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3-02-13 01:28王明康
科技和产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韧性旅游业山东省

王明康, 郭 健

(1.济南大学 文化和旅游学院, 济南 250002; 2.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林业工程学院, 山东 德州 251100)

山东省是中国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山东省旅游业总收入从 2001年的494.4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1.1万亿元,旅游接待人数从2001年的8 168.9万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9.4亿人次,年均分别增长18.8%和14.5%,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5.4%上升至2019年的15.6%,凸显了旅游业发展在山东省社会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在该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发展方式粗放、市场化程度较及品牌效应不足等问题较多。尤其在疫情持续冲击下,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特征愈发明显。因此,探讨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不仅为推动后疫情时代山东省旅游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较大帮助。

1 文献回顾

一方面,在旅游发展质量指标测度方面,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类:①单一指标法,其中核心变量代理法应用较为普遍,学者们利用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人均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及旅游密度等核心变量直接表征旅游发展质量[1]。效率表征法也是学者们普遍应用的重要测度方法。毕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多地体现在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上, 因此有学者认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旅游效率来体现[2-3]。但单一指标很难表达出旅游业的发展质量。②指标体系法,学者们基于两种不同框架建构指标体系:一是产业要素分解法,不少学者基于旅游产业系统性框架将旅游产业质量分解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要素质量及运行质量等部分,通过测度各子系统的质量进而对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质量进行定量评价[4-6];二是高质量发展内涵解构法,有学者注重围绕产业效率、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3个维度构建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综合指标体系[7-8]。张新成等[9]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容解构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及文旅资源6个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总之,不同学者由于研究对象和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指标变量也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在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方面,旅游业发展质量受多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学者们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通过产业自身禀赋分析旅游发展质量影响因素。何芙蓉和胡北明[1]发现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设施和服务能力等指标都对旅游发展质量有正向影响。但也有学者提出异议,方法林[10]发现旅游资源诅咒现象阻碍旅游发展质量的提升。李光勤等[11]发现区域交通条件与旅游发展关系不显著。二是供求因素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刘春济等[12]发现产业结构对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许陈生[13]发现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质量呈现出U型关系。李光勤等[11]发现经济发展对旅游发展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三是探讨支撑环境与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关联。很多学者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政府政策、生态环境及人力资本构成影响旅游业发展质量的驱动因素[14-17]。但王彩萍等[18]发现政府管制对旅游经济增长则会产生显著负向作用。刘英基和韩元军[8]发现环境治理对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刘佳等[7]发现由于行业劳动密集型及人才流失严重等特征导致旅游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纵览文献,现有研究对于旅游发展质量的考察,基本是利用增长与效率指标进行考虑,但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旅游业发展稳定性作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少有文献涉及。而且对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也并未给出一致结论。基于此,本文将在规模与效率指标基础上,将表征旅游业稳定性发展的韧性指标纳入其中,重构旅游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2001—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科学评价,借助面板Tobit计量模型有效探究影响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山东省旅游业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指标选取

2.1.1 旅游业发展质量测度

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测度指标五花八门,基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的新背景,本文将行业韧性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考虑在内,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率及产业韧性3个方面构建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借鉴余洁[19]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4A与5A景区数量及旅游饭店数量6个指标综合度量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借鉴马晓龙[20]、孙盼盼和夏杰长[2]的研究,将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作为产出指标,将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A与5A景区数量及旅游饭店数量作为投入指标,测算旅游产业效率。关于旅游业发展韧性的测度,主要基于学者们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测算研究来获取,多数学者通过GDP的变化来测度区域经济韧性[21-22],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利用旅游总收入的变化率测度旅游产业韧性,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式中:yi,t和yi,t-1分别表示t时期和t-1时期i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实际增长率;yn,t和yn,t-1分别表示t时期和t-1时期全国的旅游总收入实际增长率。

2.1.2 影响因素

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质量是受地区经济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科技条件及人力资本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重点选取以下5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pgdp)。地区经济条件保障了旅游业投入规模,为该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设施、人才、技术、市场及商业环境方面的支持,是旅游业质量提升的基础因素。本文选取人均GDP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str)。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产业资源配置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与市场需求机制的完善,为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奠定较好的产业保障。本文选取二三产业产值之和占GDP比重表征产业结构。

3)政府支持(gov)。地方政府在旅游产业政策与规划制定、扶持资金发放、人力资本培训、产业服务设施完善及品牌营销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旅游产业质量提升提供外在推力。本文采用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比重表示政府扶持水平。

4)技术创新(tec)。技术作为高效的生产要素,在旅游产品研发设计、服务升级、环境改善及品牌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创新成果可以优化现有旅游要素利用方式,有助于旅游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文运用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来衡量。

5)地区教育水平(edu)。该指标是地区人力资本的主要来源与技术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对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每万人口的高校在校生数表征地区教育水平。

2.2 数据来源

本文所利用的旅游产业及相关影响因素数据主要来源于《山东旅游统计便览》(2002—2021)、《山东省统计年鉴》(2002—2021)、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鉴于莱芜市2019年合并入济南市,最终选取山东省16个样本城市,研究时限为2001—2020年。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个别指标数据残缺不全,采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预测法进行补充,为消除异方差及量纲的影响,本文对区域经济水平与地区教育水平均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最终的原始数据值。

2.3 研究方法

一方面,本文首先通过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测度并评价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及发展规模,并借助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另一方面,基于旅游业发展质量值在0~1之间,属于截断数据,利用传统线性回归模型计量会出现估计系数有偏性的问题,而Tobit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本文主要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

3 实证研究

3.1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评价

表1显示了从2001—2020年中选取的6个年度山东省16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首先,从时间变动态势来看,从2001—2019年,济南、青岛、淄博等13地市均实现了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总体提升,仅有个别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出现小幅波动,这说明全省绝大多数地市均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全省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将精品旅游业列为全省十强产业之一进行扶持,并在新旧动能转换及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战略中给予旅游业较高的政策倾斜,有效推动了全省各地市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其次,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青岛市的旅游业发展质量一直位居全省首位,旅游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一直在0.6以上,这也极大彰显了青岛市的旅游强市地位。济南和烟台的旅游业发展质量位居青岛之后,处于全省旅游版图的第二方阵,这主要借助济南市的省会城市及烟台沿海开放城市所带来的经济与政策红利,为旅游业的扩容提质提供重要保障。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及临沂的旅游业发展质量也处于全省的上层水平。其中,济宁、泰安凭借三孔和泰山等特色旅游资源为核心支撑,不断拓展旅游产业经营范围和业态形式,威海及日照则凭借优越的人居环境赢得旅游环境优化提升,临沂的红色旅游规模扩大带动全市旅游产业提质。其他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则有着进一步拓展提升的空间。再次,针对2020年这一特殊年份,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省绝大多数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表1 2001—2020年山东省16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表2显示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的3个构成维度即规模、效率及韧性的综合评价结果,由于2020年的旅游业特殊情形,表2仅列举了2001年和2019年的数据进行对比。首先,就旅游业规模而言,济南、淄博及枣庄等11地市旅游业规模得到大幅提升,青岛的旅游业发展规模在全省仍然是一枝独秀,烟台与济南位居二三位,济宁、泰安及威海的旅游业发展规模也较高,可见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规模与旅游发展质量空间布局态势基本一致。其次,就旅游业效率而言,无论是2001年还是2019年,全省16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均较高,2001年与2019年全省16地市的平均旅游效率分别为0.823与0.791,其中这两个年度,均有5地市实现了旅游最优效率,同时绝大部分地市旅游效率均在0.6以上,这说明了长期以来山东省旅游业精准高效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普及。再次,就旅游业韧性而言,从2001—2019年,多数地市的旅游业发展韧性得到有效增强,而且也基本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这也说明许多地市在推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行业风险的管控和发展路径的稳定性,使得该行业逐步具备了较高的危机防范能力和转型创新能力。个别地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行业规模偏小及产业间联系不密切等诸多原因导致旅游行业发展不稳定性与脆弱性特征明显,旅游业发展韧性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2 2001、2019年山东省16地市旅游业规模-效率-韧性综合评价

3.2 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究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影响因素,LR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适合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具体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1。

表3 旅游业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正向依赖性。因此,持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有效助推旅游产业质量的有效提升。②产业结构对山东省旅游发展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揭示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普惠于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业融合和价值链条的延伸起到重要作用。③政府扶持的影响系数虽为正,但并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示了政府的扶持对于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支持作用明显弱化,促进山东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助力,旅游业市场化转型及旅游者的需求引导也至关重要。④技术创新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显示了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对技术投入要素的依赖愈加深化。⑤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当前山东省旅游业发展仍然以低技能密集型劳动力为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本推动山东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仍有待发挥。

基于旅游业发展质量的3个子系统即旅游发展规模、旅游发展效率及旅游发展韧性的内涵及波动态势不同,为了更有效厘清各影响因素对3个子系统的异质性影响,本文对3个子系统的影响因素也进行针对性的量化与分析,LR检验结果显示3个子系统均适合利用随机效应的面板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分别见模型2至模型4。

由表3可知:①经济发展水平对3个子系统的正向影响至少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三者均依赖经济发展所释放理念、政策、环境及机制红利。②产业结构对旅游规模、效率和韧性的影响均显著为正,毕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要素及环境,保障了旅游规模扩张、旅游效率提升及旅游韧性增强的投入要素。③相比于旅游产业效率及韧性,政府扶持对旅游产业规模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表明当前政府的主导作用仍是区域旅游发展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但旅游效率提升及旅游韧性增强需要则需要政府、企业及旅游社区等多主体的共同发力。④技术创新对3个子系统的影响效应各异。其中,技术创新对旅游业发展规模的影响显著为负,对旅游发展韧性的影响则显著为正,而对旅游效率的正向影响则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不难看出,科技创新更多倾斜于高端制造业及高科技产业,对旅游产业规模扩张也会形成无形的挤压。同时,当前山东省旅游业发展效率的提升仍以旅游资源及劳动力传统要素投入为主,对技术要素利用不足,但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旅游业应对内外不确定性环境的冲击,推动行业稳定发展的效应开始凸显。⑤地区教育水平对3个子系统的影响均未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凸显人力资本在助推山东省旅游业扩容提质中的力度仍显不够,未来无论扩大旅游规模,提升旅游效率还是增强旅游韧性均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知识积累与技术溢出效应。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山东省16地市为研究样本,通过规模、效率及韧性3个维度构建完善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2001—2020年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线性加权法及面板Tobit回归计量模型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变动态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绝大多数地市旅游业发展质量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其中青岛、济南及烟台三市的旅游业发展质量位居全省较高水平。②具体到各子系统,2001—2019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规模与旅游发展质量空间布局态势基本一致,全省16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效率均较高,多数地市的旅游业发展韧性得到有效增强,而且也基本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③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科技水平对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扶持与地区教育水平的影响则不显著,同时各因素的影响在旅游规模、效率及韧性3个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给出如下建议:

1)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扩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范围,催生体育、工业、文创、非遗、国潮流、红色、研学及康养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的涌现。通过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提升旅游跨业界产品的品质。在推广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全新的知名旅游品牌系列。

2)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化、智慧化与数字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旅游”的新业态载体,高效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扩大山东省旅游产品网络营销影响力。同时也要借助疫情推动旅游业数字化升级的契机,推进旅游企业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培育旅游数字产品体系,丰富数字内容产品供给,高效打造独具山东特色的旅游数字化品牌。

3)在保障旅游业规模扩张的同时,积极推动山东省旅游业高效稳定增长,在全域旅游思维的指引下,提升各主体尤其是社会性主体参与旅游业的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在完善山东省旅游发展的资金、土地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及社会保障多方面体系的同时,也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及提升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效率及韧性助推山东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韧性旅游业山东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