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建 瑞安市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迈上新台阶

2023-02-21 00:55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孙欣娜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1期
关键词:瑞安市海洋资源示范县

□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孙欣娜

1月6 日,自然资源部公示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拟认定名单,瑞安市榜上有名。据悉,首批认定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示范期为2023 年至2025 年,在此期间将享受6 项支持政策,包括优先列入试点、优先申报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程项目、优先盘活利用城镇低效用地支持政策,以及省级在资金分配、用地指标安排、重大项目落地等方面的优先支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推动自然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瑞安市认真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逐步改变低效粗放型的用地模式,特别是通过示范县(市)创建这一载体,以评促建,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水平。

一、精心组织,全面部署节约集约创建活动

瑞安市上下凝聚共识抓创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逐步改变低效粗放型的用地模式,切实解决经济发展遇到的用地瓶颈问题。

▲瑞安市陶山镇桐田沙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一是准确把握创建要求。2022年8 月30 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开展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创建活动。全市上下紧抓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第一时间成立瑞安市海洋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小组,专班化推进创建工作。从指标体系看,此次创建分为土地、矿产、海洋资源3 种类别,结合资源禀赋实际,瑞安明确以“海洋资源”为主功方向,精准化分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开展创建工作。

二是积极争取申报名额。该次评选采用逐级申报的方式,由各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初步推荐2~3 个县市区,再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负责择优推荐。瑞安市积极争取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指导,争取申报名额、把握申报要点,最终获得全省3 个以“海洋资源”申报示范县之一的名额,被推荐至自然资源部。

三是高质量开展申报工作。瑞安市认真学习领会申报程序、创建指标体系,制定《海洋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方案》等材料,保质保量积极组织申报。组建瑞安市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县(市)创建专家组,聘请海域海岛开发保护方面的学者、企业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工作进展评估。

二、塑造典型,全面提炼符合创建条件的示范经验

瑞安市在节约集约模式、技术、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节约集约水平显著增强,积极提炼经验进行创建。

一是探索海域立体综合开发。引入瑞安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桩基架空的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下部空间保留渔业养殖功能,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空间复合利用模式。瑞安市浅海滩涂“渔光互补”A-01 宗海(渔业部分和光伏部分)海域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于2022 年获批,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海上光伏电站,投产后年发电量约38.8 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46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0 万吨,极大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项目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

二是推进海洋数字化管理。采用一系列创新技术,推动瑞安海洋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如建设“瑞安市海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平台,包括海岛地理信息数据库、海岛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海岛管理,实现海岛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完成“瑞安市探索海域资源资产化管理”和“瑞安市海域资源价值货币化研究”试点,建立海域资源资产账户,编制海域资源资产负债表,为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支撑,构建海岸线、海岛、滩涂、水域资源资产账户,开展海域资源货币化,推动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

三是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力度,坚持保护与生态整治并举,注重科学修复,积极推进重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如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开展“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沿丁山二期主堤进行盐沼修复,通过耐盐性植物,发挥潮间带防护功能的同时,形成层次丰富、景色优美的潮间带,显著提升了城市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综合效益;启动“北麂列岛诸湾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项目,实施入海污染源整治提升与船舶港口污染控制,实施“净滩净海”工程,落实环境空间管控,加快美丽海湾整体智治体系构建,形成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应急能力增强。

三、以评促建,全面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水平

瑞安市通过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这一载体,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建,努力打造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标志性成果。

▲瑞安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牡蛎礁建设

一是以优化空间为目标,精心规划绘蓝图。严格落实“多规合一”改革,持续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形成县域规划分区、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等方案初稿。公布国土“三调”数据,划定“三区三线”,争取城镇开发边界增量空间,为瑞安市今后发展赢得了空间、赢得了主动。

二是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全域治理拓空间。坚持“增存并举”,紧抓稳经济若干政策红利,打好“争、盘、奖、腾”组合拳,多管齐下激活存量潜力。全年完成土地双清9169 亩、低效用地再开发3001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26 亩。坚持“海陆统筹”,强化用地用海报批,全力保障要素供给,全年完成土地供应5858 亩,供应收入155.2 亿元,居温州各县市第一。工业用地(用海)供应在县(市、区)3 次“比看”活动中均名列前3。

三是以改革创新为目标,探索改革谋提升。深化国土空间治理改革列入2022 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其中瑞安市作为试点承担“浙地智用”建设任务,通过构建涵盖报批、供地、利用、评价、盘活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该场景已在“浙政钉”“浙里办”上线,代表温州亮相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工作动态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刊发,2022 年12 月被评为省域空间治理“最优场景”,瑞安市被评为最佳“县级节点”,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另外,2022 年还争取到了全省第一批林业增汇试点县、首批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开发试点、深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测评估试点、土地出让合同电子化和“一码管地”应用试点。通过试点创建,引领创新发展,打造了瑞安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改革新样板。

猜你喜欢
瑞安市海洋资源示范县
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杀鸡吓猴
浙江省瑞安市锦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