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
——以统编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为例

2023-02-22 06:41纪欢欢
中学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阿房宫赋六国论文言

■ 纪欢欢

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提高阅读量形成语感,既使学生真正亲历阅读,又节约了教学时间。

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远不止于读懂字面义和其文本道理,还在于古人的表达风格、说理特点、思维方式、民族审美观等,而这一切教学目标的达成,单篇教学方式很难做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文本的归纳、比较,以更好地感受和把握文本深层处的妙处。

统编必修下册第八单元选入了四篇文体不同的文言文,即《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责任与担当”,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单元任务为“倾听理性的声音”。

一、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文言文群文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把握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辨析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结合第八单元的四篇文言文,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设计尝试如下:

群文文本:《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习任务:打通文本,占有更多的语言现象,梳理常见的文言现象。

具体任务一:梳理虚词“以”在文本中的意思,绘制词义图。

具体任务二:借助成语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比如“休”(“永保无疆之休”)“克”(“能克终者盖寡”)“简”(“简能而任之”)“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是”(“是而不见可悔故也”)“速”(“始速祸焉”)“数”(“则胜负之数”)等。

设计意图:(1)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释、工具书梳理四篇文章中的文言现象,比如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掌握借助成语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重在说理,故把握观点以及认识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学会在辩证分析与合理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养成大胆质疑、缜密推断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成为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

1.示例一

群文文本:《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

学习任务:请从观点、观点表达的方法、选材的角度分析《六国论》《阿房宫赋》《过秦论》的异同点,并分析三篇文章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2.示例二

群文文本:苏洵《六国论》、苏轼《六国论》、苏辙《六国论》、李桢《六国论》。

学习任务:六国灭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不同的人归因不同。阅读这四篇课文后,你认为四位作者对六国的灭亡各持什么观点?为什么不相同?

具体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学习,使学生认识“针对同一段历史,作者评论的不同立场决定观点的表达”。

三、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审美鉴赏与创造侧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鉴赏品味,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中,主要体现在:1.增进对文言文的美感体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能比较两个以上文学作品的异同,能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

本单元选入的四篇文章文体不同,风格各异,从文体角度进行辨析比较,从而欣赏不同文风的美。

群文文本:《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学习,学生能辨析不同文体特点及不同交际情境中的表达特点的不同。

四、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1.比较、分析不同文本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2.在学习中认同、热爱、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示例一

群文文本:《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

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中国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示例二

群文文本:《阿房宫赋》《过秦论》,苏洵、苏轼、苏辙、李桢4 人的《六国论》。

学习任务:纵观历史,无论是“六国破灭”还是秦朝的灭亡显然是由众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可是,这些作者的归因为何会如此单一?这类史论文是否不够理性,不讲逻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跳出文本逻辑之外,关注文本解读的观念,理解创作主体的写作诉求。

综上例述,在既定议题之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文本组建群文,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侧重实现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培养为例,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在说理,但作者的身份不同,说理对象不同,各自的处境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于是,他们对文体、观点与语言风格的选择也就有所不同。这样的单元组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与离散性,便于学生进行关联与辨析,通过比较能训练学生洞察力和判断力。

猜你喜欢
阿房宫赋六国论文言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