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以艺术类课程为基点的美育体系建构与实施*
——基于高校艺术类选修课课程美育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2023-02-22 08:42朱光耀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艺术类感性

姚 雨 朱光耀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江苏镇江 212000)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艺术供给混乱的问题却愈加突出。碎片化的感官刺激麻痹了神经,雀喧鸠聚的网络带来了纷乱的思维。理性为大众构建了技术平台,增加了话语权,但并不意味着同时能让大众拥有恰当地认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失序的文化扰乱了一些人的心灵,耳濡目染之下,甚至出现了不问是非、不分美丑的现象。

物质的迭代更新永无止境,文化意识的觉醒亘古长存。人的异化,需要用美育唤醒其内在的精神。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扩张的阶段,作为行动能力较强的群体,他们对世界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面对正处于观念碰撞期的社会,大学生也更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倘若缺乏正确的引导,强烈的自我意识便会消融对社会秩序的敬畏感,进而酿成人与人之间素不相能的苦果。美育通过文化解放大众的精神力量,对实现人格的复归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希望与困惑并存的群体,加强大学生审美技能训练,提升大学生德操水准刻不容缓。

从表面上来看,人的本质与能力与“美”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但究其根本,其实都与美有着内在联系。此处的“美”不光指的是形象上、视觉上的美,还包含了道德美、情感美等自身主体美。美感源于艺术,又在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精神的美。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得出结论:美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1]概言之,所有有关人类道德的、礼貌的、得体的一切形象,都具有美的外表,这就使得在全面认识和提升人性或人的本质时,必将涉及美学和审美问题。

哲学领域中,通常将观看、审美等认识方式划入感性认知领域。情感的回应在概念活动中最为积极,事物带来的情感冲击往往先于理性判断发生,因此感性认知是理性判断的前提,审美帮助人感知世界,审视人性。感性认知为理性判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理性判断又引导感性更好的认知世界。人类不懈的理性追求与真实的情感渴望密不可分,两者互相促进、交相辉映,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离不开理性和感性的共同作用。礼乐相济是古已有之的准则,以美育人是一种恰当的刺激,有效帮助受教育者提升道德教养。美育是以审美教育为主,主要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还有助于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和道德水准的提升,帮助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而人格健全的人即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以美育人正是使用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帮助受教育者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受教育者成为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进而实现自我纳悦。在这样一个工具理性滥觞的时代,美育帮助正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面对社会,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认识和接纳他人,做到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

一、以艺术课程为主的高校美育体系

虽然理性在概念活动中的地位远胜于感性,但感性因其综合的直感方式在演说术和艺术中占据优势地位,且不像知性那样“苍白贫乏”。[2]人的全方位成长,离不开感性。艺术与审美密不可分,自然属于感性认知领域。而感性又是普遍人性的一部分,人性自然而然的与艺术相连接。

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夸张而又直观,带来的情感冲击往往在观赏者对作品进行理性判断之前作用于人脑,极易感染欣赏主体。虽然艺术提供的可能是超现实的梦幻,但是对人心的提升并不亚于正统道德训练。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明确说明:“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总书记回忆亲身经历时还提道:“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在唤起大众时,艺术起到了最艰难和最重要的任务。艺术教育成了美育最典型的形式,也是目前最受重视的美育方式。

现如今,愈来愈多的高校关注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建设了一套以艺术类选修课课程为主的美育体系。为了从学生角度了解高校艺术类选修课课程美育实施的整体状况,从而为进一步探索美育道路提供经验,笔者以“问卷星”为平台发放了电子调查问卷,收到有效答卷118份。调查问卷包含了21题,分为三部分:个人概况2题、艺术类选修课课程建设相关问题(其中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分支选项)共11题、美育知识知悉程度8题。118名受访中来自多个学科门类,以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为主,占比84.75%,来自行业性或单科性大学的受访者占比15.25%。

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行业性或单科性大学,过半学生(64.41%)所在专业的课程大纲中都有涉及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大部分学校开设的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涵盖了多种艺术门类,但仍有16.9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开设的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数量较少。总体而言,作为高校美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为广大非专业受教育者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提升审美素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艺术类选修课相当抢手,70.3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选修过,大部分受访者(65.72%)表示很多同专业的同学都对艺术类选修课感兴趣。近半(49.4%)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原因是他们主观上愿意了解艺术知识、提升艺术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课堂中,由于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但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度挖掘和多元化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主观上愿意了解艺术知识的前提是因为这是他们的舒适区,与“高深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相比,还是艺术类选修课更为平易近人。

活跃的课堂气氛也只是表象,30.12%的学生认为选修课课堂气氛不好,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和睦睦,但师生却无法同心合力的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实施选修课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受教育者被异化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往往只是进行了浅层次的知识接受,却没有深层次地运用认知策略,通过理解与迁移在大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无法实现“学以为己”这一目标。与专业必修课课堂中学生的接受度相比,选修课课堂的学生接受度显得相形见绌了起来。总的说来,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不可否认的是,艺术本身就带有趣味性和审美娱乐性,而娱乐和审美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出于本能,永远不会有被满足的尽头。但一味地使用艺术的趣味性吸引受教育者,只会让受教育者秉持一种消遣的心态接触艺术作品。如本雅明所说:“大众在艺术作品中寻求着消遣,而艺术爱好者却凝神专注地走向艺术品。”[3]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时,自然有其特定的目标指向。艺术类选修课中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审美技能的训练,为了课堂气氛的轻松愉悦而仅仅让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消遣型接受的教学方法是断然不可取的。绝不能让受教育者仅仅掌握一些粗浅的技巧与最基本的知识,还应当让受教育者在艺术教育中提升思想。

问卷分析中还暴露了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很多受访者提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自身需要。面对这一矛盾,教师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学规律出发,针对学生层次,苦心经营课程大纲,制定出一套贴近社会现实,充分彰显时代性的课程体系,从而在教学计划实施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制定公共类人文艺术课程教学计划时,如何处理学生需要了解的庞大历史与短暂课程的冲突是重中之重,盲目增添广度只会让课程更加纷乱。同时还需注意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避免“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出现。教学中,通过师生共赏时代的流行思想,需要鞭辟入里的剖析案例,将受教育者个体生活经验与知识之间形成链接,与受教育者一同分析探讨案例中的背景、理论、过程等相关问题。并引导受教育者清晰明了地叙述观点,进一步训练受教育者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即便如此,由于公共艺术类课程以普及化教育为主,课程安排时间短且生源广,一旦结课,学生很难保持对艺术的长久兴趣。从学校层面上来说,还需要利用其他文化资源,为受教育者提供进阶性的开放式课程,创造出系统化的美育道路,避免课程和教育的断层。使得受教育者能够持续地接受刺激,不断地提升其审美能力与道德情操。

而在艺术类选修课如此抢手的大前提下,还有部分受教育者不愿选修艺术类公选课。很多受教育者,特别是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类的受教育者,重本专业而轻艺术的现象仍然存在。该类受教育者通常认为艺术与其专业毫无关系,对待艺术惯常秉持着忽视的态度,此类受教育者并不会主动选修艺术类公选课,以艺术教育的形式对其进行美育自然也是收效甚微。事实上,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并不是矛盾或对立的,科学的概念解释并不排斥艺术的直观解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面对该类学生,不仅要在培养计划中适当提升美育课程的比重,诱导学生选修课程,还要从帮助受教育者扭转观念,鼓励科技和艺术的融合。

二、课堂教学中的美育现状与实施方法

问卷结果表明,艺术类选修课课堂中教师通常使用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讨论法为辅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窥见,教师是有意在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赞同通过艺术类选修课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这一看法,他们认为自己在艺术选修课课堂中也能够获得价值观的提升。不过很多受访者提出,在艺术类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会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这也导致了只有36.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育活动。部分受访者还提出,学生中存在对美育的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他们普遍将美育中的“美”简单地理解为视觉上的美。

面对教师与学生双方认知偏差所引发的一系列课堂危机,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教学机制唤醒受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加深对知识和审美技能的理解。教师向灌输规范和事实以确保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并非好的选择,毕竟教师无法替代受教育者完成审美体验。教师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主体对客体的驯服和改造,而是以良知唤良知的共生关系。教师只有在课程中使用材料诱导学生审美技能的发展,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精神品质,否则,美育将会陷入学生被动学的惯性化困境。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世界的能力,老师独断的输出自身观念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能在教学中起到引领者和辅助者的作用,用其专业性去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美、体会美,进而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完成对美的内化。

在美育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唤醒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彰显受教育者的精神力量。例如,我们很难对爱做出一个科学的描述,但艺术可以成为具现爱的诸多形式之一。教师帮助受教育者感知艺术作品,使得受教育者认识客观规律,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认知,继而能够自觉地改造自身。传授已有的知识只是教育工作中的基础,诱发教育者的精神力量才是根本目标,思想的传播远远比单纯的教授学生知识来的深刻。教师要让受教育者从感官刺激中累审美经验,从发声和质疑中获取对美的认识能力。

“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4],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带有主观感情去接受物象,具有高度的主观选择性。同样地,审美作为一种感性的评判能力,它的规则是经验性的,而非普世性的,观者所看到的往往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在美育过程中,同样要尊重个人审美与社会审美之间的差异。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在审美中不能要求有必然性,即每个他人的判断不可能与自我的判断或是普世性的判断相一致。受家庭、教育、民族等文化背景的影响,审美差异是客观且普遍存在的。

尊重客观存在并不意味着美丑不分,美依然受到客观形式法则的限制。审美具有共通性,这种共同性来源于人类相似的人性、人情。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审美又往往会有局限性。审美教育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局限性,引导受教育者接受和形成主流的审美观与道德观,保持内心的积极向上,进而促进道德发展,完成美育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美育不能只被单纯地框定于“美的艺术”这一概念中,美育帮助受教育者接近现实、接近生命、接近精神直观。艺术实践或者是艺术审美过程并不是纯粹意义上对视觉美的追求。艺术可以通过展示丑来表现美,通过不和谐的形式介入社会的异化状态,并否定这种异化状态。眼睛所看到的美或者说机体感受到的美和在大师作品中所感受到的审美的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给人以深刻影响的作品形式上未必是好看的、好听的,却一定是有意味的,审美经验就源于对有意味的形式的专注中。欣赏1913年举办的“69号军械库展”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展览中陈列毕加索作品的房间甚至被当时的评论者讥讽为“恐怖地带”。不过,之后却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像毕加索那样对一个世纪的艺术影响深远。这种审美对象是对观赏者审美趣味的挑战,扩充了观赏者的心理阈值,迫使观众重新审视现实。所以,审美对象不仅让人体会什么是美,还值得反复推敲。这种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深思,正是目前课程中所缺失的东西。

结语

在美育过程中,要强调的是审美技能的训练而非专业技能的表现。教师应当充分唤醒受教育者的审美意愿,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将美溶于学术和生活中,让审美成为一种自发的技能,在生活中笃行而不倦,洞觉生命中的美好,志洁而行芳,迈向文明之路。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艺术类感性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艺术类专访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