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2023-02-22 20:24张利国于海波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 张利国 于海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本质是以认同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形塑受教育者对中华民族共有身份的认同,生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体认、深厚情感以及自觉维护共同体团结与稳定的积极行动意向。要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要素下功夫,打造全方位育人矩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环节,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一、着力在“课”上下功夫,构建同心圆课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2]。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渠道,结合对国家民委六所委属院校的调研,笔者认为,要积极构建以思政课、课程思政、通识课、实践课在内的“同心圆”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思政课程正面引领。专门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将其纳入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编写工作,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要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突出思想性、体现时代性。把充分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充分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内容体现在教材中,打造一流教材。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质量。鼓励通过开展说课大赛、讲课比赛、微课、微视频、优秀课件大赛、优秀案例征集评先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通过组织召开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座谈会、深化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多种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全面渗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内在的育人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与铸牢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践中,大连民族大学通过加强集体培训、集体研课、专家辅导,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与二级学院专任教师“点对点”辅导机制,探索在专业课中如何精准渗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元素。

通识课程特色补充。以增进共同体性为方向,优化通识教育课模块,创新网络课程内容与形式,增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反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反映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等内容。实践中,中央民族大学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系列思政课,实现了“网络平台+移动终端+人文素养+通识教育”的有益探索。

实践课程拓展延伸。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调查,通过参观历史遗迹、瞻仰革命文物、挖掘红色革命故事、描绘家乡面貌新变化等形式,让学生在鲜活生动的广阔世界中切实增强“五个认同”。鼓励学校与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资源共享和合作共建,通过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数字资源库和线上体验馆,增加学生可视化、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教育的可感受性和吸引力。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搭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虚拟教研室,让学生突破传统互联网平面式的“旁观”,在拟真投影中以第一视角体会历史人物的遭遇,真正投“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景空间。

二、着力在“融”上下功夫,创设全方位育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3]。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仅依赖系统性的知识传输,也要着力在“融”上下功夫,做到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有效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4]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了向警予、粟裕、乌兰夫、南仁东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巨大牺牲的各民族杰出代表,留下了“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一个个团结佳话,谱写了一段段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故事,这些都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生动而宝贵的育人资源。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效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团活动中,通过重温红色经典记忆、共建红色教育基地、感受党的建设成就、创作红色宣传作品等形式,让红色素材始终充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丰厚资源。实践中,北方民族大学开展“校园重走长征路”、广大师生同上一堂“党史教育思政课”等教育活动,积极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新途径。

有效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体现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和气质,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化育功能。如中央民族大学探索实施“民族团结结对共建计划”,通过《爱我中华》韵律操、“石榴籽”艺术团、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关爱帮扶、爱国主义教育“同心圆”等品牌项目,将“育人”与“育心”相结合。中南民族大学举办民族文化交流节,通过“美食文化节”“茶马古道民族缘”“丝路情缘”“五色华年”“六合同春 七弦和音”等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各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

有效融入日常交往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5]。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认为,促进群际关系和谐,不仅需要增加群际间接触的“量”,也需要通过优化“重新分类”,消除因血缘、地缘、民族等固有社会分类导致的群际边界和心理阻隔,提升群际接触的“质”。[6]一方面,要紧扣各族学生的利益关切点、情感共鸣点和需求关注点,主动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交朋友,打造学校“爱生如子”、学生“爱校如家”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创设各族学生基于学缘、乐缘、业缘等构筑的交往网络和育人空间,增加群际交流互动的机会和频率,培育共同体所需的协作意识、公共精神、友爱思想,让各族学生深刻体认共同体的温暖并不断拓展生成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

三、着力在“师”上下功夫,打造高素质育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意识形态性都很强的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效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要加强教师能力提升,引导广大教师牢记“国之大者”,发挥好关键性作用。

提升教师政治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自觉才能做到行动自觉。要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政治素养。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要以制度机制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评价、职称评定、考核评价等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课堂讲授纪律负面清单制度,引导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

提升教师意识形态能力。要加强院系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引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团结凝聚人心等方面的主体作用,重点加强对教师“课堂关”“教材关”“网络关”等的监督管理,提高广大教师意识形态能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多变,诸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常常以学术自由、交流研讨等形式传播渗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带来消极影响,要加强对教师相关理论的培训,规范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意识形态防控能力。

提升教师网络素养能力。人类社会正迈入人工智能与信息传播深度交融、紧密联结的数字时代,教育面临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当前,广大教师主动运用网络智媒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能力水平整体不高,对待各种借由网络媒体发酵、炒作的民族宗教话题所制造的各种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不足。要针对数字时代教育的变革升级,加快教师网络素养与网络育人能力的提升。引导教师“善用”智能媒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以立体化、生动化知识传输,多元化、智能化数字载体运用,理性化、形象化思想引导,克服单一化说教、碎片化阅读、“后真相”认知所导致的育人功能低效、失效问题,提高算法时代对育人风险的应变识变能力,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效性。

四、着力在“效”上下功夫,构建常态化育人机制

是否“有效”,是衡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绵绵用力、持续发力,也需要日日做功、久久为功,构建常态化育人机制。

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和整体观念,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协同育人目标管理机制、资源共享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协同育人资源集约化、整体化使用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鼓励开展跨学科、跨部门协同育人、集成攻关、联合实践,提升协同育人能力。畅通校内外育人主体联动机制,通过平台共建、联合实践、院系结对等多种形式,整合优化校内育人资源,提升协同育人能力。积极融入“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民族地区计划”,优化升级家校间、府校间、校社间协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聚合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资源和力量。

构建教育评估评价机制。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估评价机制是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要建立立体化、多维度的评估机制。一是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包括主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在内的多元评价主体队伍,适度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参与评价。二是开展多样化评估,采取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集中评估与专项评估、实地评估与网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规范评估程序,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成效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责任制,纳入政治巡察、年终考核等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评价量化指标,精准指导工作开展。

构建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师、班导师、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各族师生员工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融入“三会一课”、党团日活动等,提升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