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2023-02-17 09:36徐士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机械实训

陈 高,徐士飞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600)

0 引言

中职学校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导学生安全参与实训活动的重要规则,是预防实训安全事故的强有力武器。因此,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中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打造专业化的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各专业的实训活动风险相异,应当根据专业实训特性筛选安全管理评价指标,针对性加强实训管理,确保各专业实训活动高效、安全、稳定地实施。本文主要以中职机械专业为例,进行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计。

1 中职机械专业实训安全隐患

中职机械专业实训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例如,学生私自开动机床,造成机床损坏;指导教师少,部分学生操作机械工具方法错误,引发实训安全危险;学生不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不注重规范严谨地操作机械设备,出现意外危险,包括但不限于刀具碰伤手指、崩碎切屑飞出伤人、砂轮机上磨刀受伤等;不遵守规章制度,不穿工作服也不配戴防护用品;实训过程中闲谈打闹或将工、量、刃具或材料带出基地等[1]。

2 构建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能强化实训指导,不仅能给予学生在技术操作上更为有效的指导,也能在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养成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引和帮助。可以说,构建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中职机械实训构建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维度、多层次管理,有利于加强机械实训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使中职机械实训过程形成规范化的现场管理,有高度的纪律性,形成舒适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学生既能得到技术技能上的锻造,也能在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指引下逐渐成为高素质员工。另外,也能进一步引领与培育教师的教学管理意识和能力,对中职机械实训教学成效的提升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由此来看,构建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了中职机械实训教学更为规范与有效开展,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同时,满足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构建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出的实践型人才,不仅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能够胜任一线生产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还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以自身的规范意识去管理生产。

3 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主体设计

基于中职机械专业实训安全隐患,访谈了多名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机械专业教师、校企合作实训单位的高级机械工程师,整理相关资料,结合中职机械专业实训安全要点,从法律法规与制度、环境认知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总结等维度,设计了如表1所示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

表1 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3.2 法律法规与制度维度指标

1)实训责任制重在监督实训合同的签订与安全保险签订,要求实训合同高度明确学校、实训单位、实训人员的安全管理权利及义务,确保机械专业学生在实训活动过程中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安全纠纷;2)安全教育制度是对学生实训期间纪律进行说明的制度,主要要求学生在实训期间按岗位职能练习技能,不得随意窜岗,也不得擅自触碰与实训无关的设备,更不允许将实训场地的工、量、刃具等带离。以上制度,是否实施到位直接影响到机械专业实训安全性。在建立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以上制度引入作为具体指标,以综合评价机械专业实训安全程度,反向助推学生持续完善相关制度,并落实到人。

3.3 安全培训维度指标

现场环境培训指标主要针对的是实训场所安全条件说明,要求实训学生须知以下几点。一是实训现场的平面布置、功能区域划分,防止学生进入禁区,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二是实训用电安全,包括现场临时用电的变配电装置、架空线路或电缆干线的敷设、分配电箱等。若存在待整改的用电组织,应当着重指出,要求实训学生远离这些区域,避免出现人身伤害。三是安全警示标志辨认。在开展机械实训活动时,要向学生说明实训现场入口处、实训机械、临时用电设施、出入通道口、楼梯口、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处放置的各类警示标志,要求学生实训时不得擅自移动或拆除标志,更不能违反标志擅自活动,避免人身伤害。四是消防安全。机械实训经常会出现明火,应当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包括消防安全设施置放场所、应用方式、申请方式等培训。

3.4 生产设备设施维度指标

一是设备仪器辨识。中职机械专业实训必然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要求实训学生必须明确场内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各类机械设备、仪器、用具的进出场登记方式、应用场所、应用条件、检测检验方式、维修保养方式等,了解各类设备在不同作业情况,或交叉作业时可能会出现的不安全风险及风险防护方式,以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谨慎使用,防止可能性意外。二是安全操作规程说明。安全操作规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参与机械加工必须了解并掌握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要求,旨在避免学生在实训活动过程中出现人身、设备事故,同时督导学生养成保护设备、仪器,合理摆放工、量具及实训材料的良好习惯。

3.5 作业安全维度指标

重在评价机械专业学生是否按照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正确操作设备和仪器,例如,操作机械设备时,是否大力按键和操作开关,造成设备损坏;自动转位刀架尚未回转到位时,是否采用外力方式对其进行强制性定位;各类安装工件是否按安装要求放正和夹紧,在零部件安装结束后有无按规定取出卡盘扳手;在安装和拆卸大工件时,有无采用木板等保护床面;在机床等设备启动后,是否违反规定,随意调整主轴的转速,导致主轴受损;是否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导致零部件相互碰撞;是否能在出现机械加工故障时,迅速按急停按钮并关闭电源。由于机械专业在实训作业过程中涉及的操作点较多,无法一一列举,所以设计该评价指标时,按技能应用难度针对性评分,以便学校、实训人员、实训单位能针对性加强安全管理。

3.6 隐患总结维度指标

1)实训安全日志指标要求机械专业实训学生每日书面记录自身遇到的与实训安全有关的事件,总结实训安全事故原因及其依据,旨在不断增强其自我安全管理意识,增强安全操作能力;2)实训安全会议指标要求实训单位或管理部门组织实训人员学习国家、行业的机械安全技术标准、事故案例、机械作业危险点及预防措施,不断增进机械实训学生的安全意识;3)实训资料归档指标则要求实训单位对机械专业实训人员的安全操作进行建档,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台账,并在实训结束后复制一份给学生,便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时常翻阅并谨记安全要点,实现自我终生成长。

4 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及反馈

建立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本校机械专业实训工作中,邀请机械专业实训学生、教师提供反馈意见。经实践得到下列改进建议。

4.1 评价有效性须再提升

据实训应用反馈,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机械专业学生实训安全管理评价内容,解决了以往实训安全管理评价范围宽而泛、主观性强的弊端,使评价基本上趋于客观性。然而,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实训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安全管理问题多种多样,不仅包括法律法规与制度、环境认知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总结等层面,且实训环境和条件不同,指标内容适用性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实际状况改进其有效性,且要增加学校、实训单位方面的安全管理视角,以更进一步突显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公正性与客观性[3]。

4.2 评价反馈性待加强

中职学校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应用的目的是提升学校的实训活动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安全作业与技能提升。同时,其应能反向助推学校机械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但此评价指标体系内的各项指标都是从学生安全角度进行筛选的,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学校实训安全教育、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安全教育等的基本状况,却无法依据维度选择,针对性向学校、实训合作单位进行问题反馈,导致评价反馈性相对较差。因此,在后期应用此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增设明晰的学校视角、实训合作单位视角,以有效增强其评价反馈性。

4.3 激励性评价指标待纳入

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应用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促进实训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充分理解安全操作设施设备、展现所学技能、深化个人知识结构。然而,初步创建的中职机械实训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却缺乏此方面的指标,不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无法在出现安全风险时,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问题。此外,评价指标体系内的观测点仅采用“有实现”“未实现”进行评价,而不曾采用打分制等进行程度评价,导致部分“有实现”但不到位的观测点未能得到改进。

(03)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机械实训
调试机械臂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简单机械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按摩机械臂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