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2023-02-18 21:45曾华平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数字化思政

曾华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时期高校社会形象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引领思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就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变迁也呈现出浓郁的数字化特征,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数字化,高校思政教育也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持。2022年1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202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推进教育数字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进入了新的时代。但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是一把双刃剑,数字化时代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会对高校思政教育功能的实现造成冲击。所以,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政教育如何识别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有效应对、合理创新,借助数字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重心转向

近代西方哲学将主体性作为重要命题,所谓主体性可简单理解为人的主观性。[1]20世纪20年代,胡塞尔明确提出主体间性问题,随后更多的学者,诸如哈贝马斯、马克思等,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范式。主体间性强调:在交往关系中的人,没有主客体之分,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一种主体之间通过交往行为作为媒介的互相理解、作用的平等关系。[2]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使得人们开始用新的视角审视高校思政教育的思维方式。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凭借其教学经验、知识储备等优势,牢牢把握了思政教育方向和内容的选择权,更多强调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群体,通常由教师采用单一式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客体,处于被塑造的从属地位。在主体间性理论中,思政教育的模式发生改变,主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建互动交流的关系,形成主体(教师)-客体(媒介、数字技术等)-主体(学生)的新型模式。

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方法贯穿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及主客体关系结构。随着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作为客体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则增强。他们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获取自身感兴趣的海量信息与知识,不再单一依靠教师的引导接受教育内容,因而在选择在更加具有自由度和选择权。

二、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机遇

数字化时代一般指后信息社会,是运用计算机将我们生活中的信息转化为0和1的过程,是指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的过程;是由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与数字社会等一系列核心概念凝聚而形成的文明形式。[3]数字化时代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将会在众多的领域带来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高校应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契机,做到守正创新,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一)利于打破传播局限,实现思政教育途径多样化

平等性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意味着拥有支配权的权威不复存在,这一特征也打破了传统高校的思政育人格局。从时间范围看,过去如要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只能使用线下的方式,这就需在特定的时间内开展活动;在数字化时代,学生可借助设备通过观看视频、在线会议等诸多方式参加活动,获得教育资源,形成价值观念,并且可通过个性化的信息输出进行互动,通过话题的选择、疑惑的解答实现沟通与价值观互证。从空间范围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利于信息获取和资源共享,跨区域的交流沟通存在一定障碍。而在数字化时代,平台上存在海量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能快捷获取大量信息、共享海量的教育资源。思政工作者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为学生打造一个不受空间制约的上课地点,在达到空间的无约束性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

(二)提供大量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过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只能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收集而来的信息往往出现片面化的问题,造成思政工作者不能完全、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在数字化时代,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实现数字化,人们可以准确快捷地了解到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事情;同样地,思政教育的基础由物质基础转变为信息载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交平台,如QQ、微信、微博、抖音等获得大量信息,通过大量样本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不仅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走向,还有利于改善学生不敢或不愿与思政工作者交流而引起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4]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数字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助推精细化处理,有针对性回应学生个体需求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通常缺乏学生的个性化信息,导致教育方式“千人一策”,违背“因材施教”育人原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通常采取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忽视了群体差异、个体差别,导致资源的浪费、教育的外在化以及效率的低下,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效果。[5]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信息的精细化处理,实现因材施教。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可收集学生的信息,从中识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开展分类教育引导,改变了以往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方法,实现精准教育。另一方面,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技术性支持,可利用数字技术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同个体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回应学生内在需求,做到“投其所好”,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凸显思政育人优势

如今,高校学生基本为00 后,这群在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是“互联网原住民”,具有使用数字设备的天然优势,热衷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思想和知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们对数字工具不断融合适应,在数字化环境下形成一套特有的认识事物、交流互动、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围绕感兴趣的热点或者话题展开讨论并深入分析,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交流互动引向更深层次,而高校则有机融入其中。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和教育载体的变革在改变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重构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让高校的思政育人优势得到凸显。在此情形下,高校可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宣传和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活动中利用“微党课”的教育教学;在迎新、毕业典礼、校庆等高校举办的活动中采用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其认知方式相适应的环境,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三、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挑战

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约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线上教育用户规模不断增长。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设备更新迭代,教育活动有了更加丰富的载体和工具,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为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高校范围内,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具备数字化的特征,数据分析的价值不断彰显。但同时数字化的发展必然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冲击,在庞大的线上教育用户数量背后,数字技术导致的去中心化、碎片化、“数字鸿沟”、信息失真等已逐渐成为阻碍人们凝聚思想共识的一种负面力量。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正视风险与挑战,对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投入更多的思考。

(一)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通常采取面对面的形式,通过教条化、形式化、标签化的说教或是“填鸭式”的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种模式让学生难以发挥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感、获得感不强,学习动力随之降低。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技术逐渐打破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局限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大大扩展,学生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知识,形成一种“泛在学习”新型理念和方式。与传统思政教育相比,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着眼于“大资源观”“大场域观”的思政教育泛在化探索逐渐突破时空限制,破解部分资源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6]若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而不施以改变,必然无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

数字化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实现了“真正的个人化”:个人选择丰富化、个人与环境能够恰当地配合。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思政工作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自然而然成为掌握教育话语权的人,位于教育资源的主体地位。而在数字化时代,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传播方式,带来的是参与人数的庞杂和参与对象的多重交叉。[7]由于网络是一个平等开放的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被动的把部分信息生产和传播权让渡给互联网络的参与者,出现角色定位模糊,削弱了对学生的教育话语权甚至是作为“把关人”的主导地位。[8]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高校思政工作者不一定在对信息的掌握上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反而大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搜索、浏览、掌握前沿的教育信息,当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思政教育的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时,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教育的不满。这样,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注定被进一步削弱。

(三)真假信息混杂,影响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

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下,通过思政教育信息的传播,影响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认知,促使学生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化。数字化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声,信息的传播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信息的扩散具有冲破时间、空间、人为限制的可能,大量的信息与信息源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大学生形成清晰全面的思想认知的难度。一方面,面对图文并茂的海量信息,学生通常习惯全盘吸收或者断章取义地阅读理解,缺乏对网络叙事的逻辑性的判断。由于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学生在搜索、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虚假、消极的信息也夹杂其中,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历受限,对真假信息的甄别愈加困难。甚至有一些媒体,为了浏览量和点击率,标题上博人眼球,内容上断章取义、趣味低俗,这些信息极大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对师生的思想认知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的门槛逐渐降低,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在于互联网中,学生容易迷失在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冲突之中,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被大大削弱。

(四)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制约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发布、收集学生的各类信息,利用直观的数据、精确的量化分析,预测学生的思想轨迹,更好把握学生未来发展规律和特点。但如何收集学生思想变化的数据?如何将这些的数据进行提取、量化、比对,进而分门别类?如何设计模型或采用何种现有模型得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等技术应用难题,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直面的挑战。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而就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校思政工作者不具备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实效性。

四、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应对挑战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高校思政教育变革新时代,高校要在发挥传统思政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树立数字化思维,以改革创新的姿态应对挑战,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强化数字化思维,创新思政教育理念

数字化教育要求育人方式的创新。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强化数字化思维,掌握数字化方法并发现其价值,促进数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育者更多是通过单向灌输的模式向学生传递思想与知识,学生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在数字化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技术的发展赋予了高校师生更多的表达权和参与权,学生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分享者、传播者、监督者、评论者等多重身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数字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强化数字化思维,树立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打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壁垒,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双向互动沟通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坚持个体与共同体并重,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在高校的思政育人主体中,育人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充分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共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也可以是专业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数字化时代思政教育的开展不再只是依靠思政课堂实现价值的传递,而是应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完善主体架构,构建协同育人的格局,充分调动育人资源和力量,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者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成立思政教育工作小组,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到相关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凸显教学、管理、服务的育人理念,协同推进高校思政育人功能的实现。思政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主体,要提升主体责任意识,依据学校的文件要求,协同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树立相互主体意识,倾听、尊重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在多元差异中形成共识。

(三)提升信息处理技术及能力,更好服务学生

在数据化时代背景下,面对数量庞大、高速流动的信息数据,高校思政工作者是否具备熟练的操作数字技术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面对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具备创新思维,积极主动接纳并不断学习数字技术,增强能力建设。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寻找资源学习数字技术,对高校现有的相关培训要积极报名参与,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字技术的过程中,要提升用数据来说话、分析、论证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数据收集和筛选的能力、分析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数字化时代,充斥着丰富的信息数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如社交软件、自媒体上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当思政教育工作者掌握的类型越多,能利用的资源也越多。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培养通过教育资源库、媒体、软件等发掘、收集、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善于将海量的信息转化为真正有用的信息,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四)整合数字化人才,建设思政教育工作队伍

数字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者应兼具思政理论教育能力和数字技术能力;高校思政教育也离不开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结构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此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的目标,需要整合数字化人才,加强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使其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具备洞察、分析信息的能力。一是要加强培训,重新定义和塑造思政工作者,提高他们运用数字化提升教育管理的能力。二是在招聘思政教育工作者时要注重引进擅长运用数字技术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专业能力。三是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其信息素养和运用数字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思政教育工作者将自身所学知识与培训交流、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掌握的数字技术熟练地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9]更有效地开展数字化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

(五)把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和复杂,现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为此,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思政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和新媒体的重要性,把握舆论主动权,利用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一是要构建权威的思政教育话语主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二是要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丰沃的文化土壤,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网络化传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软实力滋养引导人格修养。三是要搞活思政教育载体,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网络交往充分结合,不断增强载体的时代性、趣味性和知识性。

注释:

[1]丁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思考》,《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

[2]时影、舒刚:《数字化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价值生成与实践路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

[3]卢岚、李双胜:《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三维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4]王海稳、汪佳佳:《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5]操菊华、康存辉:《大数据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内在机理与推进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6期。

[6]王丽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生成动因、态势特征与创变展望》,《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5期。

[7]徐稳、葛世林:《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3期。

[8]曲一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挑战与应对之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9]闫雪琴、刘永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数字化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