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应用困局的破解策略探析

2023-02-22 15:13王殿洋
山西青年 2023年1期
关键词:电子书课堂教育

王殿洋 马 丽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一、问题提出

电子书包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终端与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是基于网络学习资源的覆盖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和作业五大教学环节的教育系统平台[1],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工具。近年来,以电子书包为主体的智慧教学环境引发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电子书包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并在诸多地区得以实践,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然而,多地出现使用电子书包教学效果不理想,推行过程受多方因素阻碍的现象,这不利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悖于电子书包的研发初衷。

因此,研究聚焦电子书包的教学实效与推行进程,对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课例与电子书包的推广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针对电子书包介入的合理性、师生交互、课堂组织管理与推行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电子书包在我国各地的有效推行提供参考借鉴。

二、电子书包于应用进程中的现实困局

通过分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H市X区智慧好课堂评比活动等39节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实录,及北京、浙江、吉林等6个省(市、自治区)的14个电子书包推行案例,本研究发现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陷入教师教学行为失当、专业能力缺欠、学生视力健康难以保障的困局,在推行进程中陷入流于形式的困局。

(一)教学行为失当,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若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电子书包不仅不会成为优化教学的有效手段,反而会横亘在师生之间,阻碍教学进程,影响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一是非言语行为大幅削弱。非言语行为指个体借助自身身体态势符号发出的动作或姿态,主要有头势、手势、面部表情等[2]。教师使用非言语行为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关数据显示,智慧教学环境下约64.1%的教师超过四分之一的课堂时间未与学生产生眼神互动与手势交流。如S中学L老师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像》一节时,各组将绘制的函数图像拍照上传至教学云平台,L老师专注于操作教师端筛选学生作品,近3分钟时间未与学生产生有效交互,不利于师生间社会存在感的形成;二是课堂行为管理不到位。19节小学课堂实录中,约57.9%的课堂有学生在教师讲授时出现在平板电脑上做小动作等轻度课堂问题行为;约15.7%的课堂有学生在讨论结束时出现随意交谈等中度课堂问题行为。由此可见,当学习终端发放到学生手中时,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而非集中于教师讲授或知识本身。

(二)教师专业能力欠缺,电子书包育人功能受限

发掘电子书包的育人功能,必然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有较高要求,若教师自身素质有所缺欠,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滑。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学设计实施不灵活。电子书包可与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深度融合,无论选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师完全可以在主动探索其与电子书包融合的基础之上塑造新型教学模式。然而,却有约87.2%的教师仅局限于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应用电子书包,灵活性较为欠缺。研究中,约10.3%、97.4%、89.7%、15.3%的教师分别在新课导入、分组讨论、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环节使用了电子书包,教师应探索更为灵活的介入时机;二是教师需探索挖掘电子书包的更多强大功能,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而部分教师对电子书包的使用非常浅显,囿于简单功能的运用上。如Q中学W老师在讲授《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时,仅使用电子书包呈现小球运动的动画;Z中学L老师在讲授《化合价》一节时,仅向学生学习终端发布一道较为简单的练习题,教师并未深入研究电子书包与各教学环节融合的有效策略,致使电子书包的育人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电子产品介入频繁,学生视力健康难以保障

2021年5月,教育部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然而,研究发现,占比约48.7%的课堂在使用电子书包开展教学时,教学时长不合要求,如W中学S老师《氧化还原反应》一课,使用电子书包的时长大多集中于分组观看微课、小组讨论上,占总时长的57.5%。多数课例中,学生的目光需在教师讲授、电子白板、学习终端三者之间频繁切换,且占比约89.4%的课堂上学生存在眼睛距离学习终端屏幕较近的现象,而大多数教师并未加以管制;部分教师虽言语提醒,但并未兼顾全体学生。可见,在电子产品介入的课堂上,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视力健康保障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四)实践进程流于形式,电子书包受评褒贬不一

无论是新型教学模式还是各类前沿技术,它们在实践中都会或轻或重地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研究发现,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与推行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师在应用电子书包的各项功能辅助教学时将教学过程复杂化;二是学校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如Z省H市某校在推行电子书包时,为迎接教育局考核,强制家长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为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否则对学生作停课处理。这不仅破坏家校合作关系,还与教育宗旨相悖,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三是教学考核步入形式主义的误区。J省T市某校竟将课堂中使用电子书包的次数纳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考核标准中,教师必须在授课中使用1~2次的电子书包,否则就会扣除绩效分数,影响职称评定。这种行为忽视了师资、教学实效等因素,一味地使用电子书包,反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应用电子书包时流于形式,不仅不会起到正面作用,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三、电子书包应用困局的破解策略

面对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与推行进程中的现实困境,需规范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磨炼教学技能,构建近视防控制度体系以及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从而为电子书包于我国各地的高效推行提供强劲动力。

(一)规范自身教学行为,发挥电子书包先天优势

教师作为运用电子书包实施教学的直接主体,其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并制约电子书包的教学实效。部分教师由于忽视非言语行为运用,未及时管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以致电子书包并未发挥其应有的实效,反而阻碍了师生间有效交往与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因此,增强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适度干预课堂引导学生回归学习,是发挥电子书包先天优势的重要动力。

一是教师应重视并善于运用非言语行为,与学生积极互动,完善师生间的社会存在感。教师需全面认识非言语行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加强自身非言语行为训练,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自觉结合非言语行为的特点,将非言语行为蕴含的信息融入教学设计[3];二是针对因电子书包而导致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象,教师应采取适当干预原则,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知识建构上。针对学生轻度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使用非言语提醒。具体策略有:眼神示意、微笑、走到学生身边、简单的身体接触提醒或短暂的沉默[4];针对学生中度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可出言提醒,但需注意方式方法,可使用提高音量、幽默提醒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回归课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如教师可以编一套轻松活泼的口令,及时引导低年级学生放下学习终端。

(二)磨炼教学技能,激发电子书包育人潜力

电子书包的特殊性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旨在发掘电子书包的教育潜能,破除功能运用浅层化的局限,优化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可见,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与电子书包的恰当使用,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需掌控教学节奏,合理安排电子书包的使用次数、介入时机、讲授时间占比等要素,既不可过多依赖电子书包而忽视自身的主导地位,又要避免对电子书包的使用仅滞留于浅薄层次上,致使教学效率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教师要深入而全面地挖掘电子书包提供的强大功能,并根据自身水平、学生素质、知识层次将其巧妙整合到各教学环节中;二是教师需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观,走在教育发展的前沿,自觉关注教育的信息化变革,获取新鲜的资料,根据专业发展要求,自觉借助网络拓展学习,创新思维,提升信息素养[5],主动探索电子书包与各类教学模式的灵活融合,认真研习智慧教学环境下的优秀教学案例,并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三)构建近视防控制度体系,共同维护学生视力健康

随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推进,电子产品进课堂已成为时代潮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电子产品已不可避免,因而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探讨,精准施策,方能保障学生视力健康。

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频率、时长与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联。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要素,应积极响应号召,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安排电子书包的使用比重,既要精简电子书包介入的教学环节,减少学生用眼时长,又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其次,校方除引导学生健康用眼、督导教师适度管控学生之外,还应从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要素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视力健康的重要性。电子书包研发方需通过调整硬件参数、研制视力保护膜等方式减少学习终端屏幕对眼球产生的辐射。最后,国家应从制度规范、技术攻关、扩大宣传等方面发力,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6],发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监督作用,并出台相关文件,为学生的用眼健康提供政策法规支撑。

(四)杜绝形式主义,保障电子书包实践进程脚踏实地

为避免电子书包的实践进程流于形式,学校与教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求真务实理念,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部门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监管,确保杜绝形式主义落到实处。

教师应探索运用电子书包优化教育教学的高效路径,紧密联系电子书包的各种功能运用于教学实效,避免电子书包的应用浮于表面。学校领导班子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严肃政治纪律,坚决杜绝因个人利益而罔顾教育责任、背离教育宗旨的行为;校方应着重落实教育质量,注重教学实际效果,优化教学考核制度,而不应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电子书包的次数与绩效考核挂钩,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电子书包的相关教学培训,从源头上克服电子书包应用流于形式的问题;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置备教学设施过程的监管力度,除设立监察委员会外,还应充分发扬民主,强化群众监督,听取并采纳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多方面建议,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效。

四、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未来将有更多智慧教室出现在更多地区更多学校之中。电子书包作为智慧化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只要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即可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强大潜力,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教师作为电子书包的直接应用者,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主体中居于核心地位,需内化先进教育理念、新型教学模式,紧跟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的步伐;学校作为上级政策的执行者,需摒弃形式主义作风,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与机遇;家庭与社会作为受教育者的监护人和舆论风向的把控者,应与学校一道,催生教育生态圈的强大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国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应探寻问题源头,精准施策,奋力实现教育公平。在多方协同合作下,电子书包的应用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猜你喜欢
电子书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谈谈电子书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