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个问题

2023-02-22 20:24陈立鹏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 陈立鹏

加强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需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概念,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校责任,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基础和关键。

一、如何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2021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2]。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读本”,“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

(一)何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从字面上来看,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育,展开点说,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观点和知识的教育。因此,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概念,简而言之,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即增强受教育者的中华文化认同,铸牢受教育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受教育者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也很聚焦,即紧密围绕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特征,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故事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简单讲,两者密不可分、关系紧密,民族团结教育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属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教育内容上有交叉,都要开展各民族荣辱与共、团结奋斗历史的教育,都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重要论述,都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在教育根本目的上完全一致,即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但两者在教育内容、具体教育目标上也有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如前所述,而民族团结教育在内容上除了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外,还包括各民族的历史源流、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在教育目标上,除了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一致的目标外,还包括提高对各民族文化特点包括文化差异性的认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从而在了解、尊重各民族文化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深入推进,需要从统筹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丰富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角度系统整体推进,而不是独立于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之外建立单独的体系和系统、另搞一套。但为了防止或避免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同时也为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独特价值,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标明确列入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体系之中,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以“专题”或“教学单元”的形式予以呈现。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有效推进,还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的教育,是为了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具体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组成部分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进行了高度凝练,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各民族成员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更是直接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为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尤其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精髓和重点。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关系,简单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两者都指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要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培养各民族成员的“四个共同”意识,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从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其中重点是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的学校责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构建起全社会参与的教育生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接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其中,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一)明确内容,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针对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点及目标,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防止教育走偏、走样。

如前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和知识的教育,其内容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与特征、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等。育人者,必先育己。因此,教师应主动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同时,学校也应该开展一系列培训和学习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素养,如成立相关教研室,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五个认同”( 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与共”(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等内容。教师要深入学习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教学要求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逐步探索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教学体系,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效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领导及教师要及时评估教学成效,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可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来评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根据客观的统计数据来评估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内化情况,及时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形式,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成效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施过程中,为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至关重要。

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学校层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教学以图像、视频和故事教学为主,同时可以开展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活动进行情景教学。中学生易受到榜样人物的激励,因此中学阶段的教学不仅需要开展理论教学,还应注重进行榜样教育。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因此大学阶段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可以通过开展辩论、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引发大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其次,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等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视频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在知识讲解中播放相关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互联网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例如借助“云课堂”等工具,实现实时互动,匿名讨论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加工深度。

最后,不同学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校园氛围。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学校可以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开展校园山歌比赛、校园抢花炮大赛等;云南省的学校可以结合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开展火把接力赛、火把舞蹈比赛等;贵州省的学校可以结合苗族苗年节,开展芦笙舞大赛、苗族美食体验活动等。通过这些校园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建立机制,切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落到实处

要切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机制。首先,学校应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和相关教师代表参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推动落实,通过定期召集会议、开展培训、评估检查等指导监督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施。其次,学校应制定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相关制度,如建立考核制度、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明确相关要求,包括对科任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学校行政人员、教辅和后勤人员的要求等。再次,学校可以发布相关课题,建立专门的基金项目,鼓励教师开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相关的教学研究及教学实践探索,通过教科研特别是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施。最后,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如内地学校可以和边疆地区学校合作开展线上交流,交流形式可以有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辩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比赛等,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施。

三、学校实践中有效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实现新时代教育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不仅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根本要求的题中之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学科融合的内涵理解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不等同于学科拼凑,并不是简单、生硬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同时呈现在一堂课之中,而是立足学科规律与课程标准,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作为隐形教学目的,抓准学科教学知识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结合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丰富内容通过教材、教具、教育情境、教学设计等,渗透到整个学科体系与学科教学的环节之中,赋予生硬的学科知识以丰富的情感色彩,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多学科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科融合要满足打通不同教学内容的内在壁垒、找准结合点精准设计课程、实现潜移默化地巧妙渗透等基本要求。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学科融合的目标任务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首要目标便是要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蕴藏在知识背后的丰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促进形成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潜移默化地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将情感饱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相融合,能够助力各学科提质增效,促进其内涵与价值的提升,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科学认知与情感共鸣相贯通,促进学科教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发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

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科特点不同,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方式也需因学科而异。对于道德与法治等思政类学科,可以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准确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框架,将其思想精髓贯穿于整个教学单元之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外教学活动,通过时政素材的补足更新凸显伟大民族精神,使学生走出课本知识,在体会各民族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主动升华学科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对于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类学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其学科融合的有效方式,便是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故事融入教学环节中,特别要体现在教学引入的背景介绍以及课后阅读资料中,使学生在初学时沉浸于浓厚情感氛围的教学背景中,吸引其更加投入地学习学科知识,并在课后为学生提供相关拓展资料与畅谈感想的机会,不断强化其情感认同。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学科,这类学科倾向于通过数理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将学科融合的结合点设置在教学情境上,将教学过程中的数理问题或科学实验设置在解决各民族社会生活问题的教学情境中,在解决学科问题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等文体类课程,要创设具有民族风格的特色项目,比如创编具有民族风格的热身活动、健身操以及舞蹈,选择来源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音乐素材,开展与民族风俗习惯相关的绘画、剪纸、泥塑、雕刻等手工活动等,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

另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不同学段也应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学科融合。在小学教学开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可以将学科融合体现在各学科的游戏活动或实践体验中,增加了解探索类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参观博物馆、观看影视作品等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在耳濡目染中促其形成56个民族是一家的民族认知。在中学教学开展过程中,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也是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时期。但该时期学生学业压力大,实践类课程活动较少,因此学科融合的结合点应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通过巧妙设计课程内容、丰富课内外教学资料、布置多样化课程作业等方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润物无声地帮助青少年塑造正确的民族观。在大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大学学科呈现出灵活化、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之内的学科知识,更要走出课本,自主获取学习资源,亲身走到社会中学习与解决问题,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提供了契机。因此,在大学阶段,除了通过思政课堂等教学平台,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等为依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用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使其在实际行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举措,对于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融合,充分利用各类学科的特点与优势,找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学科融合的结合点,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与情感色彩巧妙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切实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与针对性。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