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英翻译研究

2023-02-19 09:54陈柯朱炯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陈柯 朱炯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交融,全球各国能真正客观准确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读懂中国显得格外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是世界与中国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该类文本的翻译格外重要。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结合近年报告具体实例,对该类公文的翻译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方法,为政府公文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文特点;翻译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4.089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各国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为全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是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纽带。翻译作为传播文化的桥梁,是国内外交流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独具中国特色政府公文的翻译,能够让世界各国认识当下真实的中国,发出中国声音,传达中国态度,展现中国形象。

1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1.1 理论背景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联合国环境会议的召开,人类社会将环境保护纳入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在这一过程中,为追随社会进步的脚步,并紧贴学术发展的方向,“生态”一词被引入了翻译学领域。自此之后,翻译学者开始从“翻译生态”视角出发认识翻译活动,这是生态翻译学应运而生的直接原因。

1.2 理论基础

整体主义是生态学的指导思想,生态翻译学的观点是:翻译是一个和谐共生的系统,所以任何一个生态行为都会对全局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受到达尔文“适应选择”原理的影响,胡庚申提出了“适应或选择”理论。他认为翻译中译者占据主导地位,文本为依托地位,跨文化信息是核心,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要采取对文本转换的翻译方法。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生态智慧是生态翻译理论的根基,所以生态翻译学要寻求译者和译语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2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政府公文的应用

“生态学”和“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译者研究翻译的另一个学科视角。生态学认为整个翻译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中“翻译即适应选择”是核心理念之一。译者在翻译中,要尽量保证译文符合译入语的生态,保持译文在译语生态环境与原语生态环境的平衡统一。所以译者在翻译中需要注重协调各个因素,完成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的适应与选择。

2.1 语言维

语言维需要完成原文形式的转换,这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原则。译者在翻译中要尽量保留完整原文形式,准确传达原文内容,让读者领略到原文的文化特点和语言风采。

例1:“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

“大水漫灌”这里如果只保留形式,那么会给外国读者造成困惑,不解其意。近年来的翻译版本如下:

TL1: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L2:Massive stimulus

TL3:A deluge of strong stimulus policies

TL4:Flood…with liquidity.

大水漫灌本指农业灌溉的一种方式。但运用在经济调控方面,则指往市场里“放水”,注入大量货币从而刺激经济,是一种刺激性经济政策。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两种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含义,主要是译出了政策的意义,但体现不出大水漫灌的视觉冲击感。第三种译文用了“deluge”一词形容政策。这一词本意是“洪水”,对应中文“大水漫灌”的比喻意象,同时“a deluge of sth ”又可表示“大量的(某物)铺天盖地而来”,这不仅传递了原文内容,还展现了原文意象特点。译文4运用了动词“flood”,体现了大水漫灌的视觉冲击感;“liquidity”一词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政策施加之多,所以后两种译文能更有效地实现语言维的适应选择。

例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TL1: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从字面意思看该词涵盖了四个内容,但是透过字面意思,了解背景知识后发现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考虑到各项决策要具备协同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所以如果译为“Four Comprehensives”,就无法充分地展现出这个术语的整体性和四项内容的内在统一性。若译为“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就更符合三维理论的和谐统一性。“Four-pronged”本是四管齐下的含义,在这里可以表示涵盖四个方面的战略布局,四个方面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同时使用“Comprehensive”也凸显了“四个全面”内容各自的特点和这个战略布局的全局性。最后再补充“strategy”体现这是一项战略,展现其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所以在语言维的适应選择的指导下,需要反复查证思考确定术语的翻译,更客观准确地传达信息。

2.2 文化维

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与审美各异,译者在翻译时,需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因此,原语的语言转换非常关键。文化维的适应选择需要译者明确自己的翻译目的,以读者感受为先,尽可能地保留原文韵味,结合文化内涵,准确阐释意义,以方便读者理解。

例1:“點对点”服务

TL1:Point-to-point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译者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直译该词为“point-to-point services”,那么会给外国读者造成困扰,无法理解该词所表达的含义。根据当前社会文化背景,可见由于疫情冲击,政府提供了点对点服务,帮助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所以这里“点对点”服务指的是“点对点”包车、专列、包机运输服务。因此该词加入“transportation”指代会更加清楚。

例2:“务工收入”

TL1:Incomes from non-agricultural work

务工根据原文对应语境可知,务工的主体是返乡贫困劳动力,指因为疫情影响本要进城务工又回到乡村的农民工。他们务工主要是从事非农业工作,所以这里的务工收入的翻译不能仅仅字面翻为“incomes from work”,而是“incomes from non-agricultural work”,词汇意义的补充更易于外国读者的理解,也在原语生态环境下协调了译语生态,实现了文化维的语言转换。

例3:“对工作难度大的贫困县和贫困村挂牌督战,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TL1:Counties and villages facingobstacl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ere placed under special supervision to see they completely implemented all assistant and support policies.

“挂牌督战”现在常跟脱贫工作联系在一起,挂牌督战可以处理为动词形式的表达“were placed under special supervision”更准确。“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要把中文里的隐藏逻辑译出来。“督战”目的是确保精准落实措施,可以紧接上一句用“to”连接,以凸显暗藏在句子内的行文逻辑,完成语言维的适应选择,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使句子逻辑更清晰直观。

2.3 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选择要求译者在翻译中重视源语与目标语的交际意图,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需要在完成前两种维度适应选择后,根据中西文化、思维、制度和审美差异,在译语生态系统内实现交流沟通。

例1:“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TL1:keep our skies blue,our waters clear,and our lands pollution-free

“保卫战”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名词,在翻译时为了让外国读者有效读懂含义,需要翻译出字面背后的意思。“保卫战”指保护环境,其中“碧水”的翻译,不能翻译为“keep our water green”。“碧”在中文中指绿色,“green”虽然是“碧”的颜色对应词,但无法实现原语和译语的对等,因为这里词汇背后的意义是指“干净的水,没有被污染的水”。所以用“clear”一词最佳,会更加符合源语意义,实现交际维的语言转换。

例2:“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

TL1:The central governmentset a mechanism to directly allocate two trillion yuan of new funding to prefecture- and county-level governments,while provincial-level governments also raised their funding allocations to governments at these levels.

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特色表达,其一“直达机制”。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直译为“direct mechanism”则会让译语读者不知所云,有中式英语的导向。联系社会背景知识发现“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保持现有财政管理体制和地方保障主体责任等,按照中央切块、细化方案快速直达的原则。所以译者必须进一步阐释其意义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意思,完成交际维的转换。其二“下沉”的含义是省级向县、乡拨款,所以同样也要在译语生态内达到统一对等。

例3:“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

TL1:We worked harder to eradicate pover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ies and facilitate consumer spending on products from poor areas.We stepped our efforts to monitor for groups who are liable to return to,or fall into,poverty,and offered them with assistance.

在这句话中,“产业扶贫”应理解为发展当地产业以减少贫困,需要按其含义进行翻译,否则会给译语读者造成困扰。“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消费贫困地区生产与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创收,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这两个词义也需要完成交际维的语言转换。同时“返贫”和“致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返贫”是本已脱贫又再次陷入贫困;“致贫”是因为某种原因从不贫困陷入了贫困。这样解释出涵义的表达才能让译语读者接受和理解,并充分协调了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的平衡统一。

3 结语

政府公文的翻译看似句式结构单一、重复多,但是翻译过程需要考虑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因素、文化特色、修辞、语言特点等。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扩充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完成语言形式到内容的转换,达到与目标语读者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三维”层面的统一,在文本翻译中做好调整与决策。通过三维理论的指导,在翻译实践中再现原文意义,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所阐述的内容。所以译者需要在了解公文特点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个人翻译素养,搭建起中外沟通的桥梁,让世界了解到一个更真实、更客观的中国。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22.

[2]胡庚申.生態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13,(8):1012.

[3]田海龙.中央文献英译的话语研究范式——超学科视角[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5):17.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杨雪冬.党的十八大以来若干重要政治术语的翻译与传播刍论[J].对外传播,2016,(3):1315.

[6]章宜华.中国特色词在中外传媒的使用特点及影响因素[J].学术研究,2016,(7):151156.

[7]张颖.对重要政治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9,40(4):150155.

[8]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原理、策略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9]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语教学,2013,(8):6.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