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

2023-02-20 09:14董鹏磊赵鑫涛
河南电力 2023年2期
关键词:乐融融年俗通宵

文_董鹏磊 图_赵鑫涛

除夕夜,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水果、油炒花生米、刚切好的牛肉和一瓶酒,被陆续摆上桌,成为我家年夜饺子后约定的习惯。

这一天,不胜酒力的公公也要小酌一杯,微醺的他沉浸在喜乐融融的年味里,和家人看着春晚、嚼着零食、聊着家事。调皮嬉闹的孩子们在各间卧室跑进跑出。院外,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一夜长明,与家人共同守岁。

“妈妈,真的有‘年兽’吗?”4岁的清儿跑过来,仰着红扑扑的小脸,眼睛瞪得大大的,等待我的回答。

“‘年兽’是个传说故事呀。”我把小时候从我奶奶那里听来的故事讲给儿子。

相传,“年”形貌狰狞,百姓谈“年”色变。为了防止被“年”祸害,除夕当天,每家每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封住。饭后,谁都不睡觉,挤坐在一起壮胆。后来,百姓又找到“年”的弱点,便着红衣、挂灯笼、燃爆竹,以驱赶之。打败了“年”后,大家敲锣打鼓,互相道贺,便有了“过年”一词。流传至今的年俗也成了我们普天同庆的文化传统。通宵守夜,更象征着驱走邪瘟病疫,期待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年”的故事让清儿听得津津有味,也吸引来了哥哥,哥哥兴奋地叫着非要守岁,他斗志昂扬的劲头像极了我孩童过年的时候。

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也总是充满信心,在长长的年夜饭后,令我最兴奋的是午夜时的那场烟花爆竹。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娃,最后一个烟花一定由我勇敢地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直到鞭炮燃放完,才真正进入守岁的攻坚阶段。和大人回到屋内,围坐火炉旁,看着他们聊天、嗑瓜子,时间似乎也被拉长了,困意袭来,瞌睡虫也在脑袋里“打转儿”。可别睡啊,为坚持守岁,我恨不得用火柴棍把眼睛支起来,殊不知,再睁眼醒来,一定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母亲为我缝制的新衣。

小时候,年年的守岁都是草草了事。令我惊奇的是:大人们是怎样熬过漫长一夜呢?

“妈,春晚里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跨进了新年。”大娃的欢呼声帮我解读了守岁的寓意。“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两年。”我们以“辞”告别旧岁,以“新”迎接生命的新一段时光。这或许是,我孩提时大人们通宵守岁所表达的情感吧,唯愿家人平安。

猜你喜欢
乐融融年俗通宵
“多元共治”乐融融
苏南年俗亦动人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约通宵畅聊
依托年俗学数学 构建德育一体化课程
集体生日乐融融
不敢回答的问题
小蜜蜂
亲子挖渠乐融融
包头传统年俗与现代年俗对比初探
年俗教育在言传身教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