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2023-02-22 20:24安雪慧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教育

■ 安雪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各族人民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各族人民不仅有夯实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而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共同传承中华文明,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作为各族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路径和战略支撑,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升各族人民教育文化水平和就业创新能力,确保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共同加强理想信念、共同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教育确保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多年来,教育始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路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确保了各族儿童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了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国情,也是中国教育的特色。规模巨大虽然意味着教育投入量大,但同时也表现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供给基础扎实、服务能力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9%,比201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1]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各地各族学龄儿童青少年“有学上”问题得到解决,尤其是国家脱贫攻坚“控辍保学”政策,重点针对“三区三州”及52个未摘帽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确保了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接受完成义务教育。2021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8.1%,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2]

(二)每一个学生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人口文化素质不仅体现在受教育程度上,更体现在所接受教育的质量上。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党和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可以说,近年来,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区域、城乡、校际学校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各族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教育发展目标,让各族儿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变为现实。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各民族适龄儿童均能接受均衡有质量保障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已推进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计划到2035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的比例达到95%,这是未来各民族学龄人口享受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三)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和各级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逐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前端基地,中小学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形成“开学第一课”等一批有效德育工作载体,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有声有色上好班会、书法、绘画、体育等各类活动课。积极整合地方特色资源,组织各族学生参观游历博物馆、文化馆、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开展场景式、体验式、互动式、浸润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坚持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绘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心圆”,在师生中厚植了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民族团结精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80%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3]2011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700万名农村学生,膳食补助国家基础标准两次提高,2014年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4元,2021年达到每生每天5元;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2020年农村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分别比2012年高出近10厘米和8厘米。[4]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提升,生长迟缓和贫血发生率逐年减少。

(四)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提升

实践表明,教育是各族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及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基础路径。2021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24.9%,比2012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情感传递的纽带,其推广普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2012年的70%提高到2021年的80.7%,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7%,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6]人口文化素质的大幅提高,提高了各族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畅通了大家向上流动的通道,让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五)各族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覆盖的人口是惠及各族人民的全员小康,覆盖的区域是城乡共同的全域小康。随着各族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具备了生产就业创新的能力,而且牢固树立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家共同努力,协同帮扶,共同迈进全面小康。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国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没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将继续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会让一个民族掉队。

二、教育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首次将三者统一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未来,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仍是各级政府、教育机构和全社会关注的工作重点。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其具体表现就是要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形成的关键期,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学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思政课周课时量,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思政类课程应占一定比例课时,开足开齐课时。依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统筹编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物质富足而且精神富有。实践表明,学校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共识和正能量。

(二)教育厚植共同富裕人力资本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脱贫攻坚的经验表明,教育是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人力动力源。未来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功能仍不可忽视,必须在以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拓展创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与居民收入关系的研究表明,教育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居民、各族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起,国家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7]从教育投资回报率看,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高于城市居民,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呈上升趋势,这也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能够持续缩小、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路径之一。正因为教育对居民收入的积极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也就是说,202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要达到高中阶段二年级以上。从“七普”数据看,各民族高中阶段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仍不平衡,有些民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些民族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其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个,在9~10年的省份有14个,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个。[8]未来,提高薄弱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以教育厚植乡村人力资本,仍是未来各地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

(三)教育促进劳动力等城乡、区域要素充分流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政策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到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要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从事非农产业,就必须要使乡村人口达到必要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以确保他们能在城镇就业、创业。也就是说,教育是促进劳动力等城乡、区域要素充分流动的重要前提之一。《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和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17.1%和8.5%。[9]同时,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充分用好从城镇吸引来的资本和各类生产要素,也要求农村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掌握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基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教育能够培养农村人口成为高素质农民、农场经营者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能够使他们适应新时代电商运营等模式。要确保农村劳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以人口的高素质为基础和支撑。

(四)教育提升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各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民族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特征,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找准发展的关键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不同民族地区发展时,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这就要求各区域要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因地制宜发展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管是找准本区域的优势特征、用好区域资源禀赋,还是发展传统产业、开拓新产业,都需要区域人才去发现、去挖掘、去创造,这就需要区域劳动力具备这些能力。也就是说,各民族劳动者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有了自我发展能力,才能更好找准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结合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出适合本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社区治理角度看,高素质居民是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主体。相关研究表明,乡村学校能带来更高的学校管理方面的社区参与度、更安全的学校环境等,现在的青少年就是未来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

(五)教育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

语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工具。2021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民族地区推普攻坚、农村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三大行动”,面向中西部重点省份实施“一地一策”,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语言文化助力乡村“五大振兴”等项目。因此,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提升各族人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民族地区要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加强学前儿童的普通话教育,有序推进中小学阶段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各地要借助乡村振兴计划,不断提升加大对普通话普及率低等基础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实现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形有感有情。

猜你喜欢
现代化民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们的民族
题解教育『三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元民族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