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与探索

2023-02-20 00:28毕雪涵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毕雪涵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迎接现代化、走向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回溯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历经了漫长的探索和形成的过程。毛泽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奠基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杨小军等[2]认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经历了萌生、尝试和创新的三个阶段”。金思扬[3]从根本条件、政治保障、领导优势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毛泽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和发展作出的奠基性贡献。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奠基和探索的重大贡献”展开深入研究,总体可分为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基本历程[4]、主要贡献[5-6]和重要意义[7]三个方面。但当前关于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的相关研究还略有不足。立足新征程,系统梳理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所做的独创性贡献,分析其探索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的题中之义。

1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奠基与探索的重大贡献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懈追求”[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激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性。毛泽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探索者,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基本路径、发展原则及价值目标,开辟了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新路。

1.1 探索基本发展路径,铺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革命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侵略者精良的武器装备,毛泽东深感实现军事及重工业现代化、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性。从抗战后期始,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等同志就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展开了多次论述,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筑梦现代化百年征程的开端。

第一,关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调整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现代化本质上是由工业化驱动,进而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制于我国薄弱的经济基础,毛泽东未直接提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而是强调要“以重工业为中心”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旧面貌。1957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国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毛泽东认识到现代化不能局限于工业建设这一个方面,应当努力实现现代化各领域全面、均衡的发展。1956年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对“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有了完整表述。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准确阐述,即建设一个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0],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预设了最初目标。

第二,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赶英超美”调整为“两步走”。为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目标,1957年,毛泽东提出钢产量“十五年赶上英国”,“五十年”超过美国的“赶英超美”战略。而后,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赶英超美”的时间一度被提前为“三年赶上英国”“十年超过美国”,各项建设指标不断被拔高。诚如毛泽东后来所总结的,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我们才刚刚起步,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还有许多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一味追求短时间达标、“以钢为纲”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产生活秩序混乱。为统筹兼顾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毛泽东在反思“赶英超美”战略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想要赶超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需要“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据此,毛泽东重新部署现代化的战略蓝图,谋划了“两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实现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独立和相对完整。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从“赶英超美”转变为“两步走”符合中国实际,同时“两步走”构想也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分步走”战略的雏形和萌芽。

1.2 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框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独立自主搞建设是毛泽东始终秉持的实践精神和基本立场。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东方大国,无论是探索革命道路还是开辟适合本国生产生活特点的发展道路,都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解决问题。毛泽东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不是一蹴即至的,而是在“第二次结合”原则的指导下,经历了一个波澜曲折的过程。从“全面学习苏联”到对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再到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毛泽东在探索中逐步确立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原则与模式。

第一,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毛泽东以“初学者”的姿态,在“仿效苏联”的过程中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建国初,基于对国际形势和我国现代化基础的现实考量,毛泽东将目光投向现代化起步较早的苏联。他以“初学者”姿态号召全党以苏联为现代化“参照样板”,以“一化三改”总路线仿效苏联重工业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发展基调下,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旧面貌,取得了工业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第二,“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模式”的弊端渐次显现,毛泽东认识到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并非完美无缺,遂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新命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创性地提出:“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1],并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作出三点构想: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二是在战略方针上,提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强调要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三是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毛泽东在独立自主原则的指导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进行探索的结果,它既突破了苏联高度集权的工业化模式,又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资本、高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开辟了现代化范式的新纪元。

1.3 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型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宽广视野,指出“所谓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独立、民主、和平友好、人类进步”[12],把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前途命运同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理念。

第一,毛泽东主张建构中华新文明,探求中华文明和平发展的新路。其一,毛泽东肯定了中华文明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历史的广袤视野看,中华文明历经艰难,却始终保持向前发展的态势,具有强大的延续力、融合力。毛泽东深刻指出,东方文明占“半壁”世界文明,“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13],与资产阶级“训练一批文明的奴隶”不同,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在于以人民民主专政保障文明成果的共享性。其二,毛泽东对“什么是人类新文明”的认识远超时代、国界及意识形态的界限。早在1920年,毛泽东就认识到,大家都在追求新文明,但却并没有把握住其具体内涵和发展方向。毛泽东从全人类文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和定义这个问题,并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澈底变易人类之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生活”[14]的新文明。其三,毛泽东主张重构中华新文明。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物质文明贫乏,文化建设落后,“各种东西都少……文化程度不高”[15]。因此,要在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使文化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努力建造“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先进的中国”,“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16]。毛泽东关于中华新文明的构想展现了其在现代化探索中致力于实现“科学文化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和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创造性。

第二,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思想。一方面,中国工业化发展是为人类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前提和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强调,改变百年来“挨打”“挨饿”的情况、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一种责任,是我们对于人类的贡献。面对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毛泽东清醒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领先我们太多,他告诫全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有“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17]的坚定信念,有“善于学习”博采众议的态度,有使我们从落后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必胜信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业建设才能焕发新气象。另一方面,毛泽东倡导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友好关系。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将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平正义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同“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团结合作,大力支持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1957年,在十月革命胜利庆典上,毛泽东就中印、中缅等国与国之间的相处问题,再次呼吁各国都应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为亚太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为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作出贡献。毛泽东“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思想不仅明晰了中国式现代化肩负的世界责任,同时对重塑世界新格局、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正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既具动态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具系统性,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还具开放性,坚持和平发展、合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成果。

2.1 动态性: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动态性是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毛泽东反对以苏联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框定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主张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方法和逻辑起点,积极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实事求是”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事物发展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同样也要经历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国式现代化也处在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同样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异。

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毛泽东以调查研究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与时偕行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何谓工业化?如何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经历了“以俄为师”的实践后,毛泽东对于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可以和苏联有些不同”[18]。为尽快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旧面貌,中国共产党迫切希望打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崭新局面,但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在一段时间内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1961年,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针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存在的盲目性,呼吁全党,今后要下苦功夫调查研究,以至于彻底搞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规律。

在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毛泽东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化事业融会贯通,打破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藩篱,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中间地带”理论、“团结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的实践方略等等。同时,毛泽东还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政治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在文化上制定了“双百方针”。由此,毛泽东在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基础上,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开辟了一条独具匠心的中国式道路。

2.2 系统性:以系统论为方法指导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由诸多领域和环节构成的庞大系统,只有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观照历史与现实、变革社会结构的系统工程来对待,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毛泽东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视作全局视野下的一项系统工程,在优化内部结构中统筹现代化,在把握整体中推进现代化。

第一,毛泽东坚持系统谋划,在优化内部结构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增强现代化建设中各项政策措施的耦合性和联动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运行效果不仅取决于单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更取决于要素之间的联动性和协调性。基于此,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9]。对于如何实现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三者之间比例和谐的问题,毛泽东从“照顾全局的观点”出发指出,一方面,农业和轻工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工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可以为农业和轻工业提供机械设备,提高其生产效率。在系统观念的指导下,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运用好结构性思维,对中国式现代化这样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因而,要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安排,发挥好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各项要素的协同功能。

第二,毛泽东始终坚持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整体性是系统的首要属性。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并非是在一个民康物阜的历史基础上起步的,作为积贫积弱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落后,就必须妥善处理好工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为提升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协调好党委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毛泽东在《党委会工作方法》中强调,党委同志要学会“弹钢琴”,既要抓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其他工作,要“十个指头都动作”。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围绕正确处理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十大关系和重要问题,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及如何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四个现代化”、正确处理“十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极大改善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整体思维方法强调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考察,同时整体性推进不等同于同步推进,因而,又要着重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3 开放性:以包容开放为精神品格浸润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自发端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包容开放之道。毛泽东将探索强国富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融会贯通。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开放的现代化,而不是封闭排他的现代化。

第一,毛泽东历来重视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对于战争一直持反对态度,一再表达“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20]的美好夙愿。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对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毛泽东强调要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现代化实现途径的探索,呼吁各国以“环球同此凉热”的宽广视野和世界担当,探索多样性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形态是远超西方国家“国强必霸”的普世法则、符合全体爱好和平人民共同利益的协和万邦、多元互鉴的文明新形态。毛泽东立足中华文明,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旗帜鲜明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和平之路,是一条发展之路。

第二,毛泽东主张“批判地借鉴”和学习外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文化,这一思想散见其文章和各类著述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简明扼要地提出,我们的方针是学习一切民族、国家的长处,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学。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亲赴苏联考察、学习其现代化建设经验。1956年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各部门汇报工作时,他又进一步指出:“不论美国、法国、瑞士……,只要他们要我们的学生,我们就派去”[21]。同时毛泽东强调,向外国学习,要坚持以我为主,要弄清中国实际,要突显民族特色。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始终秉持“洋为中用”的开放思维,在独立自主原则基础上,主动打破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束缚,跨越了文明冲突陷阱,培塑了中国式现代化包容开放的精神品格和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

3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奠基与探索的现实启示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自毛泽东1953年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起,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已走过70余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已然起航,站在新起点上,深入总结毛泽东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1 牢牢把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毫不动摇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前提。毛泽东自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就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何谓“西式现代化”?“西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它以物质利益为内驱动力,以维护资本主义政权为核心目标,因野蛮的扩张取向和掠夺行为受到国际社会的道义谴责和严厉批判。诚如毛泽东所言,不论是从价值立场、现实国情还是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一齐破了产”[22]。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是中国特色与一般规律的辩证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面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现代化事业?第一,大局事关事业成败。谋大局就是要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统筹“两个大局”。在“两个大局”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客观上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国之大者”做到胸中有数,深刻领会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时刻关注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把业务工作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来运筹和把握。第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回溯历史,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每一步都离不开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决策。在新发展阶段制定发展政策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从而塑造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新动能,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备预不虞,为国常道”。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越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越要做好防范抵御风险的准备,坚决驯服“黑天鹅”,全面防范“灰犀牛”。总之,从根本方向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此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与党和人民方向一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向而行。

3.2 正确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本色,也是回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诞生于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当时,在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落后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及国防科技现代化绝非易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后,毛泽东曾以“酸菜里面出政治”的故事,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强调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两个务必”的奋斗姿态。在毛泽东的带领下,1956到1966年的十年间,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不可否认的卓越成就,涌现出以石油工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化建设英雄和时代楷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斗争精神。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我们党从斗争中创造了历史,也一定要依靠顽强斗争赢取未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更高目标勇敢攀登。然而,目标越接近,就越是吃力。为此,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必须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斗争。党兴才能国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变革,只有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原则和方针,坚持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相结合,才能为开拓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壮阔前景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因而必须为维护人民利益而斗争。一要坚持斗争为了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向前推进;二要坚持斗争依靠人民,充分挖掘人民建设现代化事业的智慧和力量;三要坚持斗争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面对现代化道路上的各类风险挑战,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合力,牢牢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3 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信

强大而持久的真理力量使马克思主义跨越国度而不衰,超越时代而不竭。马克思主义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命运紧密相连。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亦是百年现代化振兴发展的历史,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以理论创新指导现代化实践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逐渐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历史。现代化是一个变动的历时性概念,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从“一化”到“四化”,从“赶英超美”到“两步走”,从“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目标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从毛泽东的“发先声”到改革开放的“闯新路”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开新局”,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概念日渐清晰,现代化图景所富含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意蕴愈发凸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主线也越来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彻底粉碎了以西方理论裁剪中国现代化事实的呓语,展现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一个民族要想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伟力。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就是坚定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肯定。如何增强理论自信?毛泽东探索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启示我们,一要深刻认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普遍性。历史是复杂的,中国式现代化虽根植于中国大地,但它是在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基础上构筑的各项经济、政治等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在规律。同时,其蕴含的独特人民观、文明观、民主观彰显了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其他学说无可比拟的理论价值和优秀品格。二要牢牢把握创新这一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最为宏达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其面对的矛盾风险之多、发展问题之重,前所未有。为此,必须系统总结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激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更为强大的真理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