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3-02-22 20:24王世忠王文钰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段共同体中华民族

■ 王世忠 王文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问题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五个并存”的阶段性特征,肩负着抵御西方敌对势力以及“三股势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分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力与国家政治认同感的伟大使命,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富强与民族兴盛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1]这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更是铸牢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2]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增强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以学校为重要场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但以系统论视角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有待丰富和拓展。作为新时代加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是一种应然取向,其可通过纵向主线贯穿、横向功能互补的紧密联系的链式结构,确保大中小幼学校成为彼此包容、相互合作的教育组织连续体,以此提高铸魂育人实效。因此,紧紧围绕学校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科学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概念内涵,着力破解大中小幼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积极探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实践向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内涵阐释

从对关键概念的解构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一词涉及众多要素,是一个由“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概念范畴复合集成的概念。厘清该概念的内涵,应该对其特定语境、概念范畴以及学理源流进行深入阐释。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特定语境分析

人们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深化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与之相对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也是一个在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上不断夯实基础、在理论与实践交互共生中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产物,它经历了从提出、发展到不断完善的演进历程。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求。[3]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词作为政策性话语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4]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思想萌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出“真正做到抓手有形、受众有感、教育有效”的要求。可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之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之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为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近年来先后把“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统筹大中小幼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等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要点,进一步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步入具体的布局、实施阶段。

当前,为有效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融合,[6]合力落实“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初心使命,回答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在四者关系的构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属意识形态教育范畴,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向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三者的上位概念,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表征了新时代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任务和价值依归。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概念内涵

对核心概念的追问是破解“是什么”、解决“知其然”认知问题的逻辑起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是一个涵盖诸多要素的复合概念,蕴含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教育体系”两大基本范畴。界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化教育体系的丰富内涵,首先需要厘清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概念范畴中,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之特征,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不断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此衍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道意识防线,汇集了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自觉和情感依赖,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各民族成员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的意识、共同承担中华民族的责任、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起在各族人民中能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8]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中对于动词的使用,经历了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育”再到“铸牢”的发展过程,呈现了由“打牢”“筑牢”到“铸牢”的发展演变轨迹,彰显了党和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决心,以及对民族工作认识和实践的逐步深入。作为与之相应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路径,是使受教育者发生社会认知结构转变与知行循环辩证转化,从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过程。[9]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国一体共同体的认同基因,内化为每个学生的生命模式,变成每个学生行动的实践认知取向。

在“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概念范畴中,“一体化”是指将相互独立、分散的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相联合,组成一个统一的教育组织连续体。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相互包容与协同,也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各科教材等的相互衔接与递进,是一种教育结构及其要素的有序互动过程。“教育体系”是以教育目的达成、教育教学功能实现为目标的教育组织形式整体。[10]“一体化教育体系”则是把若干个相对独立、分散的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可进行统筹资源配置的教育组织连续体,具有横向互通、纵向贯穿的特点。从横向上看,一体化教育体系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三者相互独立又彼此互补;从纵向上看,一体化教育体系由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学段构成,前一学段是后一学段的基础,后一学段是前一学段的自然延伸。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一体化教育体系是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不等同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简单结合与相加,而是通过一定逻辑关系与结构框架,以实现全要素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实现每个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11]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之维,旨在从顶层设计出发,用系统观点统筹全局,有效解决各要素、各学段、各部门之间互补互促作用欠佳及协同性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是立足于大中小幼各学段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渐进性和过程性特征,在各学段合力育人贯穿全过程的框架下,综合考量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渐进性、各学段教育教学内容的阶段性与衔接性,以及各学段内学科知识传授与教学设计、部门管理之间的过程性与多维协同性等因素,基于对大中小幼学科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的深入挖掘、凝练和系统梳理,科学构建起的“三全育人”有机整体。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学理审视

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进行学理循证,是破解“为什么是”、解决“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武器。

一是基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基础的理解。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征,且与宗教、语言、移民等社会问题紧密交织。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如何把不同语言、习俗、文化、宗教的族类共同体整合到统一的国家之中,如何在多民族之间构建起一种互相信任、彼此理解的和谐关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的最高社会归属感,是中华民族的成员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12]坚持“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体系。通过准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关系,厘清“四大关系”的原则方法,有效消解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张力,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教育为抓手,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形塑学生的政治身份认同意识,强化其国家认同、维护团结统一、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意识。既有研究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系统论的整体范畴,对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制进行深入阐述,为加强新时代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基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规律性的把握。当下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严峻而复杂,学校能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决定着能否发挥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先锋力量。人是意识的载体,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意识指导。积极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促使中华民族走向凝聚力更强、向心力更大的共同体的科学举措。[13]通过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促进各族学生的共同体意识从自在、自觉到自为的发展过渡与民族意识同国家意识的统合,让每个成员在对各自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将国家认同作为自身最高的认同和归属,凝聚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学校教育过程具有阶段性和衔接性的辩证统一特征,即在教育教学中既需要关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某一学段的教育过程,还需要以全局观落实各学段学生受教育内容的衔接问题。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大中小幼学校办学治校的规律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个性差异,为加强新时代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是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建设的系统论认知。系统论旨在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系统,基于全局视角把握研究对象的结构、规律与内在联系,兼具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是实现民族复兴基础性战略工程的重要一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不仅是准确把握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战略行动,也是打通大中小幼学段壁垒,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要。[14]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在各个阶段总是表现为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呈现出个体发展的连续统一性。认知是指个体经由意识活动而对事物产生认识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即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而学生的认知与意识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性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能够解答和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阶段性发展任务的变化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未来走向,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各个学段、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中结合现实发展需求,提炼出更多能够展现时代精神、解答时代问题的新思想、新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为基础、以加强统筹管理能力为手段、以推动资源平台共享为追求这三大关键点。

(一)以牢固树立“一盘棋”观念为指导

一是牢固树立各族学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一盘棋”观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的教育对象大多局限于少数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逐步演化成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这种认识无论是从历史逻辑上看,还是就现实逻辑而言,都是不够全面的。从历史逻辑上看,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就现实逻辑而言,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从狭义上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广义上说,这个大家庭是包括并超越了56个民族的“大共同体”,是一个包容性更大、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共同体。只要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理应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是牢固树立各级各类学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一盘棋”观念。学校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与民族院校,而中东部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的学校教育力度相对薄弱。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与非民族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其本质是将少数民族放置在了一个客观的位置,将少数民族群体视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团结的对象而非主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差异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叠加而生的复杂性,使民族地区长期成为国家民族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源于大众长久以来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只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关”的固有认知。

三是牢固树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守好一段渠、融通各学科”的“一盘棋”观念。首先,各学段教师与管理者“守好一段渠”的意识不强,客观上影响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积极性。其次,各学段一体化意识不强,各学段课程呈现出各自为政、相互分离之景,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最后,顶层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够。自上而下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结构尚未形成,相关的制度、机制、举措相对不足,从而导致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乏力与低效,制约了其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发展。

(二)以加强统筹治理能力为根本

一是加强管理体系设计。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前提。作为一项跨学段、跨学科、纵横一体的“长距离”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制度、机制,最终必将流于形式。首先,必须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设计范畴,回应并解决因学段分隔和管理归属不同而形成的一体化管理障碍等问题。其次,必须科学发挥管理的效能,使各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设计实现学段间的紧密衔接,与各科课程同向而行。最后,必须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各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无缝衔接。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着力打造高素质、配置充足的师资队伍。首先,必须系统培养和持续提升各学段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守渠”素养与能力,减少专业教师失衡与缺位现象。其次,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段的互动方面,必须强调教师需掌握“驾驭时空跨度”的能力、与学生形成“共振频度”的能力。最后,在跨学段教师常态化、内涵式合作方面,必须增强教师的合作能力,实现大中小幼各学段的内涵式衔接。

三是加强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一体化设计。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是基于各学段无缝对接的一体化。首先,一体化教育目标的设计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目标设计,即实现目标的学段差异、发展性与科学规划的有机结合,在宏观视域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立体目标框架的同时,聚焦学段与课程,基于对同阶段课程内容的综合考虑,对框架中设定的目标进行细化。其次,一体化教育内容的设计问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内容设计的关键,在于中小幼学段课程如何向上托举至大学,大学如何向下观照和承接。因大学与中小幼学段的课程设置不同,中小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与教材的上行问题皆汇聚于此。因此,亟须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目标,设计与之紧密贴合的教育内容。同时,也应重视教材的文化传承功能。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关系到人才培养,应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三科统编教材实践进程,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体化。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语言问题。语言是意识的现实形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一环,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需要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以推动资源平台共享为载体

一是解决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横向一体化过程中的资源平台衔接问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横向衔接,可通过教学案例、优质课件、精品课程等功能,推动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是解决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纵向一体化过程中的资源平台贯穿问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纵向衔接,一方面可有效完善大中小幼各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导向,科学提高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可确保资源共享平台的永续性。以资源平台为载体,可有效促进各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形成合作互学、智慧共享的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互联网+教育”,在线开展课堂轮转、教学观摩、同课异构、样板课等多形式活动,为教师教育科研的常态化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解决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资源平台互补问题。全面而立体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推进。其中,学校教育是中心与主渠道,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与补充,社会教育是基础与保障,三者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育网络,三者合力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需要以学校教育资源为主,同时注重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向度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必须立足时代所需,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各教学要素的协同共生,通过深化拓展观念认知、积极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搭建提升平台,使这项工作真正做到抓手有形、手中有感、教育有效。

(一)深化拓展观念认知

一是消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唯少数民族”“唯民族院校论”的错误倾向。政府需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常态化、普及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在浩如烟海、厚重博大的中华文化中,不断挖掘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元素,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二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话语自觉。不同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话语体系构造的协同互动,有助于在行动、反思和循证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一体化逻辑。通过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教学创新,开展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的研讨活动,整体性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智慧;通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互动交流,以思想激荡思想,为科学构建一体化体系破题。三是提升教师“守好一段渠、融通各学科”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教育部门与各学校需要将对教师教学技能与使命感的培育贯穿于教师任职始终,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深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明晰自身的技能提升与教育效果的共生统一关系,通过技能培训、讲座等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

(二)积极创新治理体制机制

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形成各学段一体化管理框架。在顶层设计中,部署教育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中的角色分工与权责划分,搭建贯穿各学段的、层级化的教育管理体系。例如:可借力大中小幼学校教材一体化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赋予既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可单独建立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系。二是在教师管理方面推动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教师在通过自学、教学观摩和反思进行自我修炼的同时,还需要进行集体性、常态化的学习,将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观察、工作坊研修、结对名师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主题式培训贯穿于其入职、在职阶段始终。三是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进行一体化开发。各级各类学校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教育内容开展递进式的规划与开发。从对接思路的拓展上“入局”,针对学段衔接中的难点“破局”。例如:结合大学入学阶段课程,寻找与承载高中托举目标相近或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应立足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衔接高中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

(三)全面搭建提升平台

一是构建结构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资源体系,助推一体化建设。基于共享理念,动态化构建立体的、结构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享资源库,以丰富课程教学案例、教学辅助材料等。二是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位一体的学习平台,推动各学段教育的常态化、精准化。具体而言,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着眼纵横一体的教育目标与统一学段课程的主干任务,面向师生搭建教学辅助平台、虚拟仿真平台、教学评价平台、教师进修平台等多维一体的学习平台,为不同学段、不同志趣的使用者提供多元、可供选择的内容,实现师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查与互学,从而推动各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衔接工作,切实保障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先进性。三是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资源内容。随着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在互嵌式社会结构中得以更好融入。要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作用,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平台建设,使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中,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充分反映了自觉运用系统观念的重要性。为此,各级各类学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教育教学工作,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门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把握、谋划,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统筹兼顾、协调配合,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各级各类学校要明确各自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中肩负的任务与责任,加强顶层设计,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协同性是系统观念的关键特性,体现着“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应通过协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之力,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育人体系托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唯有如此,才能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增强这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前后衔接、左右联动、上下配套、系统集成的制度保障体系,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段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