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情境创设策略

2023-02-15 17:50王玉凤
教育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饱和溶液驱动创设

王玉凤

项目化学习以问题为线索驱动教学,需要以真问题、真情境、真情感为切口展开。而在创设驱动性问题时,需要考虑到问题情境的意义性、可行性、适应性、多样性等。在此,笔者结合科学学科教学案例说明驱动性问题的情境创设策略。

链接日常生活,构建设计型情境

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与情境。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链接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提出一些设计性、探究性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们在自己较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1:《地图》教学

生活情境:明天外校老师来班级学习参观,为了使他们能够顺利来到班级,请同学们画一张平面图来引导。

活动展示:暴露学生在平面图绘制中存在的问题。

驱动性问题:如何才能画好一张学校平面图呢?

具体问题1:将校园画在一张A4纸上,怎样选取合适的比例尺?需要哪些数据?用什么方法测量?

具体问题2:如何确定校门方向?

具体问题3:怎样明确教室位置、操场位置?

(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在解决问题中落实反馈地图三要素的学习应用情况。)

讨论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地图?

拓展:播放北斗定位系统相关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实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案例以设计校园引导图的生活情境为切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内驱力。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科学知识,设计所需方案,可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实验型情境

科学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时,实验操作与验证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和目标,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鉴于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实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活跃的思维学习新知识。

案例2:《光的反射》教学

故事情境:挪威尤坎小镇,地理位置特殊,阳光无法直射到小镇里面,因此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一直处于黑暗中。以前,当地居民通过修建缆车来晒太阳,直到2013年,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办法,即把三面巨大的镜子立在山顶,用来反射阳光,这镜子被称作“定日镜”。

实验情境:准备山峰、小人模型、手电筒和镜子。请2位同学模拟小镇解决问题的方式,将手电筒的光反射到小人模型身上。在模拟过程中,只能找到镜子的大概位置和转动方向。

驱动性问题:如何精准定位镜子的位置呢?

(以此激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关系及特点,通过绘制光路图精准定位镜子的位置。)

递进问题:如何让镜子按照太阳的轨迹来运行,即时反射太阳光呢?

(综合地理和能源知识,挖掘思维深度,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的能力。)

拓展留白:定日镜除了解决光照问题,还有哪些应用呢?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丰富所学知识,同时了解我国在太阳观测、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对定日镜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的支撑。创设实验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验情境的创设,不仅应该具有趣味性、真实性,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让学生乐于学习,而且要融入探究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探索,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应用实验解决问题。

挖掘科学历史,构建质疑型情境

在挖掘科学历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科学家应用的实验原理和探究方法中体会科学方法、提升科学思维。

案例3:《温度的测量》教学

科学史情境:很早以前,医生发现人们生病时体温会发生变化,由于没有专门的测温仪器,他们只能用手去判断病人是否发热。让我们一起走进温度计的发明史。

(观看从伽利略发明的最早的温度计、布利奥将测温物质改为水银、华伦海特提出相应的衡量标准并设计了华氏温度计到摄耳修斯继续改进温度计的材料展示。)

驱动性问题:温度计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递进问题1:结合发明史说明每种温度计相比前一种温度计有哪些进步的地方?

递进问题2:不同的温度标准是如何定义的?

通过展现温度计设计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运用的实验原理、解决问题时用到的科学思维及方法,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路径和科学家遇到不同问题时选择和运用不同科学方法的策略,以及科学家们的质疑精神,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提供借鉴、参考和思路。

搭建思维平台,构建问题型情境

创设情境时要建立问题链接,让学生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动脑思考,引发深度思维活动。问题链可以有很多驱动性问题,这些问题按照内在的知识逻辑关系形成富有逻辑顺序的问题链;同时也可以将一个复杂的驱动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的解决都是为驱动性问题的解决铺设阶梯,以引导学生达成最终目标。问题链的设计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搭建了脚手架,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深度思维活动。

案例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教学

问题情境:食盐和蔗糖能在水中无限制地溶解吗?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启发思维。如何判断是不是无限制地溶解?在验证过程中怎样缩短实验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其他物质也会有溶解极限吗?问题情境的构建会让学生想到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建构会拓展科学思维,让课堂更加充实,由此引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驱动性问题: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呢?

递进问题1:食盐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蔗糖吗?其他物质呢?

(学生继续试验,发出疑问:刚刚制作出来的饱和食盐水底部有部分食盐没有溶解,蔗糖放进去怎么知道蔗糖是否溶解了呢?只有学生亲自试验、动脑思考才会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递进问题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

问题情境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需要,从教材中挖掘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展开项目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总结归纳方法,拓展科学思维。

项目化学习中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切实激发课堂的活力,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其服务于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饱和溶液驱动创设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源于生活的课前初探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及应用
对饱和溶液性质的补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