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2023-02-19 23:38梁佳义李宝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梁佳义 李宝艳

摘 要:劳动精神根植于劳动实践中。在生成逻辑上,唯物史观为劳动精神提供理论支撑,中华农耕文化为劳动精神提供生长条件,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为劳动精神注入时代动能;在内在耦合上,劳动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一致性与方向一致性;新时代下,将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复兴、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应有之义。为了强化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可以从打造协同育人格局、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开展劳动实践等方面着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向新台阶。

关键词:劳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33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价值。结合当代青年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发展规律,探寻劳动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这有利于让高校学生自觉地把“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吸纳到自身的态度体系中,从而实现全面育人。

1 劳动精神的生成逻辑

1.1 唯物史观为劳动精神提供理论支撑

唯物史观为劳动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恩格斯认为“劳动”是类人猿向人完成过渡的钥匙。早期人类在社会生产中创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着改造自然的活动,进而产生意识,最终成为“现实的个人”。劳动促使社会成员间关系不断密切,劳动精神则在推动人类发展自身的实践进程中提炼而成。另一方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唯物史观认为,精神在根本上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具有独立性。劳动精神既反映现实生产状况,也包含着现实的超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社会劳动的形式也趋于智能化,前期形成并积淀的劳动精神仍然存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之中,这成为新发展趋势下人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并使得个体在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2 中华农耕文化为劳动精神提供生长条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与祖宗崇拜现象的影响下,农耕文化也在人们生产实践中孕育而生。农耕文化主要体现在以耕地为生产系统,所以历代重农思想连绵不绝。春秋战国时期,統治者为保证农耕社会稳定发展,他们遵循“使民以时”的原则,先民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主动发挥劳动的自觉性,农耕的过程中也衍生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理念,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与热爱劳动的价值取向,这为劳动精神生长提供了重要“养料”。同时,随着宗法制度的湮灭,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加强,作为农耕文化的核心的“五伦”理念也随之完善,人们在规范自身的行为中进行有序的社会生产,这对维系传统农业社会中关系的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后,出于减少人口流动性与增加税收的需要,人们逐渐被限制在土地上进行生产活动,从而使得农耕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走向一体化与封闭化,重土安迁思想也逐渐沉淀在先民的意识里,他们在遵循一定血亲秩序的前提下,通过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创造出许多优秀的劳动成果,实现了生产实践和道德伦理的统一,劳动精神被赋予热爱劳动和崇尚劳动的人格化品质。

1.3 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为劳动精神注入时代动能

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探索历程为劳动精神不断注入时代新动能。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劳动解放中国的大幕也从此打开。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在苏区建立农业互助合作社,带领军民开垦荒地,使得农业生产有了较稳定的劳动力基础,并强调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的基本方针,这一系列举措在改善苏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劳动精神的构建发挥了巨大的效能。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地区发出“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号召,通过劳模运动、劳动立法及传媒文艺等形式带领人民对根据地进行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劳动精神的弘扬。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为改造旧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国家的综合国力快速提升,这离不开特定时代下中国人民辛勤付出与自我奉献。现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吸取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经验的前提下,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新时代劳动精神展现中国劳动人民踔厉前行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大批青年楷模,他们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让劳动精神可视化,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大动能。

2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2.1 劳动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致

新时代下,青年劳动时所展现的精神状态对社会总体价值体量的创造影响相较于之前更加凸显,培育劳动精神归根到底是让年轻个体在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的行动中,产生对劳动的热爱,进而让他们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技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的精神性生产实践活动,其遵循《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条件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对青年学生的目标引领以及人格完善起到了驱动的作用。由此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劳动精神培育相契合。

2.2 劳动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一致

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将劳动与智力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我国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当代青年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重任,他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自觉自主地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站稳人民立场,否则共产主义社会只能是一个美好理想。“站稳人民立场”,集中体现为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认同、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泛娱乐主义为代表的不良思潮正在无形中消解青年的劳动积极性,这警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行精神与物质建设。高校作为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文化社会化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育活动,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遵循的社会主义基本办学方向,让他们在政治立场与政治方向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理解新时代下劳动精神的深层次内涵,自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个方面来说劳动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3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支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注入新要素,才能永葆生命力。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有基础的思政课程并在专业课程中设有实训环节,这些课程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劳育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现象,这对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因此,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高校学生在深刻领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所涉及的劳动理论的内在意蕴,正确认识劳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的质量。另一方面,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的现实需要。“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对于发展质量问题的关注日益凸显,在人才培养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创造性劳动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更加深刻影响社会发展。创新驱动实质在于人才驱动,而创新精神作为劳动精神的内核,它与知识的累积呈正相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具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中起到关键作用,这要求我们将劳动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帮助高校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工处理,充分理解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当代的价值指向,这可以促进他们形成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创新思维,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且具备数字化能力的青年劳动者。

3.2 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斷提高,劳动异化现象随之产生。部分年轻人在高压状态下的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而自身却变成了廉价商品,再加上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受到制度的压榨,使自身同劳动产品产生了异化。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劳动者的思想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成为化解劳动异化风险的关键。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是教育而非劳动,它体现了马克思“教育与劳动结合”思想,它能促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到机械化时代的劳动价值,从而使其适应当前的生产分配方式,化解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从而在劳动中找回主体性,实现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在劳动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现象,人们以劳动为谋生手段,逐渐丧失劳动幸福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个体掌握一定生存技能的功能,把劳动精神植根于这种教育活动,可理解为使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在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通过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在不断建构意义世界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人类本质的回归。

3.3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价值理性消解和工具理性滥觞的影响下,部分学生产生了好逸恶劳的心态,从而降解了自身对劳动的热情。社会环境的改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时调整育人方式与内容,也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让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才可让其牢固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让受教育者深入实际,其中内含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对于大学生自我劳动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引导意义。因此,劳动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嵌入式的手段在劳动实践中将劳动相关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劳动精神所包含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内在价值意蕴,通过以劳树德的方式开启人生之智。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劳动精神中包含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以及劳动理念需要附着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才可得以传承,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上是个体自身在劳动生产实践中谋求物质和精神相互平衡的过程,在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行为管理中发挥着一种非“附加的”影响,高校学生通过劳动文化的熏陶与理论学习,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体悟发现劳动美、捕捉劳动美与创造劳动美,这可助力他们正确看待人们为追求美好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4 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4.1 进行协同育人以提升劳动精神培育理论指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课程育人”位列“十大育人体系”之首,这对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格局。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针对青年群体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理论运用实践环节,开展师生互动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高校学生根据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在实践中厘清劳动精神相关概念,深入探索劳动精神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让所有高校的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层面的新形式,这要求高校在推动劳动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其他专业课教师应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交流通道,强化育人职责,深入探究各种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文化要素,让劳动精神在学生实践中落地生根,并且以浸润的方式在校园生活中把劳动育人的工作协同管理机制贯穿到办学治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塑造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与劳动知识,加深他们对劳动本身的必要性有清晰的认知,以达到彰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的效果。

4.2 推进环境建设以创设劳动精神培育文化场域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环境的滋养,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给予人以积极的影响。劳动精神的主体是劳动者,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鍵是发现人,即挖掘具体历史情境下的人物故事。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个体把追求幸福生活作为奋斗目标,他们在生产实践中践行劳动精神。针对高校学生对模范崇拜的心理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思想宣传的使命和任务,在重要的时间节点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通过这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让高校学生充分学习挖掘劳动模范身上辛勤劳动与诚实劳动的宝贵品质。同时,思政教师要切实地将劳动模范人物的具体事迹加入思政课的案例教学,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与温度。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升级,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一个更加包容开放的空间。高校应借助新兴媒体技术来宣传我国在弘扬劳动精神方面制定的方针与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做好校园劳动文化的宣传工作。同时,高校学生会应发挥其特有的引领力,聚焦同学核心需求,设置文化长廊用以记录并宣传校园劳动的真人真事,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进主题的展览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沉浸式课堂,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劳动文化中所承载的价值底蕴,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构建培育劳动精神的文化场域。

4.3 开展劳动实践以促成劳动精神培育时代转换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弘扬学生劳动精神,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构建第二课堂劳育体系,培育一批专业辅导教师,借助激励和奖励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在让学生由被动介入到主动嵌入的这一过程了解劳动精神中关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深层次内涵,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感情,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单是生产的历史,也是交往的历史。劳动精神中包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取向,它的塑造是一个动态化复杂过程,不能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去解决。因此,高校应秉持着“开门办思政”的理念与企业间构建起联动的就业帮扶机制,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鼓励其走出校园,通过深入企业,这可以让高校学生获得课本之外的中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验,并在身体实践和心智运动的双重作用下,发挥自身创造性劳动思维,领悟创造劳动的现实价值,进一步将劳动精神融入自身的态度体系中,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进程在全社会的合力中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旺生,李兴军.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J].中国农史,2020,39(05):310.

[2]王金玉.劳动解放的中国起点:“五四”劳工话语的建构与转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18.

[3]谭泓.延安时期的劳动伦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07):5359.

[4]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5]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1012.

[6]潘春玲.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03):126130.

[7]程仕波.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三种样态[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4852.

[8]熊建生,郭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2,(03):5965.

[9]汤素娥,柳礼泉.习近平论弘扬劳动精神的三重意涵[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37.

[10]石路,明芳.列宁青年劳动教育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暨《青年团的任务》发表100周年[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04).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0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