动力澎湃能级足

十年来,潍坊市牢牢抓住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一使命,让更多农业科技创新“火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创下多个潍坊“首次”“首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9%、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

国务院批准潍坊建设全国唯一的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国际种业研发聚集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先后落户潍坊,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加速聚集。

实施标准引领行动,启动了118项2369条标准研制工作,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126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获立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西葫芦5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填补国内空白,“潍坊标准”输出到27个省(市、区)。

十年间,潍坊市把现代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重点突破,成立种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大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坚力度,现代农业科技“硅谷”轮廓初显。

潍坊市拥有种业研发企业44家,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29个,自主研发了“菲达6号”“潍麦12”“好日子6158”等小麦新品种和“江海杜洛克”瘦肉型猪新品种、中新白羽肉鸭新品种(配套系),在芦笋、大白菜、白萝卜、西葫芦等作物育种方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设施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由十年前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75%。

全市共有持证种子企业123家,育苗企业260多家、育苗能力达18亿株以上,年实现种业产值25亿元,均居山东省第一位。

农机装备研发加快突破。潍柴雷沃在CVT动力总成和液压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领域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为全行业装上了高效可靠的“中国芯”。潍柴雷沃大中型拖拉机出口市场占有率达30%,对我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贡献度超过20%。

全市发展农机生产企业657家,农机年总产值1010億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机之都”。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82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69%。

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发完成“慧种田、慧种菜、慧养殖、慧监管、慧农机”五大数据模块。目前,潍坊市建成智能化大棚3万多个,发展智慧农场100个、智慧牧场100个、智慧园区50个。

潍坊市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科技研发和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不断创新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正是依托科技力量,坊子区坊安街道洼里村精彩蝶变。10年前的集体经济“空壳村”,跻身“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11年,刘向东夫妇返乡创办玉泉洼合作社,领建占地3000多亩的现代农业园区,以产业带动玉泉洼生态观光园。一亩地的收益达到了300万元。以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的5个专业合作社,不仅让洼里村实现了共同富裕,还辐射带动周边22个村共同建设潍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十年来,潍坊市持续加强农业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农业科技领跑全国,让农业现代化征程行稳致远、铿锵有力。

创新突破,引领风骚立潮头

作为农业大市的潍坊,可以说是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试验区,潍坊市积极探索发展标准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新业态,不断提升潍坊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新阶段。

创新是“三个模式”的灵魂,更是新时代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第一动力。伴随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释放新动能,潍坊市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彰显“潍坊担当”“潍坊气质”“潍坊智慧”。

十年来,潍坊始终秉持“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把研究谋划“创新事项”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和破解瓶颈的突破口,探索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农业农村发展的创新力持续增强。

从2012年起,潍坊市坚持以品牌农业为统领,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确定潍坊为全国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再次为潍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2018年8月,潍坊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打造引领全市开放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工程,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提供了“潍坊方案”。

2021年4月,潍坊市在北京发布《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同年7月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大型成就展。

2021年6月6日,在全省率先发布《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在全市开展20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镇创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

202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以《广袤沃野再生金》为题,头版头条刊登报道潍坊从农业产业化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十年间,潍坊市培育了粮食、蔬菜、畜禽、农机等优势产业集群,在广袤的田野上,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多点开花,硕果累累。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由2012年的656家,发展到2021年的838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由2012年的85家,发展到2021年的120家。中国农业500强企业达17家,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全省第一。

潍坊现代农業洼地效应凸显,招引项目“成绩单”亮眼,引进了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先后有13家上市企业齐聚潍坊,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培育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能。

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了“潍坊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设计了“蓝天风筝飞 潍坊农品美”品牌LOGO;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1448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数量和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昌乐西瓜、昌邑大姜、寿光桂河芹菜等3个品牌创建为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寿光菜博会、青州花博会、安丘农产品出口博览会、农综区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节会品牌。

潍坊农品昂然出海,农业开放优势彰显。农产品出口额连续3年突破百亿元,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六分之一,更多的潍坊农产品摆上了外国人的餐桌。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当好排头兵,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勇做探路者,潍坊绘就出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的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走在前

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潍坊坚定扛起深化拓展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使命担当,围绕乡村振兴布局谋篇,从单一产业发展扩展到乡村全面发展,从单纯的产业经营模式拓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可行路径。

“农”无“业”不富,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激发出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乡村新动能在潍坊大地涌动,广袤乡村焕发新气象。

树立产业链思维,瞄准方向、深挖潜力,紧紧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做文章,构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农产品食品化工程为新业态的农业产业新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潍坊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1797元,增加到2021年的24007元。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2.19:1,缩小到2021年的1.94:1,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是一份有着潍坊农业产业化底色的时代答卷。与此相互辉映的是一幅沃野锦绣、村美人和的新画卷。

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加速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全面向农村覆盖,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

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10亿元,99.6%的村庄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93.4%的农户用上了无害化厕所,50%以上的村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78.5%的村庄创建为标准化管理村,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实现,全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建成33个美丽宜居乡村社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花落潍坊,折射着潍坊心怀“国之大者”,创新“三农”发展,行之有方、行稳致远。

十年磨一剑,任重而道远。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潍坊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定位,勇立潮头、勇当标兵,奋力打响“全国乡村振兴看山东、山东乡村振兴看潍坊”的时代品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Over the past extraordinary decade, Weifang has been striding forward in the field of hope.

Focusing on modern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business” and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as the “main battlefield”, Weifang has continued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the rural suitability for living and business, and the prosperity of farmers since 2012. By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three modes”, Weifang strives to forge a model pilot area for rural re- vitalization in Shandong, making the business card of “Chinas best agriculture in Shandong and Shandongs best agriculture in Weifang” more shining.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in Weifang reached 77.46 billion yuan in 2012, 100 b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20, and 118.35 billion yuan in 2021, ranking first in Shandong. With a stable grain output of 4.2 billion kilograms, the annual output of 13 million tons of vegetables, 1.7 million tons of meat, eggs and milk, Weifang is a nationally famous “rice bag”, “vegetable basket” and “meat c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added value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reached 62.84 billion yuan, the operating incom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above the designated size reached 25.16.4 billion yuan, and the added value of modern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reached 13.23 billion yuan, ranking first in Shandong. It won the first prize with the first place in the provinci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2021.

猜你喜欢
潍坊市潍坊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