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的考查方式赏析

2023-02-20 04:04陈剑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广口解析仪器

陈剑芳

(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31583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掌握化学实验知识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素养.现举例说明化学实验的考查方式与解题思路,供参考.

1 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学生要掌握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仪器的洗涤与安装、装置气密性的检验、物质的加热、常用仪器与试纸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气体的收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操作方法.

例1(2022年高考湖南省化学卷)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图1所示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图1

解析A项,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出口上斜,轻轻挤压玻璃珠附近的橡皮管可以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项操作符合规范;B项,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1/3处,B项操作不符合规范;C项,实验室中,盐酸和NaOH要分开存放,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C项操作不符合规范;D项,用胶头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垂直悬空滴加,D项操作不符合规范.因此,此题的答案选A选项.

例2(2022年高考海南省化学卷)图2所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图2

解析A项,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项操作不规范;B项,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B项操作规范;C项,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项操作不规范;D项,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D项操作不规范.因此,此题的答案选B选项.

2 考查化学试剂的保存

在实验室保存化学试剂,要根据化学试剂的物理性质(如状态、挥发性等)和化学性质(如酸碱性、稳定性、氧化性等)选择正确的保存方法(如易分解的试剂应保持在棕色试剂瓶中,固体试剂应保持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应保存在细口瓶中,保存碱性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等).

例3(2022年高考山东省化学卷)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D.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解析A项,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则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避光存放,A项正确;B项,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则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项正确;C项,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则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项错误;D项,高锰酸钾固体受热易分解,则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且存放在阴冷处,D项正确.因此,此题的答案选C选项.

例4(2022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检测)实验室保存表1所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

表1

解析A项,钠易与水和氧气发生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大,则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水、氧气接触发生反应,A项保存方法和理由均正确;B项,液溴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防止液溴挥发,B项理由不正确;C项,浓硝酸使铁质容器钝化,则可将浓硝酸密封保存在铁质容器中,C项理由不正确;D项,烧碱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且烧碱易潮解,能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则烧碱应密封存放在广口塑料瓶中(或带有橡胶塞的广口玻璃瓶中),D项保存方法和理由均不正确.因此,此题的答案选A选项.

3 考查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用途

进行化学实验离不开化学仪器.同学们要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主要用途、形状及结构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常用化学仪器.

例5(2022年高考浙江省化学卷)如图3所示名称为“吸滤瓶”的仪器是( ).

图3

解析A项,图示实验仪器为蒸馏烧瓶,A项不合题意;B项,图示实验仪器为分液漏斗,B项不合题意;C项,图示实验仪器为容量瓶,C项不合题意;D项,图示实验仪器为吸滤瓶,其特征是侧壁带一个支管的锥形瓶,D项符合题意.因此,此题的答案选D选项.

4 考查实验现象的预测

实验现象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外在表现.掌握有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把握有关实验原理、能够对实验现象描述的正误作出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例6(2022年高考山东省化学卷)依据表2所列实验,预测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表2

解析A项,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两者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镁不与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则沉淀不会消失,A项不正确;B项, F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洛液,溶液不会变色,B项不正确;C项,AgI的溶解度远小于AgCl,则向AgI悬浊液中滴加 NaCl溶液至过量,黄色沉淀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C项不正确;D项,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则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至过量后溶液紫红色褪去,D项正确.因此,此题的答案选D选项.

5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答此类题目,要利用有关物质的性质,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原理、所用试剂、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实验结论等进行分析评判,看是否达到实验目的、某方面是否存在错误、结论是否正确、方案是否最优或不足等,从而求解.

例7(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甲卷)根据实验目的,表3所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表3

例8(2022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由表4所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表4

解析A项,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A项错误;B项,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项错误;C项,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C项正确;D项,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但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D项错误.因此,此题的答案选C选项.

猜你喜欢
广口解析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睡梦解析仪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电竞初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精析“一器多用”和“多器一用”
瓶子里的雾
根和茎生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