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土保持和精准扶贫的协作与共赢研究

2023-02-22 08:04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站郭宝珍
区域治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贫困户精准

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站 郭宝珍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的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成效,并且也令水土流失的重点预防对策的相关区域和要求更加明确化,人为水土流失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水土流失的问题令该地区的农业经济产出量极大减少,并且也导致出现了贫困问题。而在新历史的发展环境之下,党随之提出了有关精准脱贫的相关要求,重视对问题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扎实可靠的水土保持工作,可为贫困地区创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帮助该地区加速脱贫。因此,要有效地结合水土保持与精准脱贫,实现两者的协作共赢。

一、水土保持在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应用

水资源、土壤资源等和人们的生存生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之时,水土是不必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可为人们创造诸多的物资资源。为有效地保持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将水土保护工作重视起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令自然环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阶段中。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来,水土流失不但表现为水土资源的大范围流失,还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流失问题愈发严重以后,很有可能会对本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对农业的发展带去消极影响。而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需利用水土保持的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客观改善与恢复。在此情况下,一定要将水土保持工作重视起来,以此为农业之后的发展创造相对良好与坚实的基础条件。并且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可逐渐形成一个人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环境氛围,为自然环境创造更为强劲的活力,在保证自然环境生产能力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研究分析中可知,以往不科学的水体资源开发问题,导致出现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们想要实现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间的和谐相处,需要积极调动水土资源,发挥完善生态系统,逐渐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我国水土流失实际状况

就系统综合的角度看来,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了显著成效,并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也发挥出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因为我国的水土空间非常广阔,各个地区的状况也存在着很大不同之处,由此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协调和落实工作无法得到保证,甚至一些已经被控制住的水土流失的地方可能会出现反复问题,致使出现规模较大的水土流失方面的问题。在调查研究分析中可知,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地区中,民众的水土保持意识相对较弱,并且也对水土保持的危害性认知不够到位。不仅如此,一些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植被补植过度依赖,并未将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作用发挥出来,由此也致使水土流失的防控成效被降低,由此对水土保持成效稳固非常不利。在具体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之时,多数地区的政策都相对独立化,企业并未与其他的政策措施内容相互连接,对各类整治资源力量的整合也相对不利。不仅如此,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影响之下,我国的水体保持工作所面临的压力也相对较大,此类问题都是需要重点思考与对待的。

三、实现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实现协作共赢的措施

(一)创新水土保持思路

在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活动中,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及贯彻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始末中去,并且一定要齐抓共管,实现同步推进。做好精准扶贫的相关工作,并且利用精准扶贫的工作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顺畅开展,利用贫困人口得到的效益与实际的脱贫程度,客观地检验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设效果。利用水土保持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令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基的基础更加坚实。形成系统完善的水土保持及精准扶贫协作共赢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解决民生贫困方面的问题,将农民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重视协调统一治理模式及产业脱贫,令水土保持、精准扶贫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协调一致,促使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在水土保持中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二)重视产业培育发展

贫困户是进行脱贫工作的重要主力军,并且脱贫致富需要依靠群众的辛勤劳动才可得以实现。脱贫户想要真正地实现脱贫,单纯依靠政府所接济的物资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只有将贫困地区的多元富民产业逐渐培养起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以甘肃省为例,省委与省政府出台了“1+7”精准扶贫的相关方案,这是有效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组合拳,在帮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因村施策与因地制宜,在明确掌握贫困地区贫困状况、深度与广度等的基础上,明确任务的目标、主要对策与责任分工等,协调各方之间的配合和互相支持,令各项政策与扶贫方案得以充分落实到位。需要积极实现工作机制的创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用发挥出来,逐渐聚集脱贫攻坚的重要合力,以此来逐渐带动起设施农业、畜牧业与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科学地引导工作也不容忽视,需调动县、乡政府与贫困村两委班子等的力量,共同规划特色富民产业市场对接、技术支持与质量监管等相关工作,实现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通过产业融合实现精准扶贫

举例湖北营山县,该县的水保局重视创建优质的水保工程与助推产业脱贫类活动,运用创建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立体栽植等方法,令水土保持工作和产业脱贫实现有效融合。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工作想要实现精准扶贫,推动产业发展,需要做好量体裁衣的相关工作。在先期阶段中,专程聘请了专业的研究专家开展实地调查,完善科学论证工作,同时也引入了适用于立体栽植的各类苗木。并且在前期种植、中期培育与后期养护管理方面,长时间地聘请高水平专业人才,开展现场的指导与追踪类服务,以此来推动苗木落地生根。县水保局投入了部分资金,在东河红叶谷连片、温泉桃花谷沿线等地区的各个村镇种植了大约超过10万株的日本甜柿苗、桃树苗等相关苗木。另外,英山县保水局花费了大约3年左右的时间,将三条大河沿线大约三万亩组有的土地创造成为四季花果飘香的旅游景观区域。这种方式不但有助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将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起来,继而逐渐实现乡村旅游环境的美化。

现如今,英山县保水局已经建设形成了7条清洁型小流域与8个生态农业的观光园;依据精准扶贫,立体种植了大约超过1000亩的果林;创建了50多个文明村与6个生态林。另外,英山县保水局会投资超过1000万元,积极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园,并且建设包含葡萄园、无花果圆等多个果园在内的高标准果园。

(四)创新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是进行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生态和文化的协同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精准扶贫机制创新发展。以湘西州为例,在进行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之时,需要关注的点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一是进行生态与文化协同扶贫结对。将“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企业—贫困村、城市居民—贫困对象”等模式,利用认领闲置土地、认养贫困儿童等方式,做好生态和文化协同扶贫结对的相关工作;二是选择适宜的扶贫模式。有关扶贫模式方面,主要存在着资金扶贫、实物扶贫、教育扶贫等各类模式,因此,在不同的地区中,可基于本地扶贫工作的相关需求,选择相对适宜的扶贫模式;三是创建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的扶贫示范县乡。对于现如今在生态和文化协同扶贫开发方面已经获得成效的地区来说,要积极进行重点扶贫工作,将其中的优秀经验及时总结出来,将生态和文化协同发展建设作为主要切入点,积极摸索可供全国参考及复制的扶贫模式。

(五)创建融合文化、生态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模式

明确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改革相关机遇,并且将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应用工作重视起来,依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特色文化与生态资源作为主要依托,将逐渐摸索出文化、生态和大数据相互融合的精准扶贫的模式,加速基于大数据的生态与文化协同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具体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将互联网大数据搜索能力、虚拟仿真展示能力与信息推广等方面的能力作用发挥出来,将各个地区的自然生态风光与民族文化录制成为影像,继而利用微视频、连续剧与宣传片等形式,将其在互联网上推广起来,将富含地区生态、文化特色的商品与服务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到本地。这种方式不但有助于帮助本地人民增收,还可带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实现精准扶贫。

二是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可尝试着利用互联网推动企业走出去,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自己的市场。形成有效融合文化、生态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为传统村镇、民俗文化等创意企业和生态建设等相关企业创造跨境电子商务的服务、跨境推广服务与跨境销售服务等,积极联合相关电子商务企业在全国组织各项会议和论坛。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提升地区文化和生态类企业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创造动力。

(六)利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精准扶贫

退耕还林最开始主要的目的是实现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现如今工程的环境效果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广泛认可。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精准扶贫的思想之下,政府也给予了退耕还林更高目标,并且期望可以发挥出更多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政策性意见。

一是生态文明的角度。退耕还林可有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普惠与代表公共利益的生态社会价值,但是,生态就是民生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分价值归宿方面的作用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要促使退耕还林贫困地区的相关瞄准效果得以提升,因此,来逐渐为推动贫困乡村建设发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成为优良的条件基础;其次,退耕还林工程需尽可能坚持因地制宜,依据本地区的是特色与民俗文化,灵活转变农户经济的实际发展方式,逐渐发展起来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与智慧农业等作为主导的农林经济经营模式,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兴旺发展,令农业生态生产力发展水平更加坚实,以此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有利发展条件,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是精准扶贫角度。在贫困识别、资金使用等角度,增强对贫困户瞄准的效果,以此来有效帮助贫困户利用生态保护的方式,实现脱贫一批的相关目标。首先,要有效提升工程贫困户的瞄准效率。目前,退耕还林瞄准率仍旧处于中低水准,由此也令工程的扶贫效果水平无法提升,在安排新一轮的工程工作之时,可考虑可能会对项目贫困瞄准造成影响的而一些决定性因素,以此来有效提升扶贫瞄准精度,可将退耕还林的扶贫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次是提高补贴标准,加强对补贴的脱贫贡献。可以尝试着令农户退耕参与意见得以提升,对项目的实施难度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在中央重视民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退耕还林补贴有着社会保障性质的民生支出项目,补贴标准的不断提升,可令农户的收入得以提高。不仅如此,退耕补贴是使用一贯制补贴政策,若是补贴标准减少的话,会导致农户的收入随之缩水;再次,促使生态部长机制完善健全发展。现如今的补偿机制所指的主要是退耕的机会成本补偿,并且还需要充分保证还林补偿的完善发展,在完成退耕补偿的相关工作以后,农户为社会提供森林生态的公共服务,并且逐渐形成林业生态的服务的相关补偿机制,促使农民可以通过森林资源产权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保证农民增收脱贫的持续与常态化要最后,推动生态保护公益管理制度的完善健全发展,将贫困户劳动力添加到生态林的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去,发挥护林员岗位平台的作用,帮助贫困户增加他们的整体收入。

三是做好配套制度改革与优化的相关工作。地方公共服务机构有针对性、组织性地对贫困户进行农业、非农业的技能培训类活动,以此来提升贫困户的农业经营的效率,利用增加产出的方式,促使农户的收入得以增加。利用提升非农就业能力的方式,拓宽农户的收入渠道,积极帮助农户改善其整体的收入结构。公共机构可试着建立跨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相关平台,合理控制农户的非农业就业机会,逐渐提升非农就业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还可创造政策性的农村现代支持,令创业审批的手续得以简化,为农户传授有关理财和经营的相关技巧,并且农户也可利用非农经营的方式增加收入。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完善水土保持与脱贫攻坚的相关工作,不但任务艰巨,同时需要肩负的责任也非常重大。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并且情况相对复杂。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与挑战,因此,需有效贯彻落实有关水土保持工作“生态扶贫”与“经济扶贫”并行的指示精神。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贫困户精准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