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向*
——基于工作室模式

2023-02-22 20:24谭晓兰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 谭晓兰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时代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也是实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坚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这是在当前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国内外局势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基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创造性运用。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互嵌式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工作室模式: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载体

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了全国各民族的后备精英力量,肩负着新时代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以及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边疆地区渗透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企图,部分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民族地区青年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偏差,甚至面临被解构的风险。因此,进行工作创新,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国家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性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工作室模式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既契合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实践、新要求,成为新时代高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工作载体,也有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体意识表达。

工作室模式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作坊式”教学模式,[3]在艺术设计院校及文化创意领域运用较多。关于工作室模式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将其视为一种“场域”,侧重从工作场域、平台、环境角度进行阐释;二是“共同体”说,侧重从工作室成员个体的知识成长、文化提升角度作出阐释。因其工作场所空间选择自由、组织形式灵活、思想交流与技术传授互动性强的特点,近年来,专家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民族工作室等在教育领域广泛设立,并从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室模式运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旨在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理念,以师生共建、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形式,凝聚团队力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深度融入、成长成才,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二、工作室模式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工作室模式的逻辑理路在于,以工作室为载体,打通多资源、调动多主体、串联多渠道、借助多模式,形成共学、共研、共勉、共进的成长共同体、学业共同体、实践共同体,最终形成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共同体。

(一)成长共同体:多资源汇集打造个性化成长成才链

工作室的负责人通常是由大学名师或少数民族导师担任,他们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具有深刻认识,这为构建起多主体、多资源、多层面支持的成长成才共同体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具体而言,依托工作室项目建设,工作室模式能够整合名师团队力量,在全校、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匹配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深度辅导。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学业成绩、实践锻炼、就业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工作室模式能够发挥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此外,工作室模式下成长共同体的构筑,不仅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差异化的成长成才条件,还为他们营造了“亲如一家人”的学习氛围,增强了他们在高校学习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助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二)学业共同体:多主体互动形成专业引导与双创教育双轮驱动环

第一,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可以依托工作室,打造学习兴趣小组,针对个人弱势学科,聘请专业师资进行强化训练,尤其是一些公共基础科目,可以邀请同辈群体担任讲解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第二,通过工作室可以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基础、家庭情况、就业愿景,并据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一生一策”求职档案,开展求职岗位对口推荐,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双丰收。第三,工作室模式可以帮助搭建创新创业交流与实践平台,扶持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他们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机遇,运用相关优惠政策,借助民族文化资本以及民族语言方面的优势,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根据其自身特点和民族地区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扶持。

(三)实践共同体:多模式供给营造综合能力提升营

第一,以工作室为载体,能够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灌输式教育和启发式教育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二,在方式方法层面,工作室模式能够通过开展主题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在岗实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调研走访等),鼓励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就读学校当地的社会发展、区域特色、生活习惯、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体悟,充分与当地文化相融,进而扩大个人社交圈,增进其区域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三,工作室还可以通过举办民族联谊活动、民族文化节和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情感共同体:多渠道并举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工作室运行的理念在于构建平等的主体关系,为各主体提供情感交融的场域,促进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平等相处。工作室模式的运用,有利于营造尊重少数民族学生民俗和生活习惯的良好氛围。比如:在民族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工作室往往会专门组织庆祝活动,工作室教师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度节日,这不仅有利于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厚植了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根基。此外,通过工作室模式,高校可以主动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深入了解其所思所想和实际困难,有利于逐步完善个性化、差异化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工作室模式打通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能够有效激发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实现民族共融。

三、工作室模式下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工作室模式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强各民族大学生之间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必要从制度协同、教育赋能、文化交融与载体创新等实践路径出发,对工作室模式进行赋能,助推高校少数民族工作室模式高质量发展。

(一)制度协同:保障少数民族工作室长效运行机制的协同发展

制度建设是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实效的重要保障。首先,在实施主体上,应确立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制,成立由校级领导牵头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齐抓共管,充分重视工作室的建设,从制度上保障工作室在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功效。具体而言,可以通过遴选工作室负责人,依托单位、团队成员,制定规章制度,在师资配备、经费保障以及场地空间和设备等方面为工作室的设立及良好运行保驾护航。其次,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纵横协同的工作室运行长效机制并完善工作体系,促进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力彰显、辐射广泛的工作室品牌。最后,强化问题导向,构筑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各部门通力协作、相互联动的工作室运行机制,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精准化和差异化实施。

(二)教育赋能: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首先,积极发挥少数民族工作室的教育功效,通过工作室组织的多元实践项目,让各民族学生用客观、理性、包容的心态看待族际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涌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态势下,尤其需要借助工作室这一创新载体,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积极强化“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其次,自我成就动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借助工作室模式,高校可以通过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调动其大学生活的积极性,以内化与外化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和满足感。同时,注重典型选树,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引导他们成长为自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骨干力量。最后,注重构建与族群逻辑思维和文化心理相符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场域,培育潜在文化空间,将工作室建设纳入“三全育人”体系,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华文化课程设置等,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体验和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底蕴、现实格局和价值理念,并在相互的文化接触中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深厚的家国情感。[4]

(三)文化交融: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

去标签化管理是各民族学生平等交流的前提条件。首先,高校要正视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在工作室的实践平台中,应该平等对待各民族学生,构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良好氛围。其次,高校应立足于文化塑造个体的过程,通过工作室平台吸纳不同民族学生参与到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申请、运行、管理和总结,帮助大学生群体培养跨文化意识、构建跨文化知识框架,提升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最后,借助工作室举办学术活动、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等,多渠道、多举措、多模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强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文化和身份认同,以文化认同促进思想交融。

(四)载体创新:推动民族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协同创新

首先,借助工作室创新模式,通过融合互动式管理、典型交叉式学习、榜样带动式引领,增设族际接触、族际交往机会,创建友好互通的交往交流交融氛围,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有效连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此增强各民族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其次,推动工作室与基层党团组织、班级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系统化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班级、融入社团、融入工作室,多维度唤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意识、共融意识,促进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形成连贯性、持续性、嵌入式教育管理新格局。最后,工作室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育人合力,拓展工作室的育人空间,找准新时代网络思政的“流量密码”,发挥工作室模式的增量和正能量,从而由“小认同”引发“大认同”,由“小聚合”转向“大融合”,发挥“工作室+媒介”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