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汽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

2023-02-22 15:23钟康宁
时代汽车 2023年2期
关键词:驾驶人员路况驾车

钟康宁

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目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汽车在当下已经成为了居民十分重要的出行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对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夜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时期。由于夜间的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容易疲劳驾驶、驾驶人由于时间紧等因素提升车速等原因,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1]。在此情况下,驾驶人员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驾驶技术,遵守法律法规与交通规则,保障自身的安全。本论文针对夜间驾驶的安全驾驶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安全驾驶技术,对保障社会稳定、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2 夜间汽车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2.1 夜间能见度较低

夜间汽车行驶的能见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路灯存在异常或是路灯较暗的区域,能见度相较于白天有着很大的差别。许多驾驶人员在夜间驾车时,对于行驶区域的路况熟悉度低,所以无法及时的对路面存在的各种障碍进行判断。如果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紧急情况,也很难通过自身的驾驶技术与紧急措施将问题解决。同时,夜间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对物体的观察会明显比白天差,导致人的视距发生变化,相对于白天而言较短[2]。所以,驾驶员需要更加减速慢行,将车速维持在平衡的状态下,注意与前车的距离,保持足够的车距,避免在出现遇到情况时,由于刹车反应时间过短出现交通事故。另外,在夜间行驶时,一些驾驶人员对灯光的掌握并不熟练。如果在普通道路上遇到对面来车或身后来车使用远光灯,会导致驾驶人员的可见范围缩小,进而出现交通事故安全隐患。

2.2 驾驶人疲劳驾驶

夜间行驶时,驾驶人十分容易疲劳驾驶。主要是由于灰暗的光线,环境会刺激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这是一种人类自我调节机制,大脑会在褪黑素的影响下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在夜间驾驶时,驾驶人员会由于生理反应而产生疲倦感。特别是在夜间的11 点至凌晨2 点期间,这段时间内是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高峰期[3]。另外,还有一些驾驶人由于白天长期驾车睡眠不够,所以在夜间时会出现身体疲倦,视力无法快速集中等情况,甚至会存在驾驶人在驾驶期间短暂陷入睡眠的危险情况。同时,如果车窗长时间关闭,使用车内内循环换气,就会导致空气不流通,使车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导致驾驶人存在缺氧问题。如果车内的人数较多,将会导致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速度加快。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就会导致驾驶人乏力、精神难以集中等问题出现。

2.3 驾驶人提高车速

夜间行驶时驾驶人会由于车辆较少,放松警惕而将车速提升,这种情况十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如果在经过路口时突然驶出驾驶速度同样快的汽车,将会导致驾驶人没有反应时间,刹车距离不够,车辆的速度无法短时间之内下降,导致交通事故出现。同时,一些驾驶人为了赶时间而提升车速,在这种状况下,安全隐患也大大提高。在意外事件出现后,驾驶人很难在短时间之内作出有效的反应。特别是在夜间,容易疲劳时,驾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4]。这就需要驾驶人更加注重对夜间驾驶时车速的调节。盲目的提高车速,会极大程度的提升交通事故发生隐患,尤其是夜间行驶时能见度也相对较低,驾驶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盲目提升速度,存在着极大的危险。

3 夜间汽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

3.1 行驶前做好充分准备

驾驶人如果提前得知自己会在夜间进行行驶,就需要在白天的时间充分的休息,保证自己能够拥有充沛的精力,避免在夜间行驶时出现过于严重的疲倦感。同时,驾驶人员需要在行驶开始之前,对自己将要经过的路线进行了解,考虑在行驶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障碍或是危险。这些情况都需要驾驶人提前了解并及时的掌握,以保障在夜间行车时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保障自身的安全。而且,提前观察需要经过的路线,也能够帮助司机选择出一条最为合适的路线,提升安全程度。另外,如果驾驶人员在夜间驾驶时真的出现了交通安全事件。也可以依据自身丰富的驾驶经验与提前做的准备及时应对。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5]。最后,驾驶人员在行车之前,需要对车辆进行仔细严谨的检查,保障车辆能够以优良的状态上路,需要检查车辆是否存在故障。驾驶人员需要在行驶之前启动车辆保障防雾灯、闪烁灯等灯光系统能够正常使用。驾驶人员只有做好了夜间行驶的准备,保障各个方面的安全隐患被降低,才能够真正的安全上路,安全抵达。

3.2 提前了解夜间驾驶特点

夜间驾驶与白天驾驶还是有着十分大的不同的,所以驾驶人员在夜间驾驶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夜间驾驶的特点。由于天色相对较暗,视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十分精准的把握住路况。所以,驾驶人需要针对夜间驾驶展开全面的研究,在自己驾驶时可以保障驾驶的安全。在路面反射出黑色视野时,就能够表明在路面上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坑洼,如果在路面上存在水坑,将会反射出较为明亮的光线。驾驶人需要依据这些反射光线,了解前方的路况具体情况[6]。同时,为了保障夜间行车的安全,驾驶人需要尽量避免视野十分黑暗的道路,而且夜间驾驶过程中,出现会车与远近灯光变换的情况时,有可能会造成驾驶人的视力不适应的情况。如果变换的次数较快,明暗的转化会对驾驶人造成较大的影响,使驾驶人的视线无法迅速集中造成视觉疲劳,对路况的判断会更加不准确,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3 注重驾驶技巧控制车速

夜间行驶与白天行驶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视野范围上,夜间行驶时,驾驶人的视野范围会缩小,也很难在行驶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且,夜间行驶时车辆比白天要少许多,驾驶人缺少参照车辆,很容易就会提升速度导致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驾驶人员在安全行驶的范围内调整自身车速,并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车辆的灯光使用。在经过路况相对较好、路灯也相对明亮的路段时,可以将远光灯打开,提升车辆的驾驶速度。但是在此过程中,驾驶人需要注意,只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车速。如果将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而且,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高速行驶。如果路况不佳,或是来往的车辆相对较多,就需要降低车速,将灯光转为近光灯。同时,如果在行驶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车距过窄,驾驶人员需要及时的与周围车辆保持车距,这样可以帮助驾驶人员建立起足够的刹车距离,也能给予驾驶人员足够的反应时间,提升驾驶安全程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车速的控制极其关键,驾驶人可以通过控制车速来保障车辆的平稳行驶,使自己能够安全的抵达终点。

3.4 学会判断与利用汽车灯光

汽车的灯光对于夜间行驶的驾驶人员而言十分关键,驾驶人员只有巧妙的利用汽车灯光,才能够明确前方的路况,正常的在夜路中行驶。在驾驶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雨天、雾天等对视线有影响的天气。驾驶人员应该及时的将灯光打开,保障行驶过程中能够拥有有效的视野[7]。同时,也可以便于其他车辆明确自己的位置,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另外,在夜间行驶的过程当中,驾驶人员需要注重远近灯光的切换技巧,如果汽车的行驶速度低于30 迈,同时路灯的照明效果相对较强,驾驶人员可以使用近光灯进行照明。如果汽车的行驶速度超过了30km/h,或是在视野昏暗与没有会车情况的路段上行驶,可以使用远光灯进行照明。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

3.5 驾驶人需要避免疲劳驾驶

驾驶人最为忌讳的就是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人出现反应能力降低、视野范围缩小、无法集中精神等问题,直线提升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夜间驾驶时,疲劳驾驶也是诱发交通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因为人在疲劳驾驶的状态之下驾驶,对危险的判断能力会有所降低,极为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驾驶人员在夜间驾驶时,需要严格的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调节自身的精神状态避免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等情况[8]。驾驶人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保障自身可以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与休息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行车的安全,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针对长途司机这一类驾驶人,需要注重休息时间的安排,保障可以劳逸结合,真正的提升自身的安全度。

3.6 驾驶人严禁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由于酒后驾车而产生事故的情况多不胜数。因为酒之中含有着高浓度的酒精,会对人体的心肌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使人的心血管系统受到损害;也会使人的造血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对人脑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导致中枢神经处于兴奋或抑制的状态,影响人的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与判断力等,使人的情绪与性格发生一定的转变。在人体内酒精浓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人就会处于醉酒或是沉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酒后驾车的,酒后驾车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驾驶人员需要更加严格的约束自身,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酒后严禁驾车。在实际的生活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为驾驶人在喝酒之后无法将车辆开回家,却又不能将车辆留在其他地方。所以只能铤而走险选择酒驾。这种情况下,驾驶人可以选择代驾,叫其他人帮忙开车等方式,务必要做到“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

3.7 驾驶人需要注意跟车行驶

在夜间行车时,驾驶人需要十分注重跟车行驶。因为夜间驾驶环境的特殊,所以驾驶人员十分容易因为视线受阻发生各种情况,急停是其中最为容易发生的一种情况。所以,驾驶人员需要在行车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驾驶人需要与大型的车辆保持合理的距离,因为大型车辆相对较大,高度也相对较高,十分容易遮挡驾驶人的视线。在这种状态之下,驾驶人很难预防突发情况,也很难及时的判断危险。其次,驾驶人需要保障自身与出租车的距离相对较远,在夜间行驶时,出租车会由于行人打车而及时刹车。如果与出租车的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追尾的情况发生。最后,在夜间行驶时,驾驶人需要注重与外地车辆保持行驶的距离,由于外地车辆,对当地的道路并不熟悉。所以,在行驶之中十分容易出现忽快忽慢的情况,车辆的跟车也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3.8 驾驶人注重超车与让车问题

夜间行车驾驶人需要保证自己的心态足够平稳,如果在行驶时出现了其他车辆的超车行为,要及时的避让允许对方的超车。如果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需要超车,要先确保在这一路段允许车辆超车。如果自身处于坑洼较多、路段较为狭窄、而且路灯较为昏暗,甚至没有路灯的地带,不能超车。但如果道路十分笔直,车辆的照明系统可以正常使用,路灯设置较为明亮,就可以进行超车。驾驶人在超越前车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变换软件光灯,等到前方车辆让出路后再进行超车。在超越前车之后,车辆需要行驶出50 米左右的距离,再汇入正常车流之中。另外,在超车期间,驾驶人在为后车让出车道时,需要保障自己与前方的车辆保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由于自身与前车的距离过小,后车在超车后发生交通意外事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夜间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会受到视野、状态、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逐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之下,驾驶人需要在行驶之前率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降低各种层面的安全隐患;提前了解夜间驾驶的特点,精准的把握住路况;注重驾驶技巧,合理的控制车速,保障自身能够安全的抵达终点;学会判断与利用汽车灯光,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驾驶人需要避免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车,注意跟车行驶时的车距,而且驾驶人也需要注重超车与让车问题。只有驾驶人在各个方面注重形式问题,才能够保障行驶安全。

猜你喜欢
驾驶人员路况驾车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极端天气中的车辆安全驾驶技巧分析
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驾驶人员的服务意识
汽车驾驶技能的形成与驾驶技能的培养探讨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安全驾驶 远离“路怒”情绪
从路况报道看广播“类型化”新闻的要素构成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