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式伴随文本探析
——以北京冬奥会为例

2023-02-23 22:04李泽林
视听 2023年1期
关键词:开幕式北京文本

◎李泽林

作为一种仪式,开幕式越来越成为历届奥运会的“开胃菜”,成为各国展现其综合实力的绝佳契机。作为21世纪以来我国承办的第二场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了我国对于大型文化活动的总体设计实力,引起了诸多媒体与网友的广泛关注。有学者称“21世纪是符号世纪”。当代社会文化符号活动空前活跃,符号生产与消费如日方升,符号学中的伴随文本现象越来越受到文化实践者与学术研究者的重视。“伴随文本是一些伴随着符号文本一道发送给接收者的附加因素……应当说,所有的符号文本都是文本与伴随文本的结合体。”①赵毅衡教授根据伴随文本现象的特性,将其分为显性伴随文本、生成性伴随文本和解释性伴随文本三大类。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与精妙的呈现方式,为冬奥会画上了“破题之笔”,同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与网友的广泛关注。英国《卫报》、路透社等媒体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开幕式符号文本的意义生产而言,伴随文本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文本的解释方式,其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构成,严重地影响意义解释”②。本文以符号学伴随文本理论为框架,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例,探讨开幕式符号文本表意过程中,伴随文本对其意义建构与接收解释的影响。

一、显性伴随文本:开幕式的解读倾向与表意框架

(一)副文本:引导解读倾向

“副文本(para-text)是完全‘显露’在文本表现层上的伴随因素,它们甚至比文本更加醒目,可以把副文本作为文本的‘框架因素’。”③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副文本主要指开幕式的播出时段、场景设计、仪式前表演、倒计时短片、解说员、导演及创作团队等。对于开幕式而言,副文本是观众解读文本意义的纽带。

若把开幕式比喻为一幅画作,开幕式的场景设计等副文本大致相当于美术的裱装,但又极具实用性。例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地面是目前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④,与场地中央的巨幅竖屏构成世界最大的LED三维立体舞台⑤。配合逼真的光影造型,这个舞台不仅为开幕式营造了精致的视觉呈现效果,而且拓展了开幕式的空间维度,给予观众立体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暗示。

从开幕式的仪式前表演、倒计时短片等副文本因素来看,其功能主要是为开幕式营造热烈氛围,渲染观众情绪。如在仪式前节目《一起向未来》中,千余名普通群众用真诚热情的状态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仅有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街舞、轮滑表演也轮番上阵,配合《茉莉花》《万疆》等数十首现代流行音乐,为开幕式营造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这种共情传播的策略有效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为开幕式的正式启幕做足了情绪铺垫。

导演及创作团队等副文本也是引导观众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性人物,张艺谋在中国电影界享有较高声誉,在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指导上也具有丰富的经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独特创意与恢宏气势,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再次选定张艺谋作为冬奥会开幕式的总导演,成就了其史上首位“双奥”导演的美名。此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不乏蔡国强、沙晓岚、陈岩等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制作的“老熟人”。张艺谋总导演、蔡国强视觉艺术设计等主创安排不仅在艺术创作层面牢牢把握住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品质与水准,而且在副文本层面也较多地影响着观众的观看期待与解读判断,使观众不自觉地联想到他们作品的风格特征,并以此作为参照建构期待视野。回首十几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曾用“人海战术”营造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场面,蔡国强独具匠心的“脚印”烟花设计至今仍令人啧啧称奇。这些极具辨识度的作者风格深刻影响了人们对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文本的解读倾向。即便开幕式前有关人士已经透露这次将一改以往雍容繁复之风而秉持简约风格,当开幕式徐徐展开后,扑面而来的“小清新”气息及其承载的“简约”理念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引发了火热讨论与广泛好评,热议中不乏认为冬奥会开幕式是一种时代文化自信的全新阐释。可以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副文本建构的期待视野,从而使大众感受到了期待之外的观看体验。

(二)型文本:建构表意框架

“型文本(archi-text)是文本显性框架因素的一部分,它指明文本所属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规定的文本‘归类’方式。”⑥从体裁来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属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这一型文本范畴。型文本明确了开幕式的主题与框架,且具有双向引导功能:不仅便于制作团队有针对性地建构开幕式文本的“能指”,还有利于受众群体解读开幕式文本的“所指”。充分发挥型文本的作用是决定受众面、吸引目标观众群体的关键。

一方面,对于制作方而言,文本体裁引导团队根据类型的需求设计元素与构建框架。首先,作为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应确立中国文化理念与文化精髓的指导性地位。如从“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作为开幕式文化内涵的统领性思想。其次,作为冬季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各个环节融入冰雪元素是题中应有之义。如开幕式火炬台等装置艺术融入的雪花元素,意指着冬奥会冰雪运动的氛围。最后,在社会语境元语言的压力下,依据时代精神将开幕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与重构,在开幕式文本的双轴操作上下功夫:聚合段上是否考虑使用“宽幅”组合,是聚合轴主导还是组合轴主导,是否设计“刺点”元素等。例如,北京冬奥运开幕式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表演的空间与意象,都体现出多元化的设计思维,不同年龄段的演员阵容与多变的城市图景,一同铸就了开幕式独特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文本风格。

另一方面,对于目标受众而言,观众依据型文本搭建观看期待。例如,通过开幕式这一型文本信息,观众依据经验大多能够预测到开幕式具有文艺表演、领导人与嘉宾致辞、运动员入场、火炬点火仪式等环节。型文本引导受众理解文本,接近开幕式制作方设置的意图定点,同时也满足了受众自身的审美需求与娱乐需求。

二、生成性伴随文本:开幕式的文化纽带与表意空间

(一)前文本:开幕式的文化纽带

“前文本(pre-text)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前文本是文本生成时受到的全部文化语境的压力,是文本生成之前的所有文化文本组成的网络。”⑦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受到多种前文本的影响,前文本奠定了受众对于开幕式的解读根柢。

从狭义来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引用”了诸多前文本。首先是听觉元素上的“引用”。在节目《立春》中采用了江南丝竹作为音乐元素;在节目《构建一朵雪花》中融入了土家族独特的高腔山歌;仪式前表演《一起向未来》中的24首现代歌曲,如《万疆》《少年》等流行音乐。其次是文字要素上的“引用”。在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串起的倒计时短片中,前14个节气的画面都配有经典诗词,如“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就引自清代诗人袁枚的五言绝句《春风》。再次是现代文化的“引用”。例如,仪式前表演融汇了时下流行的街舞表演、轮滑表演、机器人表演、无人机灯光秀等极具现代气息的节目内容。最后是对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引用”。大到开幕式的基本框架结构,小至历届开幕式的保留节目、五环标识、点火仪式等环节与元素的继承。这些艺术与文化元素的“引用”丰富了开幕式的整体视觉观感,并且这些被“引用”的元素作为符号本身就具有意义,经由观众解读后能够衍生出丰富的文化意涵。

广义而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前文本可以延伸至整个人类文化史,从而通过符用性元语言对观众付诸的解释努力进行支撑。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例,若观众不了解我国近年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倡议,也就无法解读出“一起向未来”中蕴含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内涵意义。这种文本与社会的联系使开幕式建立在中国乃至人类文化的基石之上,从而为受众及其解读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二)同时文本:表意空间的延展

“文本生产需要时间,因此相当多影响因素是在文本产生的同时出现的,可以称作‘同时文本’。”⑧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播出时,各大社交媒体网站上的热搜、评论等信息与开幕式文本同时被观众接受,从而影响观众对于开幕式文本的分析解读。这些与开幕式文本同时出现的、影响文本意义的因素即被称为同时文本。开幕式直播中,与仪式内容相关的话题纷纷冲上微博热搜榜。例如,在国旗入场式中,小号手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国》短时间内就上了热搜榜,网友们纷纷转发留言,表示“有被感动到”。在直播结束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幕后纪录片《盛会》第一时间上架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对开幕式幕后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文本的出现丰富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意义生产,与文本本身进行碰撞与交融,并在文本表意过程中从多个维度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其表意空间得以拓展。

三、解释性伴随文本:开幕式的评析、链接与互鉴

(一)元文本:关于开幕式的文本

“元文本”也称“评论文本”。赵毅衡指出:“‘评论文本’是‘关于文本的评论’,是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评价。”⑨李玮与蒋晓丽则“将‘元文本’的概念范畴扩大为‘关于文本的文本’,而不局限于‘文本生成之后’‘被接收之前’,也不局限于‘评论因素’”⑩。因此,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元文本可以理解为对于开幕式及其相关因素的讨论与评价。

早在开幕式正式播出前一个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系列节目《小节的冬奥手记》就开始披露开幕式相关内容,新华社也对张艺谋导演进行专访,报道了开幕式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幕式的主题、规模、理念等内容,例如导演透露的“百年首创”的点火创意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猜测与期待。此外,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也多次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开幕式的排练、制作等内容。在开幕式播出前数小时,话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哪些看点和亮点”盘踞微博热搜榜前几位,多家权威媒体对开幕式进行了适当的“剧透”,引发网友热议。开幕式结束后,多家国内国际媒体都对开幕式进行了及时全面的评价与解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刊发评论文章,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行了专业且深入的评析。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英国《卫报》等外媒也都对开幕式呈现的技术与艺术手法以及传达的文化内涵颇为称赞。

作为开幕式文本,元文本在符号表意过程中深刻影响着受众对待文本的态度与立场。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因素对于受众解读文本的影响愈发凸显。对于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大众可能并不敏感,而具有相当专业性的评论因素则能够提醒大众其未曾注意的地方。而对于大众感知到的内容,专业性、多元化评价也丰富了其审美体验。

(二)链文本:开幕式的意义延伸

“链文本(link-text)是接收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⑪链文本作为文化的延伸,能够拓展文本意义生产的多样性。“在网络环境中,链文本的表现较为具体,比如微博热搜关键词、网络文章末尾的延伸阅读链接等。”⑫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链文本的操作上,如微博多家媒体与网友共同创造的热搜话题,能够加深接受者对于开幕式文本的印象,使其更全面地理解开幕式的文本意义。在开幕式播出前后,相关内容频频引发热议,热门话题包括“张艺谋太懂中国人的浪漫了”“开幕式的冰墩墩会发光”“冬奥会开幕式焰火打出迎客松”等。这些链文本真实体现了网友对开幕式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此外,根据开幕式文本进行的图文、视频等二次创作也属于链文本的一部分,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对于开幕式片段进行节选与再加工的作品,影响着观众的接受与理解。

开幕式的有关信息也作用于观众,使其自主寻找相关的链文本。这种影响就作用于张艺谋导演的其他作品。例如,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几日上映院线,排片较为惨淡,上映次日排片占比仅为5.8%,而同一天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排片占比达到了31.6%。开幕式结束后,微博话题“开幕式后给张艺谋补张电影票”冲上微博热搜榜。猫眼专业版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3日,《狙击手》排片占比为6.4%,到2月8日排片占比上升至11%,票房连续三天逆跌。《狙击手》票房与排片量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的上升不失为链文本延伸影响的一次确证。

(三)先文本/后文本:开幕式之间的考察互鉴

“先文本与后文本是两个文本之间的特殊关系,例如仿作、续集、后传。”⑬从举办城市来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可以看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后文本。从举办顺序来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也可看作2018年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的后文本。而从开闭幕式的整体流程上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又是作为闭幕式的前文本而存在。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关系来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也可以作为残奥会开幕式的前文本而存在。也就是说,前后文本的划分视具体情况而定,即一种相对的关系。

先/后文本的这对关系在开幕式中具体体现为彼此在流程与叙事策略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如在象征符号的运用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焰火呈现出“迎客松”的造型,展现出对贵客的迎宾之情,而闭幕式的“折柳图”又寓意着对于各国朋友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开闭幕式这一对先/后文本分别承担起“迎宾”与“送客”的作用,具有表意连贯性。

四、结语

伴随文本是开幕式符号表意过程中的“领航员”,指明了文本意义的解读方式,但若过于依赖伴随文本对开幕式意义进行引导与阐释,则其“有可能在接收端喧宾夺主,甚至接管符号接受者的解释努力,这种情况可以称为‘伴随文本执着’”⑭。例如,若过于在意社交媒体上对于开幕式的评论文本,就会被各种言论左右,从而丧失自主审美与批判的能力;若过于热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二次创作的链文本,就会导致观众注意力分散偏移,从而忽略开幕式本身的魅力。伴随文本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开幕式文本的意义生产,有助于接收者对于文本意义的解读,也是符号发出者为开幕式设置“意图定点”的有力手段,它始终作为文本的附加因素而存在。因此,强调伴随文本的附加属性,避免本末倒置,是开幕式伴随文本与文本和谐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②③⑥⑦⑧⑨⑪⑬⑭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139,139,140-141,142,142,143,144-145,145,146,153.

④杨鹏岳.LED显示技术再现“中国式浪漫”[N].中国电子报,2022-02-22(001).

⑤马爱平.数字科技+美学创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点亮世界最大地屏[N].科技日报,2022-02-05(003).

⑩李玮,蒋晓丽.试对“伴随文本”理论进行修正与扩展——与赵毅衡教授商榷[J].甘肃社会科学,2012(04):251-255.

⑫赵淑萍,吴昊,王悦儒.话语共建与文化破圈:央视网络春晚的伴随文本研究[J].中国电视,2021(07):77-82.

猜你喜欢
开幕式北京文本
基于DIMT模式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北京,北京
《人民日报》十九大开幕式报道话语分析